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胡拥军
赛科:与你同在
○ 文/胡拥军
上海赛科将承包商作为安全文化的重要参与者,使其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 赛科安全人员在现场检查供应商设备。 供图/胡拥军
“履行承诺,安全生产。”2016年元旦刚过,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承包商,便纷纷主动在各自单位组织开展员工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员工们在安全承诺书上庄重地签下了名字。
上海赛科是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BP华东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按30% 、20% 、50% 的比例出资组建的,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石化项目之一。承包商从被动地“要我安全”,到自觉地“我要安全”这一可喜变化源于赛科在创建之时就确立了“无事故、无人员伤害、无环境损害”的安全目标。
在赛科的办公大楼内,有一块醒目的牌子,写着一段暖心的话:“在赛科,我们关心我们的员工、承包商、客户、供应商、周围的社团和所有与我们有密切联系的群体。”
这段话,不是写给人们看的,而是赛科切切实实的行动。赛科把承包商在赛科发生的安全事故也统计到赛科的安全事故中,承包商被视为一个整体。
在赛科,现场主要承包商有三十多家,日常作业人员约五六百人.每逢全厂大检修时,现场作业人员高达五六千人。承包商人员往往流动性大,具有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参差不齐,给安全工作带来巨大的风险。
赛科认为,对承包商的最大关心就是要“以人为本”和承包商一起,共同抓好安全管理,保证承包商和员工的生命安全,真正让员工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这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为了这份关心,为了这个心愿,赛科探索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
优秀的队伍是安全的保证。
在赛科,始终坚持严格把控源头。这个源头包括承包商的资质、承包商的员工、承包商的机具。
把住承包商关口。
承包商能不能进入赛科的大门,决不是赛科某一个领导说了算或某一个部门说了算,而是由赛科安保质量部、生产部工程服务团队、商务部三方组成的考评团队说了算。在招投标的过程中,由考评团队负责考评承包商的安全资质、专业资质、管理水平、用工规范以及财务状况。与此同时,他们还要深入承包商单位对承包商进行现场考察。结合上述总体评价,最终选择综合性价比高的承包商。
确定承包商单位后,赛科还对承包商开展预动员审核,确认承包商是否完全符合赛科HSSE要求、是否达到赛科的标准,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审核内容涉及工作范围、HSSE计划、对赛科安全要求的了解、风险控制、法律法规符合性、HSSE调查问卷。承包商必须整改完成全部不符合项才被允许进入,成为赛科的服务队伍。
成为赛科的服务队伍后,赛科还要对承包商开展HSSE培训,内容包括:入场培训、作业控制培训、专项培训、IIF(无事故、无伤害)文化介绍等。其中,专项培训除了风险作业、应急消防等基本培训外,还涉及工作危险性和根本原因分析培训,以及人员办公室安全培训、领导力培训等。
把住人员关口。
承包商进驻赛科现场,并不意味着承包商的员工就能畅通无阻地进入现场。赛科对人员设置了关卡,检查人员的用工合同、保险合同。有了这两份合同,才能取得入场的培训资格,经培训合格后办理入场胸卡。赛科对承包商人员进出,采取胸卡和指纹双重管理,二者均通过方可进入现场,有效防止胸卡冒用、盗用现象。
成为施工作业人员后,也并不是一劳永逸。为了提高承包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在施工作业过程中,赛科还要开展定期的安全培训或专题培训,对人员的作业资质进行复审。这一复训制度,让作业人员时刻绷紧安全弦,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技能。
把住机具关口。
承包商的机具在入场前,必须经过赛科安全管理部、工程服务的严格检查。比如吊车,不仅要检查吊车的行驶证、维护保养台账,甚至到吊车的维护保养单位进行实地考察等,而且要由起重专家对吊车工况进行检验,验收合格方能进入现场。
赛科认为,把住机具入场关口,不仅能够杜绝不合格机具进入现场,而且能够消除重大的安全隐患,是避免事故的重要手段。
“脚手架上挂着警示牌,明令不能上去。你们已经违章了,马上停止作业,下来!”在上海赛科2015年的一次大检修中,HSSE人员现场检查时发现,在禁止使用的脚手架上竟然站着几名作业人员。
赛科规定,脚手架直梯的设置角度不得大于75度。但验收时发现,这座脚手架直梯角度成90度。检查人员马上在入口的梯子上挂上禁止使用牌。
发现了这起违规操作,赛科HSSE人员在立即把违规作业人员“请下来”的同时,还把该承包商的现场负责人一起叫了过来,礼貌地把他们送到了大门外。因为触犯了安全禁令,他们就此被禁止入内。
事后,赛科对该承包商做出了严厉的处罚。
为了保证生产区域的安全,赛科结合中国石化的“十大安全禁令”,制定了赛科的“五项零宽容政策”,内容包括:非吸烟点吸烟零宽容、登高作业无防坠落保护零宽容、无作业许可证作业零宽容、打架偷盗零宽容、装置区使用手机零宽容。
这是赛科划出的安全红线。
赛科认为,再好的制度和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就有可能执行不到位。
对此,赛科把加强现场巡检,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一经在检查中发现违规操作,就会毫不留情实施严厉处罚。
赛科建立健全了考核办法,包括《承包商ABC违规指数法》、《脚手架考核》、《作业控制评比》及《承包商综合评比》等。赛科将现场巡检中发现的承包商违规现象、文明施工情况等记录在案,结合承包商管理条例,每个月度进行考核讲评,并对月度考核排名末位的承包商进行约谈。连续两个月排名末位,则提出警告。同时,对优秀承包商监护员和作业负责人,根据其监护作业无违规情况的连续项数进行排名、奖励。对于承包商作业负责人、监护员违规3次以上,要求重新培训取证;对承包商违规作业人员进行胸卡打洞,对累计打洞3次的进行再培训;对于践踏安全红线的、违反零容忍规定的承包商人员,直接开除出厂。
“在制度执行方面,赛科说到做到,因此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一些曾受到处罚的承包商至今仍感到震摄。为此,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成为他们做好安全工作的努力方向。
“严格检查、严厉处罚,看似无情,其实是对承包商最大的关心。” 赛科ES经理说,“只有严厉处罚,才能让承包商及其员工牢记教训,珍爱生命,杜绝违章。”而赛科也通过加强现场巡检,查找自身在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从每一个安全事故和隐患中分析原因,吸取教训。
赛科始终认为,赛科的发展离不开承包商的大力支持。因此,对于承包商管理,上海赛科有句掏心窝的话:“承包商的事,就是我们的事。”
因为“承包商的事,就是我们的事”,赛科在对承包商从严管理的同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创新管理、优化管理,实现赛科与承包商的双赢。
建立与承包商联合现场巡检制度,是赛科在安全管理上的创新举措。赛科除了日常的现场检外,每周一次,由赛科相关管理部门会同各承包商管理人员一起,到各个生产装置现场或者项目检修的现场,开展联合大巡检。这样的联合检查,构建了各个承包商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并形成承包商之间互相竞争共同提高的氛围。
赛科定期召开承包商沟通会议,包括每周的ES-HSSE沟通协调会、承包商安全周会、承包商月度沟通会、年度承包商HSSE业绩回顾会等,既汇总分析各类违规行为,对承包商进行月度综合考评,又请优秀承包商代表分享安全管理经验,起到了很好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取长补短作用。
赛科积极探索优化管理模式,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前几年,赛科为了保证脚手架的质量安全,要求将脚手架材料由普通钢管改用镀锌钢管。但是,到了承包商这里,迟迟推不下去。经过与承包商推心置腹的交流,塞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原来,赛科与脚手架的承包商实行的是年签制。购置镀锌钢管做脚手架,不仅数量大,而且价格高。因此,承包商就感觉到了风险的存在,即如果下一年合同签不到,成百上千吨的镀锌钢管就成了一堆废铁,成本太高,风险太大。经过和承包商的多方交流,2015年开始,上海赛科实行了脚手架合同3年一签制。这样一来,有3年时间做保证,镀锌钢管的成本就大幅摊薄了。去年,在赛科大检修时,大批脚手架用上了锃亮结实的镀锌钢管。如此,不仅脚手架的安全性能得到了保证,提升了赛科大检修的安全水平,而且承包商的经济利益也得到了保障。
与脚手架材料情况类似的,还有诸如液压扳手、法兰开口器、螺母劈开器、螺栓起拔器等专用工具的配置问题。很多承包商不愿意采购专用工具,不仅因为专用工具价格高,而且对于其他装置来说没有匹配性。一旦承包商离开了赛科,这些工具也是一堆废铁。站在双方利益的角度,经过多年的摸索,赛科形成多种方案,解决了专用工具配置的难题。例如,由赛科购置专用工具,承包商采用租借的方式。再如,由承包商自己购置的专用工具,可以采取设备折旧的方式。
赛科在对承包商的安全管理中,注重承包商安全文化的形成,引导承包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赛科每年都会对承包商进行考核,安全业绩是首要因素。安全绩效优异的优先续签。赛科每年开展评优活动,选树先进,并授予证书和奖品。由于赛科在安全管理方面“严字当头”名声在外,承包商把获得赛科安全先进作为赛科对他们安全资质、专业技能、安全管理的最好肯定,作为他们获得市场肯定的最好名片、最大褒奖。承包商逐渐将在赛科获得的安全管理体系融入承包商自己的安全管理工作中,确确实实提升了承包商的安全管理水平。承包商由此尝到了甜头。
安全文化,春风化人。赛科与承包商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长期承包商签约率达到95%。他们,融入于赛科的安全氛围,不断提升自身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