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梅
(西宁市畜牧兽医站,青海西宁 810003)
牛高热病的防控措施
秀丽梅
(西宁市畜牧兽医站,青海西宁 810003)
多年来,牛“高热病”肆虐各大养牛场,带来的经济损失极为惨重。文章就此,结合多年诊治经验,总结牛“高热病”暴发时的控制措施,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高热病 控制 流行
牛“高热病”,结合多年的诊治经验汇总,笔者认为其实高热也就是一种症状而以,它该分开来说的;一个是高(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一个是热(体温热):这种所谓的高热无非就是多种疾病共存的混合感染;可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各个地域,各个牛场。所犯的病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没有“高热”这个病高热只是一种犯病时候的症状,不要一味的只听信谣传的忽悠,说某药专治“高热”那药“十分有效”。对待此病我们必须要提高认识,把防病的重点放在控制上。而一旦发现疑似病例感染,务必采取综合性的控制措施,不要单一的迷恋特效药的治疗。文章就会诊此病的经验做要点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紧急接种疫苗,能遏制病情的扩散和蔓延。就此,对疑似病例、发病牛群,不建议接种任何疫苗,避免不良应激而加重致死率。在此,建议结合会诊情况,对未感染牛群紧急接种疫苗。接种程序,依次用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A型或A+B型巴氏杆菌疫苗、牛瘟乳兔淋脾苗,接种用牛瘟苗,首次应加倍注射剂量。期间,可能有未知感染病毒存在,建议在发病后1天,及时采集感染病料组织,送诊专业机构制备组织苗接种。上述疫苗接种,间隔3天,注射接种1次。注意每次接种,每头牛用1个针头,避免交叉感染。
发现疑似病例,避免此病的感染,可考虑饮水中,加适量的可溶性抗生素,最好选用复方中西药联合控制的措施。
根据病情进展情况,饲料中适量添加药物,能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考虑到此病属免疫抑制性疾病,饲料中加适量的能起到免疫增强类作用的药物,能渐渐恢复被损伤的机体免疫机能,增强牛体抗病能力,而实现标本兼治的功效。
可溶性中、西药复方制剂与可溶性多种维生素500mg/kg及葡萄糖5 000mg/kg加上优质奶粉3000mg/kg(如果患牛体温达到42℃以上,可另加扑热息痛100mg/kg),5d后剂量适当降低,同时,在全群饲料中添加2种抗生素组合,连用2星期。
怀疑有弓形体存在时可配介使用磺胺间甲氧嘧啶+三甲氧氨苄嘧啶+等量碳酸氢钠进行控制,连用14d。使用磺胺类药和抗病毒药物时,应准确把握添加量,避免因大剂量用药导致牛群中毒而使死亡率更高。不要随意超量使用氨基比林等治标性质、副作用较大的退热药物,否则,经常会发生因患牛体温下降过快产生应激而突然死亡。
发病牛可使用头孢类、长效磺胺类、复方多西环素的其中1种针剂配合黄芪多糖或柴胡注射液、黄芩注射液等进行注射治疗,同时,在饮水中添加药物和维生素配合治疗。如头孢氨苄霉素按20mg/kg(或头孢呋喃钠按40mg/kg,多西环素量按20mg/kg配介使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6~20ml)分开肌肉注射,每天3次,连用5d;同时,在饮水中添加可溶性中西药复方制剂+可溶性多维+优质奶粉,减少应激和配介治疗,有一定效果。
此病控制期间,严格消毒管理制度,对控制此病的发生效果较为理想。常用的消毒药剂,有复合醛类消毒剂,经1:250比例稀释后,执行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对疫区和疫区附近的场地,每天要进行4~6次的消毒。经持续消毒1周后,消毒药剂经1:500倍稀释后,持续消毒,能很好地控制此病的扩散和蔓延。
“高热病”发病期间,有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往往治疗效果不佳。
对此,有尝试用痊愈或耐过牛血清控制的措施,效果不错。
具体的做法:用未发病的健康老母牛血清,犊牛在断奶前3~5d,肌肉或皮下注射,每次用2~3ml,对保育牛的防控效果不错。对未出现症状或刚出现临床症状的牛只,早期紧急注射用耐过牛的血清,每头5ml,防控效果更好些。
此病控制期间,加强病牛的护理,尤其重视饲料监管。所有有霉菌毒素的饲料,一律停止饲用。同时,避免病牛采食这样的饲料,更建议在料草中加适量的霉菌毒素处理剂,用量为常规用量的1~2倍。
注意加强牛群的护理管理,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冬季注意防寒保温。严格控制饲喂密度,酌情加大舍内通风,处理好与保暖间的关系。病牛中病情较严重的,务必及时淘汰,不要额外增加治疗成本。做好疫点、疫区的灭鼠、灭蚊等工工作,禁止牛场内有其他动物随意进出。所有被污染的器械,严格彻底消毒。治疗无效的病死牛,深埋、焚烧经无公害处理。舍内残留的粪便、污物等,集中堆积发酵。所有污水经消毒处理后,及时排出,避免致病菌源的扩散和蔓延。
牛“高热病”发病严重的牛场,在治疗期间,频繁会出现人为不良应激而加重致死率的情况。由此,临床诊治期间,务必减少不良应激的存在,重点把握好这几个关键点,努力降低由此而带来的致死率和发病率。
[1] 张殿成.浅谈夏季猪“高热病”的预防[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6):163.
[2] 刘朝君.生猪高热病的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10):148.
[3] 王辉,盛瑜.生猪高热病的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