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压力事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2017-01-16 10:56张辉周扬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业心理健康青少年

张辉++周扬

摘 要:压力是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面临着来自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双重压力。对此,我们应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与性发展压力三个方面分析生活压力事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活压力事件;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1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4.119

青少年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身心急剧变化,充满各种矛盾的重要时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在心理上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内心充满矛盾的时期。矛盾与冲突一旦处理不好便会引发种种心理问题。而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事件是青少年接触最多的压力源,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最常见的。

一、生活压力事件概述

青少年在生活中经历的压力事件是他们感受到压力的重要来源。一般认为,生活压力事件很容易引发情绪失控,是健康状况、生活环境的重大改变,或是重大成功或失败事件。它们的出现或是预示、或是实际需要个体的生活方式做出改变。生活压力事件共包含三个理论模型。其一是反应理论,该理论认为压力是一种刺激的反应现象,即人或动物等有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的一种生物学反应现象,可引起有机体的多种需求,并具有非特异性。其二是压力刺激理论,该理论认为压力是能够引起个体产生紧张反应的外部刺激环境。该理论重点关注何种环境能够使人产生紧张。其三是“认知—现象学—交互作用”(cognitive- phenomenological-transactional,CPT)模型,此理论认为无论何种事件,只要是内在要求或环境超出了个体的适应性资源,那么就会产生压力。

二、生活压力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学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人人都有“学而优则仕”的心态,认为只有通过“学”才能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父母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认为学习是孩子个人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而教师更是把工作重心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可以说,每个小目标都是充满着理想的,而又是那么具体的。父母似乎每天、每月、每年都在计算着成绩,期盼下一次孩子的成绩有所提高。然而,这对大多数青少年而言是残酷的,当他们认同这样的传统观念后,便背负着巨大的负担与压力。当他们竭尽全力努力学习的时候,父母和教师又总是为孩子制定出远远高于他们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几乎是把学生逼到崩溃的边缘。当学业压力超过青少年可承受范围时,他们的情绪情感功能便会受到严重损伤、暴躁不安、攻击性增强,甚至会出现如轻生自残等极端行为。

(二)人际关系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自我意识逐渐成熟,求知欲、独立意识、自尊心和成人感逐渐增强,开始用自己的观点评判事物。但是,青少年时期的个体情感丰富且不稳定,青春期的发育尚不成熟,往往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情感比较强烈、行事容易冲动。青少年时期也是一个心理反抗期。正是这种发展特点,使得青少年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是与父母的关系。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缺乏沟通,有了距离感;心理上的成人感促使他们怀疑和挑战父母的权威;为了追求独立对父母的管教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其次是与教师的关系。青少年开始以批判的眼光来评价教师,有时会表现出对部分教师的崇敬而对另外部分教师的排斥甚至反感。如果不能调整好对教师的看法和态度,会影响到知识的学习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最后是与同伴的关系。与同伴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会导致青少年的学校适应不良,并对青少年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会产生消极影响。

(三)性发展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青春期是以性成熟为主的一系列生理、心理、行为的突变阶段,在这一突变过程中,青少年所产生的与性有关的适应不良态度和行为,称为青春期心理不适。青春期的生理发育是比较快的,而心理发展的成熟却相对滞后。这样,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不成熟就会在心理上产生诸多矛盾,包括过早的与性有关的行为,如早恋、性过错等,包括性偏离行为,如同性恋倾向,恋物癖等,还包括性别角色认同障碍,如易性倾向等。生理的发育促使青少年性意识萌生和发展,性意识的发展有强有力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活动。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长要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家长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和身心发展的优势,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家长要经常调整对子女的期望值,设法使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孩子的客观实际相一致;要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对子女期望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长;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多与孩子沟通,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改善学校教育工作

首先,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相合作,双方通过沟通了解青少年的真实情况,并根据现实条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与学习目标。教师要分配给学生合理的学业任务,以免其学习负担过重;家长要对孩子有合理的期望,潜移默化地使孩子养成对学习的正确认识与态度。其次,学校应成立心理咨询机构,聘请专职心理辅导人员定期为青少年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团体活动,教给他们正确的减压方法,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随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和障碍。最后,学校应将涉及性生理、性心理以及性道德等内容的性教育作为一个重大的工程,贯穿于青少年阶段的始终,使青少年能够在学校接受正规、系统和完善的性教育,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同时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增强自身应对压力的能力

首先,主动寻求社会支持,面对学业、人际关系与性发展等方面的压力要学会求助于家长、教师、同学及心理咨询专家等组成的社会支持系统,主动与他们沟通交流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学会建立积极的认知评价策略,努力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在应对压力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辩证地看待压力,把压力转化为学习和生活的动力。最后,掌握舒缓压力的正确方法,如向父母倾诉、看电影、进行体育锻炼、与同学郊游等。

参考文献:

[1] 楼玮群,齐铱.高中生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2):156-159.

[2] 林崇德.心理和谐: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11.

猜你喜欢
学业心理健康青少年
艰苦的学业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35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