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鞭虫病的诊疗体会

2017-01-17 12:23:45姜旭东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5期
关键词:鞭虫羊场肺脏

姜旭东

(乳山市下初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乳山 264500)

羊鞭虫病的诊疗体会

姜旭东

(乳山市下初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乳山 264500)

羊鞭虫病又称羊毛首线虫或毛尾线虫病,由于虫体前部呈毛发状,故称为“毛首线虫”,又因整个虫体外形极似放羊鞭,故又称“鞭虫”,是羊场常见多发病之一。该虫体主要寄生在羊的盲肠内,偶可见结肠,依据发病程度的不同,可引起羊群消瘦、食欲不振、发育障碍、腹泻、贫血、粪中常带黏液和血液等临床症状。本病主要感染幼龄羊,特别是育成期的羊,绵羊和山羊均可发病。现将乳山市下初镇某羊场的诊疗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据户主介绍,羊场饲养绵羊和山羊120余只,繁殖方式为自繁自养,自2016年5月份以来,已发病近4个月,死亡30多只羊,自己从未对死亡羊只进行解剖与化验,仅凭养殖经验采取抗生素拌料和肌肉注射等进行治疗,但病情没有好转,损失很大,9月份到兽医站治疗。

1 流行病学

羊鞭虫虫卵随粪便排到外界,发育为感染性虫卵,经口感染宿主,幼虫在小肠后部孵出,钻入肠绒毛间发育。第八天后,移行到盲肠和结肠内,固着于肠黏膜上发育为成虫。成虫寿命为4~5个月。羊鞭虫主要感染幼龄羊,清洁卫生的羊场多为夏季放牧时感染,秋冬季节出现临床症状。在不卫生的羊场内,一年四季均可感染,但夏季感染性最高。

2 临床症状

轻度感染有间歇性腹泻,轻度贫血,可影响羊群的生长发育,严重感染时,表现食欲减退,反刍减少,贫血、消瘦和腹泻,便中带有黏液或血液。幼龄羊发育障碍,衰竭死亡。

3 病理剖检

对病死羊和濒死羊进行病理解剖,可见心肌柔软如棉花,心包内有较多清亮液体(心衰);血液稀薄如水,无黏度(贫血);肺脏的病变不统一,有的颜色正常,有的部分肺叶呈现肉样变或化脓病变(根据有无继发病及继发病种类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病理变化);肝脏肿大不明显,但胆囊萎缩,胆汁量少且稀薄(严重影响采食量及消化率),胆管内未见有肝片吸虫;瘤胃内及肠腔内内容物较少,真胃及十二指肠部位未见有血矛线虫虫体,其他小肠段也未见有蛔虫和绦虫等其他虫体,小肠壁也未见有球虫造成坏死点;在盲肠内可见大量鞭虫,肠黏膜有充血或出血。

4 诊断

4.1 血液原虫检查

无菌采取病死羊心脏内血液,制作血涂片,吉姆萨染色镜检,可见大部分红细胞边缘完整,无破损及变性,只有少量红细胞表面有数量不多的附红细胞体。故排除由血液原虫病引起的羊只的消瘦贫血。

4.2 细菌学检查

无菌采取病死羊的肺脏及肝脏,在实验室内进行细菌培养。经培养可知,肺脏病变严重的是由链球菌引起的。因肺脏病变不是共同病变,故不能判定链球菌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4.3 虫体及虫卵检查

将整个盲肠段剪下,放在托盘内。沿着肠侧壁剪开,用水冲洗肠黏膜,将粪便冲洗干净,然后将肠黏膜倒悬,可见到许多鞭虫悬挂在肠黏膜上,像“风铃状”。刮取盲肠黏膜,压片,显微镜检,可见大量呈“腰鼓状”的虫卵。剖检的5只羊均具有有该特征,故判定鞭虫是该病的主要原因。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定,该羊场的发病原因是由鞭虫病引起的。

5 治疗

选用丙硫苯咪唑片按照10mg/kg口服投药,1次/d,连用5d,避开怀孕母羊,同时加大精料饲喂量。用药半个月后回访,羊群基本稳定,膘情好转。逐建议1个月后按照上述用量,1次/d,连用3d。

6 体会

由于该羊场未查明发病原因,仅凭老板的养殖经验,极易误诊误治,损失惨重。

因羊场驱虫较为麻烦,需要逐只进行驱虫处理,养殖户存在侥幸的心理,未采取常规驱虫措施或驱虫程序执行不完整,久而久之,羊群发病是迟早的事情。

7 预防

一是,加强羊场卫生管理,经常清扫羊舍及运动场,将粪便堆积发酵,减少病原体的含量;二是做好消毒工作,羊舍、运动场、水槽、料槽、栏杆等羊只能接触到的地方都要彻底消毒,采用两种以上的消毒剂定期轮换;三是定期驱虫,制定程序性的驱虫计划,每年驱虫2次以上,严格落实。

猜你喜欢
鞭虫羊场肺脏
血卵涡鞭虫的发生及流行研究进展
河北渔业(2023年6期)2023-07-18 15:22:52
规模化舍饲肉羊场饲养安全体系的建设
猪鞭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肺脏介入医学》已出版
《肺脏介入医学》已出版
论耳与肺脏的相关性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18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新农村(2017年20期)2017-09-28 16:19:22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春秋季疫病在规模化羊场养殖中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