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分析及发展对策

2017-01-17 06:59:2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0期
关键词:总人口宜昌市养老院

祝 睿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护理教研室,湖北 宜昌 443000)

宜昌市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分析及发展对策

祝 睿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护理教研室,湖北 宜昌 443000)

健康服务需求;老龄化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就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1〕。我国在1999年就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宜昌市更是在1997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比例首次突破10%,提前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据预测〔2〕,宜昌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在未来30年内,以年平均3.28%左右的速度递增,将进入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医疗水平上升的重要标志,但同时也引发老年人医疗费用支出增加、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等问题,特别是给健康服务业带来极大的机遇与挑战〔3〕。本研究利用宜昌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统计结果,探讨宜昌市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 老龄化现状

2010年11月1日零时,宜昌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652 119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06%;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434 71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71%;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8%和1.84%;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比第五次人口普查上升了2.28%〔4〕。

1.1 年龄及性别构成 60岁及以上中男325 000人,女327 119人:60~64岁共217 404人,其中男113 477人,女103 927人,占33.34%;65~69岁共142 515人,其中男72 505人,女70 010人,占21.85%;70~74岁的114 717人,其中男57 727人,女56 990人,占17.59%;75~79岁共98 967人,其中男47 645人,女51 322人,占15.18%;80~84岁共51 118人,其中男23 294人,女27 824人,占7.84%;85~89岁共21 199人,其中男8 312人,女12 887人,占3.25%;90~94岁共5 007人,其中男1 646人,女3 361人,占0.77%;95~99岁共1 113人,其中男373人,女740人,占0.17%;100岁及以上共79人,其中男21人,女58人,占0.01%。由此可见,我市老年人55.19%集中在60~69岁,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占比为12.04%,年龄越大,构成比越低;60~74岁的年轻老年人中男性比例大于女性,75岁及以上女性比例大于男性,且年龄越大,女性占比越大。

1.2 地区分布 宜昌市13个县市区中,总人口数为4 059 686人,其中西陵区总人口为512 074人,60岁及以上77 064人,占15.05%;伍家区总人口为214 194人,60岁及以上28 405人,占13.26%;点军区总人口为103 696人,60岁及以上17 360人,占16.74%;猇亭区总人口为61 230人,60岁及以上8 271人,占13.51%;夷陵区总人口为520 186人,60岁及以上78 240人,占15.04%;远安县总人口为184 532人,60岁及以上的27 667人,占14.99%;兴山县总人口为170 630人,60岁及以上27 673人,占16.22%;秭归县总人口为367 107人,60岁及以上60 691人,占16.59%;长阳县总人口为388 228人,60岁及以上67 220人,占17.31%;五峰县总人口为188 923人,60岁及以上34 358人,占18.19%;宜都县总人口为384 598人,60岁及以上的69 844人,占18.16%;当阳市总人口为468 293人,60岁及以上71 913人,占15.36%;枝江市总人口为495 995人,60岁及以上83 413人,占16.82%。由此可见,我市13个县市区中,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为五峰县,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8.19%,其次是宜都县,占18.16%,最低的为伍家区,占13.26%,而中心城区西陵区老年人口占比仅为15.05%。

1.3 家庭构成 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户1 294 008户,60岁及以上老年人441 397户,占总家庭户的34.11%,有1、2、3个老年人分别为256 961、179 400、5 036户,其中独居老人50 307户,只有一对老夫妇有73 324户。

1.4 生活来源 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62 172人,其中主要生活来源于劳动收入的20 393人,离退休金养老金的15 086人,最低生活保障金2 427人,财产性收入的79人,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23 091人,其他1 096人。说明老年人的主要收入依次来源于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劳动收入和离退休金养老金。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收入逐步下降,经济主要依靠家庭成员和养老金。

1.5 婚姻状况 常住人口中未婚474人,有配偶43 432人,离婚490人,丧偶17 776人。说明常住老年人口中,无配偶(含未婚、离婚、丧偶)达18 740人,占比30.14%。

1.6 健康状况 常住人口中健康21 227人,基本健康27 505人,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11 233人,生活不能自理2 207人。“不健康”或“生活不能自理”占比为21.62%,这部分人需要更多的医疗和服务资源〔5〕。

1.7 文化程度 60岁及以上人口中未上过学113 118人,小学359 735人,初中121 368人,高中41 824人,大学专科11 188人,大学本科4 783人,研究生103人。老年人中未上过学、小学、初中594 221人,占91.12%,说明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2 宜昌市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健康服务需求和内心真实想法,本研究于2014年10~11月在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伍家区、点军区、夷陵区、兴山县、长阳县、当阳市的10个社区、居委会开展了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计发放问卷25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04 份,问卷回收率为81.6%;深度访谈了10位老人,作为调查补充。

2.1 个人基本情况 男96人(47.06%),女108人(52.94%);年龄60~70岁93人(45.59%),71~80岁63人(30.88%),81~90岁33人(16.18%);90岁及以上的15人(7.35%);文化程度中不识字的97人(47.55%),小学63人(30.88%),初中28人(13.73%),高中10人(4.9%),大专6人(2.94%);婚姻状况中丧偶90人(44.12%),离异的有10人(4.9%),夫妻健在的104人(50.98%);所从事的工作中农民18人(8.82%),民营企业退休61人(29.9%),国有企业退休53人(25.98%),机关干部9人(4.41%),个体户24人(11.76%),其他39人(19.13%)。

2.2 经济收支分析 月收入金额低于1 000元的81人(39.7%);1 000~1 999元63人(30.9%);2 000~3 000元以上53人(26%);高于3 000元7人(3.4%)。具体主要收入来源中,家庭其他成员供养36.9%,劳动收入31.8%,离退休金养老金26.3%,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基本一致,其中养老金比例略有增高,这与我国从2005年起连续10年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有关,平均增长10%左右,使得全国7 4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因此受益,养老金成为老年人养老的重要来源。但值得注意的是,65%的被调查者对养老金水平非常满意,28%基本满意,“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仍然为老年人养老资金的主要来源,这为子女等家属和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还有很多老人的养老资金依赖于劳动收入,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这部分收入势必减少,也给老年人自身带了一定的危机。10.40%的老年人认为经济状况有些困难,5.06%认为十分困难。

在收入的主要支出选项中,日常生活用品占82.5%,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给很多老年人带来了生活压力;医疗保健支出的占79.8%,由于很多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病,平时的就诊、吃药、住院花费了大笔费用,同时,现在保健意识不断增强,有一定条件的老人都会主动购买部分保健产品也会消耗一定资金;衣服食品开支占71.4%,此外,还有不少老人承担了照看孙子、孙女的任务,这其中也会花费自己的一部分收入。

2.3 居住状况分析 在家居住为老年人主要的居住选择。123人与子女共同居住,占60.3%,其余的81人单独居住,这表明大多数老年人愿意同亲人居住在家庭中。单独居住的老人中,不在家居住的仅18人(8.8%),其中在养老院和老年公寓居住的分别有11、7人。分而不离成为一种新的居住形式。91.2%选择在家居住,除60.3%选择与子女共同居住外,还有30.9%选择不和子女共处一室,但居住相对较近,甚至同在一个或邻近小区,这样可以方便子女探望自己,避免生活习惯不同、代际沟通障碍、婆媳关系不和等。

2.4 生活状况分析 72人(35.3%)身体健康,能自理和照顾家人,89人(43.6%)身体基本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或存在1~2个稳定型慢性病,说明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整体较强,而36人(17.6%)处于疾病状态,需要较多的医疗和人力资源,但生活可以自理,7人(3.5%)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专人照顾,这些人群需要更多的医疗和社会服务资源;仅有16人(7.8%)家里雇佣钟点工,12人(5.9%)家里雇佣保姆或护工。

目前宜昌市老年人参加的文化娱乐活动比较丰富,活动方式也较为广泛。电视、收音机、报纸或网络已成为老年人获取社会生活信息的主要媒介。89%的老年人经常收看电视,42%经常听收音机,39%经常读报或上网;此外,运动健身(特别是女性跳广场舞)、照看孙辈、饲养宠物、种植花草、下棋聊天等成为老年人消遣的主要方式。

2.5 养老意愿分析 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不同导致养老方式的差异。当老年人身体健康或基本健康,自理能力较强时,选择的养老方式依次为:自己或夫妻俩相互照料的占42%,与子女同住占29%,请保姆护工占 21%,住养老院占5%,其他养老方式占3%;当老年人疾病缠身,自理能力较弱或缺乏时,选择的养老方式依次为:与子女同住占44%,自己或夫妻俩相互料理占28%,请保姆护工占 19%,住养老院占7%,其他养老方式占2%。

深度访谈后得知,选择住养老院者明显偏低的原因在于:①是公立养老院较少,除了很难排上队外,入住养老院费用水平较高也是重要原因,调查显示老年人每人每月能够承受的费用,32%少于300元,46%为300~499元,15%为500~799元,7%为800元及以上,基本与收入匹配,大部分人还是希望养老院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尽量低廉;②很多子女觉得送进养老院有悖于中国赡养老人的道德和义务,养老院不能提供周全、细致的服务,7%的子女表示即使经济条件允许也不会同意其入住养老院。

同时,调查反映出老年人对目前的养老体系和养老设施满意程度不高〔6〕,非常满意者、基本满意者分别仅有3%和12%,感觉一般者占52%,不太满意者占33%。对具体的养老设施调查中,78%的老年人认为需要社区养老服务中心,64%认为需要社区医疗保健服务中心,53%认为需要老年活动中心,42%对街道、社区老年公寓有需要。

3 宜昌市健康服务业发展对策建议

3.1 政府顶层设计服务体系 健康服务,特别是老龄化社会的健康服务是民生的重要问题,政府部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从顶层、全局整体设计服务体系与制度。国内目前此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规章制度、发展政策、配套措施还不健全,有待不断探索研究。国家民政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办发〔2014〕24号),确定了42个城市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其中湖北省入选城市2个,其一就是宜昌市〔7〕。《通知》要求,“试点城市要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织得力人员专门负责实施,围绕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完善养老服务发展政策、强化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培育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强化养老服务市场监管的8个方面内容开展,保障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政府部门在此项工作中定会有更大的作为与突破。

3.2 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随着“4-2-1”家庭结构模式的转变,生活压力逐渐增大,留在儿女身边的老人反而得不到更好的照顾,仅仅依靠单纯的居家养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大力发展社区支持下的居家养老模式,这是一种双赢的方案,老人既没有脱离熟悉的环境,又可以获得更专业、便捷的养老服务。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8〕。

3.3 加强老年护理人才培养 2014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指出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应用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层次相互衔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9〕,鼓励和引导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师资队伍等重点环节进行改革,也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养老服务类职业院校,从宜昌实际情况出发,可从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两大方面着手。一方面,引导和鼓励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增设护理(老年护理方向)、老年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康复治疗技术等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点,不仅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还要培养服务管理人才。同时,可考虑以学校为依托建设专门的“老年护理人员培训中心”,稳定培训主体,规范培训内容,可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规章制度讲解、职业道德培养、心理健康辅导等内容的课程;另一方面,民政部门应拨专项资金用于建立针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规划,让人才培养和机构聘用分开,使机构能够直接招聘持证养老护理员上岗,针对无证人员、有证人员、管理人员等分类、分层次的确定培训内容和要求,提高入职门槛,力争在几年内使养老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升。

3.4 多方参与降低养老成本 目前选择入住养老院的比例较低,其重要原因就是公办养老院少、民办养老院贵。目前全市仅有38家养老机构,即使满负荷运转,也仅能为3 800位老人提供服务。其中18所为国办养老机构,拥有床位1 350张,入住率约为93%,长期处于饱和状态,近两年申请入住但无法安排的老人不下百人;20所民办养老机构,拥有床位1 292张,这些养老机构多为50张床位以内的小型养老公寓,价位大多在每月1 000~2 000元,其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与国办养老机构有一定差距,特别是精神和文化生活方面的服务设施不健全,因此入住率较低,仅为61%。政府要鼓励和支持多方代表进入养老领域,给予适当引导和政策优惠,如减免部分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支持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等模式建设或发展养老机构,扶持不同规模、不同层次养老机构发展,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3.5 鼓励发展养老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众多养老产业,如养老院、老年大学、老年旅游、老年餐饮等得各个相关的老年产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条龙的产业供应链。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老年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前景和现实意义,吸引相关产业富集,鼓励发展养老产业集群,实现规模效益的同时,又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丰富老年生活。

宜昌市现有的老年健康服务与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在“十二五”期间是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创建世界水电名城的关键时期,人口老龄化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些困顿,但也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带来难得的机遇和挑战,逐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才能真正落实“老有所养”的社会主义目标,最终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全球战略。

1 张恺悌,郭 平.中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状况蓝皮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179.

2 三峡晚报.宜昌社会养老现状调查——60万老年人该依靠谁〔EB/OL〕?2009-10-30.http://news.sxxw.net/html/200910/30/228167.shtml.

3 刘玮玮,贾洪波.人口老龄化下老年健康支持体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8):3584-7.

4 宜昌市统计局.宜昌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http://www.yichang.gov.cn/art/2011/6/2/art_184_309 492.html,2011-06-02.

5 胡 月,龚 磊,陈福宽,等.农村老年居民健康状况及保健需求情况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3142-4.

6 张彦芳,刘笑梦,王冬晓.河南省城乡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与满意度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4):1905-8.

7 宜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宜昌市入选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EB/OL〕.http://www.ycdrc.gov.cn/art/2014/11/25/art_39465_671121.html,2014-11-25.

8 邓高权,周玮生.我国城镇居民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2012;(36):152-3.

9 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EB/OL〕.http://jnjd.mca.gov.cn/article/zyjd/zcwj/201406/201406006 60059.shtml,2014-06-30.

〔2016-02-08修回〕

(编辑 苑云杰/王一涵)

宜昌市2014年度科技研究与开发项目软科学项目(A14-30312)

祝 睿(1985-),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护理教育、老年护理研究。

R197.1

A

1005-9202(2017)10-2582-04;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0.104

猜你喜欢
总人口宜昌市养老院
宜昌市举办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现代装饰(2021年1期)2021-03-29 07:07:52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保健医苑(2020年1期)2020-07-27 01:58:22
有多少钱才能住进养老院
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05:45:48
老太太养老院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38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第21题
河北省历年总人口及人口自然变动
务实创新 开拓奉献——湖北宜昌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援助西藏加查两周年扫描
民族大家庭(2015年5期)2015-08-21 08:01:36
全美亚洲人群最多的城市
海外星云 (2015年8期)2015-04-30 08:30:59
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推广研究——以宜昌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