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与管理
示范引领 提质增效
——中粮饲料黄海工厂《规范》示范创建工作历程与收效
DO I:10.15906/j.cnki.cn11-2975/s.20170403
2014年1月13日,农业部第1号令《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公布,自2015年7月1日正式实施。通过不断学习、改进和提高,中粮饲料黄海工厂于2016年10月11日通过省级《规范》示范企业验收,2016年12月22日通过部级《规范》示范企业验收。
1.目标锁定 黄海工厂在中粮饲料质量安全发展战略指引下,始终不渝地坚持“做好产品、服务顾客”的方针,国家出台新的政策和引领性要求后,我们要做领头兵,第一时间去执行,为社会尽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2016年的质量安全目标之一是将黄海工厂创建成部级《规范》示范企业。
2.困难来袭 真正投入到《规范》示范创建过程后,才发现做示范企业并非那么简单。看似简单明确的规定,要达到预期的要求,并非易事。各项制度和要求提出来容易,在一步步执行跟踪时,就出现了众多难题:工厂设备太老,库房面积太小,现场记录太多,繁琐致无法操作;生产量大,且要兼顾示范创建工作,采购和生产部门压力增加。众多困惑接踵而来。
3.领导督战 关键时刻,大区总经理亲自批准、确定了示范创建工作的考核办法,奖励与处罚并行。工厂副总给出明确指示:做示范企业,做质量管理,面对新的高标准要求,我们没有退路,每个人都必须学会改变思想,变革和蜕变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变,有可能成功,不变,会原地踏步甚至慢慢衰退,但不变,肯定是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技术总监也明确了工作思路:采购、生产、品控等各个执行的环节必须严格按《规范》的要求去实施。
4.全员参与 员工是《规范》实施的主体,如何防止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是《规范》创建的核心所在。我们让各个部门经验丰富的员工参与制度的编制和修订中,在执行中发现了问题,再按照实际运行来修改和完善制度。在每次《规范》检查时,让员工对自己的岗位工作做一个展示,这样即提升了员工对自己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又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还达到了专家当面培训的目的。每个员工在执行制度中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克服一切困难想办法,一个人想不出来,组织小组讨论,公司内部想不出方案,咨询外部专家和兄弟公司。解决问题有了方案,一切都迎刃而解。
5.外部支持 为了确保《规范》示范推进不出现大的偏差,公司多次邀请华思联认证机构的专家进行现场辅导,还利用省、市检查组的专家来工厂指导时,进行询问、纠偏。这些措施,给我们带来了有益帮助和改善提升。
1.交叉污染有效管控 洗仓料存放在仓内,不能有效防止交叉污染,就规划出单独的洗仓料存放区,按品种存放,每包重量一致,标识清晰;产品品种多,洗仓料种类就多,我们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减少无边贡产品;销售计划变化大,洗仓频繁,就与销售确定三天的生产计划,减少洗仓次数;为了确定洗仓料的回机比例,对每条生产线的洗仓料送检验证,用药残数据指导回机方案。
2.原料风险大大降低 通过对《规范》实施指南的学习,掌握了原料卫生指标评价的目的,统筹策划了全年的评价计划,每季度通过系统分析原料的毒素污染情况,修订下一季度的检测计划,加大了对高风险品种和项目的监控力度。对于筒仓测温系统,故障已存在了一段时间,通过华思联专家提出的整改思路,迅速完成修复。在日常检测中发现仓温与气温温差异常或局部位点持续高温,出现了局部结拱或局部发热,就应进行通风或倒仓处理。
3.物料堆放标识清晰 对原料库、添加剂库、标签库、编织袋库以及车间物料的存放等进行统筹规划,标识上墙,使现场物料放置便于识别和领取,更符合5S现场管理的要求。在整洁的环境中工作,不仅使工作人员心情愉快,而且工作起来也事半功倍。
4.制度意识全面提升 制度的编写,打破了老的思维定式,重新按《规范》的框架梳理,让每个岗位的员工依据工作实际去编写,如果哪天出现了问题不知道如何操作,且在制度中没有找到相关说明,说明制度需要更新完善。
5.节能降耗收效明显 《规范》推行给工厂带来更多的还是员工思维模式的转变,在降低能耗方面的集思广益更明显。与销售部门密切沟通,每周提报两次生产计划,尽量连续生产,减少品种更换的次数;生产与锅炉同步开机,在生产计划完成前2小时,通知锅炉停止加煤,利用管道余压完成生产;充分利用“峰、平、谷”的电价,尽量避开峰值用电时间;与市场进行充分沟通,合理调整环模压缩比和筛网孔径,提升时产;定期对管道、截止阀、疏水阀、疏水系统进行检修,减少故障性停机时间和管道损耗。2016年1~11月份,平均单吨电耗28.8度/吨,平均单吨电费23.16元/吨,比2015年分别下降3.68%和6.64%。平均单吨汽耗48.8千克/吨,平均单吨汽费5.9元/吨,比2015年分别下降3.6%和5.6%。全年还减少操作工人12人,人员成本大大降低。
在第一版合格供应商名录出来时,在第一次回机料存放处理的措施出炉时,在小料配料间的规划落实时,在工艺流程修改梳理完时,在样品留样观察方法落实时,在标签库规划落实时等等,来自员工集思广益的想法变成了初有成效的成绩,大家心里都有说不出的自豪,大家也都看到了自己思维创新带来的收获,更坚定了持续改进的信心。虽然整体提升初有成效,但管理中还是存在缺陷,比如回机料存放有了分类,但现有的存放方法尚不能让投料者有效及时的找出某个品种的回机料,也难以做到同品种回机处理。《规范》之行我们一直在路上,大家仍需努力!但再做改善时,思路似乎更清晰,办法似乎更多。
总之,通过推进《规范》示范企业创建,企业收获满满,推进的每一步中都富含每个黄海人的故事,黄海人会将这份经历与收获不断传承发扬下去。成为《规范》示范企业,我们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不会止步,坚持做更大的改善和进步,把饲料产品做好做精,让更多的客户、企业、供应商获得更大的收益。■
陈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