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戏剧中的家庭伦理关系探析

2017-01-16 12:53王琳娜尹来莹
艺术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关系伦理道德

王琳娜+尹来莹

摘 要:本文通过对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和爱德华·阿尔比的《美国梦》的文本分析,探讨20世纪中期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价值观的改变引发的家庭伦理问题。

关键词:道德 伦理 关系

一、创作的社会背景

20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美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后的恢复期,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态势。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消费,人们物欲的膨胀和对金钱的欲望迅速蔓延。生产力的自动化不仅威胁着蓝领工人,同时也威胁着白领职员。失业人数增加,工业污染严重,贫富两极分化,金钱主宰着整个社会。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很多问题。金钱至上的扭曲价值观使得两性关系及家庭伦理关系出现混乱。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和爱德华·阿尔比的《美国梦》正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出来的,三个作品通过不同家庭出现的不同问题,向人们展示出这一时期美国民众的道德观和家庭伦理观。

二、夫妻伦理关系

夫妻关系是家庭和睦的基础。夫妻的婚姻应当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相互依赖相互信任是维护夫妻关系的重要保障。如果夫妻的婚姻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而非感情基础上,又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阿尔比的《美国梦》为我们描述了以物质为基础的婚姻最终的结局。《美国梦》中的“妈妈”从小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上学时吃不起午饭,只能吃同学剩下的,家庭的贫困使得她从小就立志嫁给一个有钱人。她与“爸爸”婚姻的结合正是因为他的家境很富裕。婚后的她宣称,她有权利依靠“爸爸”生活,并且当“爸爸”死后她还要拥有他全部的财产。由此可见,“妈妈”和“爸爸”的婚姻不是基于感情的,而是基于物质的。没有爱情的婚姻必然会引发婚姻中的各种矛盾。掌握财政大权的“妈妈”对“爸爸”颐指气使,在戏剧开篇时,她絮絮叨叨地向“爸爸”讲述一个故事,精神涣散的“爸爸”并没有心情听这些,她又反复确认他是否在听。女强男弱的家庭结构观众一目了然。孩子是维系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自然而然的事。然而“妈妈”由于自身原因无法生育,“爸爸”得知后,仍然对孩子充满幻想,他频频要求和“妈妈”同房以期孕育出自己的孩子,但这种行为引起“妈妈”的极大反感,她竟然要求“爸爸”去做阉割手术来降低性欲。生性软弱的“爸爸”只好同意。“爸爸”和“妈妈”这种荒诞的做法,实在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妈妈”过于强势,“爸爸”唯唯诺诺的形象完全颠覆了传统家庭中妻子对丈夫顺从,丈夫在家庭中占据主导中心的父权家庭结构的形象。“爸爸”在这段婚姻中,不但失去了自己的财富,而且也失去了男人的尊严,甚至被妻子剥夺了最基本的人权。无论在情感上,还是在身体上,夫妻之间的交流被彻底阻断。夫妻之间本是相互关爱相互包容,而《美国梦》中为观众展现的夫妻关系却是强势和懦弱,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剧中处处可见“妈妈”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她做事专横,从不顾及丈夫的感受。这种强势实际上是女权主义极端的产物。

这种无爱的婚姻也同样出现在《榆树下的欲望》中。年轻美貌的安娜从意大利远嫁新英格兰,她并没有选择一个年龄相当的男子作为结婚的对象,而是嫁给了一个行将朽木的七十多岁的老头子卡波特·埃普汉。可想而知,安娜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卡波特是一名农场主,在安娜眼里,他所拥有的财富对家庭贫穷的她来说有足够的吸引力。因此安娜与卡波特的婚姻目的就是想得到农场的继承权。婚姻成了赤裸裸的金钱交易。然而作为丈夫的卡波特是一个自私吝啬鬼,他并不想把农场给任何人,他想在他死后将农场烧掉,但经不住安娜的花言巧语,他答应如果安娜有了他们的孩子就把农场的继承权给他们的孩子。对于七十多岁的他来说,能再育简直是天方夜谭。安娜深知这一点,但为了得到农场的继承权她竟然勾引自己的继子,卡波特的大儿子伊班,并成功怀孕生下一子。这对夫妻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欺骗和阴谋。安娜虽然年纪轻轻,但为了满足自己的物欲不择手段,勾引继子并生下孩子,成为家庭乱伦的罪证。金钱至上的理念并不能给人们带来幸福感,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婚姻是不稳定的,维系婚姻的基础依然是感情,将自己作为物品交换的婚姻是不能长久的,女性在生活中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自己的理想,否则会在生活中迷失自我。

三、母子伦理关系

母亲爱护自己的孩子是天性。然而在《美国梦》这部作品中却让我们看到了惨绝人寰的杀戮。“妈妈”和“爸爸”不能生育,他们决定去收养一个孩子。收养孩子并不是出于对孩子的爱,而是他们精神上的空虚和生活的单调。对孩子缺少应有的爱,注定了悲剧的发生。对于他们花钱买来的孩子,夫妻二人将它视为“一堆十分像的东西”。对于这个孩子,夫妻二人并没有投入更多的情感,甚至还虐待“它”。在寒冷的夜里,婴儿饿得大哭,他们却对“它”置之不理。婴儿对自己的新“爸爸”很是好奇,对他盯着看。“妈妈”却认为孩子没有理她,残忍地挖掉了孩子的眼睛和心脏。孩子对自己的性器官好奇,她就剁掉了它的双手,最终孩子真的成了没有眼睛没有心脏没有手的“一堆东西”。在这部剧中“妈妈”已经失去了人性,成了杀人的恶魔。“爸爸”是整个事件的围观者,他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去阻止悲剧的发生,于是他也就成了杀人的同谋者。能眼见自己的妻子分尸一名婴儿而无动于衷,说明“爸爸”的心理也是不健全的,夫妻二人都缺少做人基本的伦理道德。伦理道德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夫妻二人长时间在畸形的婚姻家庭关系中生活,一切关系都成了金钱买卖关系,没有爱情,没有亲情,喜欢的东西就花钱买来,不喜欢就“处理掉”。

对于生命的熟视无睹和无情践踏,读者也可以在《榆树下的欲望》中看到。安娜为了得到农场的继承权勾引了继子伊班,并生下了孩子。她本想利用这个孩子得到物质上的满足,可是后来她发现自己竟然爱上了伊班,但在舞会上卡波特却向伊班道出了安娜在爱上伊班之前向卡波特提出的生子拥有继承权的事实,伊班一气之下要离家出走,安娜为了证明对伊班的爱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来证明自己对伊班的爱,此时原本追求物质安慰的安娜渐渐转变为对精神安慰的依赖。对爱情的追求原本没有错,然而为了证明自己的爱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骨肉违背了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孩子原本是无辜的,成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可以寻求其它途径解决,不应该把它作为解决事情的筹码,需要(争夺继承权)时,造出来,不需要时杀之。

阿尔比和奥尼尔为我们呈现的这两部戏剧的家庭都是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对于他们来说物质已经很丰富了,母亲爱孩子是自然界最基本的法则,然而这两部剧中都出现了母亲杀戮孩子的情景,一个是领养的孩子,一个是亲生的孩子,这种行径违背了人类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这种情景出现在中产阶级家庭,说明在物质并不匮乏的今日,人们精神已经极度空虚,孩子是人类的延续,对后代的无情杀戮,导致人类走向灭亡。

四、父子伦理关系

在儿子年少时,父亲在孩子心中扮演的是高大权威的形象,他是孩子们的偶像,是他们的靠山。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的形象在孩子心中不再是往日的高不可攀。孩子们眼界的开阔,对待事物逐渐形成自己的看法,他们渐渐发现父亲身上依然会有缺点,因此父亲完美无瑕的光辉形象已在心中不复存在。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影响孩子的日后成长以及做事的方式乃至价值观的形成。而父亲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的角色比母亲还要重要。这在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中得到了印证。剧中主角威利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一生都从事推销员的职业,他有两个曾一度为傲的儿子比夫和哈皮。大儿子比夫的学业不佳,父亲并没有看在眼里,因为他认为身为橄榄球健将的儿子日后可以成为体育明星,赚得更多的钱。面对儿子糟糕的学业,他并没有加以正确的引导,反之要求伯纳德在州统考时给比夫弄到答案。这种教育也为后来他两个儿子的一事无成垫下了伏笔。威利平日里对比夫不切实际的夸赞使他不能认清真实的自己,对父亲为自己规划的未来的成长道路,比夫更加不认同,他宁愿去当农业工人也不愿意留在这个充满谎言和欺诈的大城市里。小儿子比夫对父亲的吹牛可谓耳濡目染,父亲的吹牛使得他神气活现,谁的话都听不进去,自始至终他都活在父亲给他们描绘的梦境中。威利灌输给两个孩子的扭曲的道德观使得他们最终一事无成,孩子事业的失败同时也给威利重重一击。在威利心中两个孩子就是他未来的希望,希望的破灭使得他走上自杀之路。而他自杀的真正目的就是想换取些保险金给家人带来生活的保障。这也是他作为父亲,一家之主唯一能做的。虽然没像《美国梦》《榆树下的欲望》中母亲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但威利作为父亲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已经亲手毁掉了自己的孩子,精神上的毁灭也不亚于肉体的摧残。

五、小结

从以上三个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虽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然而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人们却陷入了精神的迷茫。金钱蒙蔽了人们的双眼,夫妻之间没有爱情,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没有亲情,人与人之间没有真正的情谊。一切价值的衡量都是金钱,为了过上富裕的生活,女人可以嫁给一个根本不爱的人,为了财产的继承权,母亲可以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为了抛弃年迈的母亲,夫妻可以用尽种种手段。对于金钱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家庭伦理关系的混乱,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提升人们的道德观,如何弥补精神的空虚,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Albee, Edward. The American Dream and The Zoo Story [M].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1961.

[2]Miller, Arthur, Death of a Salesman. New York: Penguin, 1970.

[3]郭继德.美国戏剧史[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4]聂诊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5]杨戈.“美国梦”的破灭——阿尔比剧作评述[J].当代戏剧,(5):54-56.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金融学院

猜你喜欢
关系伦理道德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