浅析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创新

2017-01-17 20:06周海英端木传泰李洪达
亚太教育 2016年36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高校

周海英 端木传泰 李洪达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关系的变迁,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在解决高校经费短缺、推动高校健康发展作用上日显重要,创新研究高等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热点。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近年来取得很大发展,但在基金会项目管理的目标设置、团队建构、公信力披露工作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到当下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良好运行。高校教育基金会应在制定完善管理目标、构建专业化团队、加强监管提升公信力等多下功夫,争取教育基金会多出特色品牌、多出创新创意,确保高校教育基金会实现健康科学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121-0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社会关系的变迁,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与教育经费的短缺间矛盾的突出,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应运而生且日益重要。自2004年起,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因《基金会管理条例》的出台而得到蓬勃发展,基金会数量大幅提高,并在实践中募集到了应用于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所急需的大量资金,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有序发展提供了极有力的支撑作用。如何创新研究高等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从而提升高校教育基金会运作效率并使其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热点。

一、概念界定

高校教育基金会,是指为推动和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由高校依法申请并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成立的各种非营利性公益组织。高校教育基金会主要是通过面向以校友为主的社会各届筹集各类资金、财物,并将所有获得的各项资金、财物投诸于合法的项目管理、进行资金运作,从而获得资金保值增值并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兴盛发展。

高等教育基金会的运作复杂,牵涉到多个领域和层次,事关募集、登记、投资、管理、信息公开等若干环节,涉及法律、制度、传统、慈善文化等多重概念,且要面向政府、机构、团队、高校、校友、社会人等不同个体。要获得良性健康持续的发展,高校教育基金会必须不断创新,在所有项目开展前、开展中以及开展后加对整个项目的各阶段程序进行一系列整体的先进设计与管理,这种设计与管理称之为高等教育基金会的项目管理。

二、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现状

从1994年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诞生至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颁布之后,教育基金会事业日益繁盛。截止2012年,正式在国家相关机关登记在册的高校教育基金会有300余家,“985高校”全都注册了基金会。高校基金会在高校整体教科研发展、师资建设、校园设施建设等领域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基金会筹资工作真正成为了高等教育较为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甚至在很多非盈利组织机构中起到重要资金依靠的作用。

高校教育基金会所筹集的资金金额日益增加,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高高校的教育基金会捐赠收入和投资收入逐年取得新突破,在2010年分别达到年收入78533.06万元、46020.85万元、29140.55万元,这些捐赠和投资收入极大地促进了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为高校硬件设施提升、师生综合素质提升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物质与资金保障。同时,高校教育基金会的捐赠来源日益广泛,从最初单一的现金捐赠拓展至现今的现金、股票、股权、债券、手稿、教学楼冠名等多种方式,捐赠方式也由原来的邮局、支票等方式拓展至支付宝财付通之类的在线捐赠、银行转账、银行汇款等多重方式。

三、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现状及问题所在

随着高校教育基金会的日益发展,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项目管理也不断推陈出新,分别从项目目标、运作模式、项目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强有力的探索与实践。如上海交通大学借鉴哈佛、麻省理工等高校的成功经验,树立具有很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项目目标,开展“思源校友年度活动”并倡导低标准、小额度捐款起步方式,建议“国内校友30元起、海外校友30美元起”捐赠,并开展“万树归心”植树活动及“紫气东来”东门工程等活动。如根据时代变化与发展实际,诸多高校的项目运作模式日益从最初的行政管理型发展至发展委员会模式、市场运作模式甚至海外拓展模式等。

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有些高校教育基金会的项目目标设置不够科学合理。高校的项目目标是一个项目活动结束后要达到的预期结果,项目目标必须依据高校自身的实际而制定,但在现实中有不少高校教育基金会在目标设置时不够合理,不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当地的文化背景或市场状况。如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期间将教学楼改名为“真维斯楼”,因项目目标与校园学术气息与校园文化不相吻合而引起社会强列质疑。

2、很多高校教育基金会的项目管理团队设置不合理。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团队必须是由多个专业化工作人员组成,这些成员分属多个领域并拥有不同知识结构模块。整个团队的工作成员应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高度的凝聚力。项目运作的部门应该具有多个,如校友登记部、信息收集部、投资部、资金管理部等。但现实中,我国高校基金会管理模式多以行政管理为主,专职人员严重不足且专业化程度不高,极少有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宣传部门、筹资机构等来策划基金会事宜,即使有所谓的专业管理人员,也多为学校某个或某些行政部门的行政人员兼职组成,根本谈不上一整套完整严密的高素质专业化管理人才。

3、很多高校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的公信力不够。高校教育基金会是社会公益力量的一个重要组成,公益的性质决定了其经历的所有阶段必须接受来自社会公众、媒体、捐赠机构及个人的影响、制约和监督。高校教育基金会须定期进行信息披露,从而获得更多社会支持。但事实上,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现有的信息批露工作并不完善,甚至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漏洞,以致出现捐款的随意使用和贪污挪用现象。

四、对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创新的建议

(一)审时度势,制定完善的基金会项目管理目标

高校应当依据各校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时代趋势,制定出本校的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目标,将目标逐个分解为若干子项目并落实到具体的实地宣传、筹资、投资工作中去,从而有有效整合并利用好各类所获得的各项社会捐赠资源。

在制定基金会项目的整体目标之前,高校应对项目所涉及的各类相关人员进行需求分析并充分沟通,从而形成事关社会与学校影响层面的全局性基金会项目方案。在形成初步方案后基金会组织必须将整个方案进行结构分解,在预设好基金会各部门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等后,将方案分解为各项子方案分配给各个专项部门,并做好预案以便正确把握好方案实施阶段的核心工作,并在每个项目实施阶段给与科学详细的指导与引领。

当前,随着高校教育基金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各项捐助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相应的募捐效应也越来越广,遇到的新情况、新政策及新变化亦越来越多,高校教育基金会在进行项目管理的目标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审时度势,细致把握,确保制定出完善妥行的基金会项目管理目标,从而不断促进并提升高校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的可行性与实践操作性。

(二)高效管理,建好基金会项目管理专业化团队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做,高校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是一项专业引领极强的新型事业,需要一批分别熟悉法律政策、捐助文化、高校制度及投资理财的人专业打理。

要取得高校教育基金会事业的长足发展,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必须要参考海内外知名高校的先进经验,专职聘请各类专业人员前来打理。高校要专门设基金会职能部门,学校领导亲自挂帅理事长以吸引社会资源,并大力整合基金会项目管理专业化团队。一方面可由学校人事处等招聘机构聘请校外专家及校内具有相关经验的专职人员,一方面可由学校专款专项遴选一部分人员接受专业培训并专业从事高校教育基金会工作,使其能熟练储备并掌握应用多领域专业知识,如人文、经济、法律、教育、金融等,尤其是从事投资部资金保值增值的工作人员一定得是具有实践经验的真正专家型人才。若规模或人手实在有限,高校亦可视具体情况将小规模的资金实行外包或委托给社会专业部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确保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资金利润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投资组合,实现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健康科学发展。

同时,在成功组建了基金会项目管理团队后,高校还必须注意对基金会项目团队进行整体的切实有效的管理与设计,确保整个团队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高度的凝聚力。

(三)加强监管,确保各项法律程序及制度落实到位

高校教育基金会要得到大力发展,必须要配备落实诸多相关方面法律程度及制度,如加强税收减免落实到位的制度保障、法律程序适当监管到位的制度保障、社会慈善文化普及到位的道德制度保障等。

税收减免指机构或个人在对社会作为捐赠行为后可享受相应的税收减免。在美国及西方教育发达国家,机构捐赠后所获得的减免额度可达5%,个人捐赠后所获得的减免额度可达50%。我国在教育慈善减免方面也有相关政策,但在执行时因程序复杂和监管漏洞而减免率极低,导致无法大力提升捐赠者的积极性。我国应从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税收减免政策,一方面结合国情调整税收制度,有效扩大针对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及减免的范围,另一方面则具体调整税收优惠及减免的操作步骤,使慈善捐赠者更乐于捐赠、易于捐赠。

作为一个民间机构,高校教育基金会要获得繁盛发展,不宜有过多的国家行政干预,但合理监管的程序又必不可少。高校教育基金会应在充分自律的同时,遵守他律原则,接受来自社会、媒体、监管机构、捐赠机构及个人的监督,定期批露各项资金来源、使用效果等各类信息,确保其所有程序和信息都建立在“透明的玻璃口袋”,才能获得足够的社会公信力与社会认可度,获得整个事业的良性发展与长远发展。高校教育基金会可以建立专门的网站定期推送财务报表、资金来源、资金使用计划、使用进度等等,通过邮件、微信、宣传册寄送等网络平台和纸质媒介向捐赠人及捐赠机构定期汇报学校发展、学校计划、资金使用等多项信息。

着眼公民文化教育,大力推进社会慈善文化的普及工作。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层面加强慈善文化引领,推崇“行善、利他、泛爱众”等文化理念,通过树立典型加强宣传,倡导整个社会和个人实现自我与造福社会并行的人生价值观。另一方面高校教育基金会自身亦要改变观念,积极拓展与媒体网络、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加强基金会品牌文化建设,为不断提升高校基金会社会影响力、拓展高校基金会筹资渠道而努力。

(作者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处)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2014SJD515)

参考文献:

[1]姜璐.试论我国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发展[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3.

[2]李继红.高等教育基金会项目设计研究[1].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3.

[3]邹哲慧.中美高校教育基金会比较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4]周海英.高职院校教育基金会机制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74-77.

[5]周海英.中美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7-10.

[6]黄艾,张安富.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变化分析及其启示[J].南通大学学报2005(4):25-28.

[7]陈秀峰.当代中国大学基金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89-91.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高校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航天项目管理——高技术复杂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