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泽劲+纪咏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发展之基。“水至柔,其利无边”,水资源不仅是物质,还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水之“治”更彰显着治国智慧。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面临的水污染、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也日益严重。水资源管理一直是WWF关注的重要议题,2012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更为WWF促进中国的淡水保护工作提供了更多机遇。他们从中国传统智慧中汲取养分,倡导多方参与水资源管理,大力推进水管理创新模式,并通过培养当地合作伙伴和社区的能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方式,在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下,为未来描绘出了人水和谐共存的可能性。
《美丽太湖宣言》 倡导多方参与,共促流域的治理和改善
提到无锡,许多人第一反应会是“无锡太湖”。而WWF上海中心主任任文伟博士的第一反应,则是《美丽太湖宣言》。
2015年12月22日,WWF与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在无锡联合主办了“第一届太湖流域治理创新国际论坛”,发布关注太湖水治理、优化太湖水环境为主旨的《美丽太湖宣言》。《宣言》倡导建立多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流域管理模式,形成多层次的行动计划和解决方案。此外,本次论坛还首次提出了“太湖治理2.0”概念,推动太湖流域治理从政府主导、基于工程治理的“1.0模式”转向基于多方参与的、智能流域大数据和管理的“2.0模式”。“太湖治理2.0”致力于建立流域生态指标评价体系,推进如生态资产评估等流域治理新工具的应用,优化政府流域管理决策流程。
水管理创新是 WWF 三大淡水战略之一,早在2011年WWF便将水管理创新模式引入长江流域,与国内外利益相关方一起, 通过“湿地 1+1”、生态农业、减少水足迹和降低水风险等方式实现水管理创新,并选定太湖流域、中游两湖(洞庭、鄱阳)、赤水河流域作为示范区域。
太湖是长江入海口的一部分,太湖与长江流域提供了中国36.5%的淡水资源,48%的水利能源,52.5%的中国内陆水路通航航程,构成了中国水供给战略来源的主要基地。然而,太湖流域又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化工、纺织印染、电镀、酿造(食品)等工业重污染行业密集。曾经碧波荡漾的湖面退化成死水一潭的沼泽,质地浑浊的水体散发阵阵异味……
现实不容乐观,我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约有23000条,比上世纪90年代的统计减少了27000多条。
水足迹,是衡量水资源消费利用量的概念,用以估算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整个过程所消耗水量的总和,还可以在不同层次测量研究对象对水资源消费利用的情况。作为生态足迹的补充,水足迹分析表明,社会生产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仍处于上扬的趋势。
为促进流域内企业减少自身运营和供应链中的水足迹、可能存在的水风险,任文伟开始四处宣传减少水足迹的重要性,可是他很快就意识到,要企业接受“水足迹”的概念不难,可要他们付诸行动却不容易。
“我也想承担环保责任,可因此增加了成本,竞争不过别人,市场就会抹掉我们的‘足迹了。”走访时,一位企业主吐露的心声,颇能折射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心理。
犹如江河纵横的流域里,每一滴水都关系着整条河流,每一家企业都是被如血脉般的水网维系的命运共同体,任何一家企业的不作为都会成为流域治理的“短板”,让其他企业的行动努力流失殆尽。
流域治理难就难在需要整个流域所有水资源使用者都要责任共享、风险同担,只有全流域实现了可持续管理,才能走出“九龙治水”的乱局。为此,WWF将目光投向了“横向”的视野,开始探索和实践一种与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水管理体系不同的水管理创新(Water Stewardship)模式,这种模式是由企业引领发起和引领,倡导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发挥各自优势整合成一张网,共同参与水资源管理,应对水风险,以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及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这种模式能为政府主导的水管理模式提供有益的补充。
2011年11月1日,中国首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对企业的节水减排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也使应对水风险成为太湖流域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这种情势下,WWF与合作伙伴于2012年3月适时启动了“太湖流域企业水伙伴”项目,鼓励企业作为生态环境的命运共同体来加强水管理的协调合作。2013年,WWF又就共同推进水资源综合管理、维护太湖流域生态安全健康,与江苏省发改委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推“太湖流域生态文明示范项目”。
项目实施过程中,WWF通过传播先进理念、提供技术服务、引入金融支持、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等方式,为相关利益方搭建了一个合作平台,推动太湖流域的企业减少自身运营和供应链中的水足迹、可能存在的水风险,强化节水、减排举措,推动制定行业水资源使用标准,在生态补偿、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积极行动,并鼓励企业通过认领湿地、支持水源地有机农业、建设自然学校等方式中和自身水足迹,进而推动全流域水资源的高效、节约和可持续的利用和保护。
“企业水伙伴”项目战略合作伙伴、全球水处理领域巨头艺康集团,在太湖三山岛与国内首个淡水岛屿湿地社区三山村签下了“认养”湿地的第一单,“认养”后,艺康除了为保护湿地资源和环境提供支持外,还引导帮助当地开展有机农业生产。
WWF和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苏州市林学会在太湖湿地公园合作建立了国内首个湿地自然学校试点,以自然湿地生态为师,面向大众进行科普教育。“湿地公园好不好,一起数数鸟就能知道,”WWF淡水项目/水管理创新经理杨爱辉谈到湿地有效管理时介绍说,苏南有很多湿地,一些湿地投了很多钱建设得很好,可在管理、教育、培训方面却跟不上,有的成了人们的休闲娱乐场所,吸引不来鸟类,有违湿地保护的初衷。太湖湿地自然学校的建立,成为WWF鼓励社会参与环保保护的品牌,有很多湿地公园前来学习取经,还在WWF的长江流域水管理创新项目中得到了批量复制。
企业是宝贵水资源的受益者,也是水风险的受害者。随着WWF水管理创新模式的逐渐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这一点,也吸引了更多流域内利益相关方参与到太湖水环境治理的行列中。截止目前,共有300多家企业参与到“企业水伙伴”行动中,其中不少企业是自己找上门来主动联系的。目前,太湖流域的水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已在食品饮料、纺织印染、农业、电子信息和化工等 5大重点行业展开。
光明乳业 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探索建立乳业水足迹标准
光明乳业,是一家百年“老店”。作为华东地区长江下游的乳制品行业龙头企业,光明意识到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要承担更多环保责任,减少资源消耗、消除环境污染等时代新要求。
鲜奶中85%以上都是水,水质对乳制品的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光明乳业董事长张崇建表示:“水资源是乳品企业安全生产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只有‘安全、优质、可靠的水资源才能筑就高品质的乳品,并成就乳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光明乳业与WWF的“绿色合作”,通过硬件和管理上的改进降低牛奶生产的耗水量,提高废水的排放标准,探索符合乳品企业需求的“节水节能、降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标准。2013年开始,WWF在汇丰银行的资金支持下,把水管理创新模式的理念和技术标准带到了光明乳业,推动了光明乳业进行了部分产业链—荷斯坦牧场和南京加工厂的水足迹计算和水风险评估,并开展了一系列“减少水足迹、降低水风险和改善水平衡”的尝试:
对在建(或新建)牧场的每一个生产环节安装水表,实时监控牧场用水情况,减少产业链“蓝水足迹”(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表和地下水资源总量);借助世界银行/GEF项目,在牧场建设污水处理站,减少产业链“灰水足迹”(消纳污染物负荷所需要的淡水水量);定时监控牧场和加工厂周边流域水质,降低区域相关水风险;在加工厂和牧场改进(或新建)中水回用设备,提高中水回用效率,改善企业水平衡……
2015年3月12日,光明集团、光明乳业与WWF、上海市食品学会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四方就“水管理创新”项目进行探索,并力争形成我国乳业的水足迹行业标准。签约仪式上,WWF全球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说,“水不是从水龙头中流淌出的取之不尽的资源,它的使用也不仅仅限于人类,还包括森林和大自然界,双方的合作必将造福于后代。”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WWF 已经帮助光明乳业完成了乳业产业链水足迹核算、水风险评估和水平衡测试。未来,光明乳业目标将产业链水足迹整体降低20%,其中原料供应水足迹削减23.3%(714.4L水/kg 牛奶),加工制造水足迹削减 10%(102L水/kg 牛奶),这一目标在未来的实现将对整个行业改进水管理方法有重要示范作用。杨爱辉表示,此次合作的目标是制定乳业水足迹管理的分级标准,并建立一个全产业链的水足迹模型,逐渐推广到行业以及其他行业。
近年来,光明乳业深化海外战略,加快了国际化进程。加强水足迹管理,让光明乳业找到了一个国际视角下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也使品牌美誉度得到了提升。
西夏墅 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引发行业集群效应
方兴未艾的工业园区近二十年来已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其对所在流域生态环境产生的威胁也越来越受关注,工业园区面临着水资源集约化利用、水污染防治、精细化水管理等诸多的挑战和风险。2010年,中华环保联合会对我国九个省市区的18个工业园区进行的调查表明,18个工业园区全部涉及水污染问题。
WWF与常州高新区西夏墅纺织印染工业园共同实施的水管理创新首个工业园区示范点项目,为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工业园区的提标改造和绿色转型提供了借鉴。
工业园区是太湖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一方面,它们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引发水资源危机的诱因之一。常州高新区西夏墅纺织印染工业园位于太湖流域,是长江三角洲的一部分。该园区内有300余家企业,均为生产型企业,其中纺织印染企业就有23家,是一个典型的中小企业集聚型工业园,水资源压力较大。
2015年4月,WWF与常州新北区西夏墅镇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联合推进“园区水管理创新示范”的共同声明》,从而形成工业企业水资源消耗者、管理者和社区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流域良治。根据声明,WWF将与园区一起,优化和改进供水、耗水、节水、排水等系列水管理创新行动,共同开创“企业-园区-流域”三个层面的水管理工作。
企业层面,着力改善每家企业的水资源管理。在园区内选择示范企业采用 AWS 国际可持续水管理标准,通过水平衡测试分析每个环节用排水过程的信息并提出改进方案,同时帮助企业加强供应链可持续管理,鼓励企业关注周边的水生态环境。
园区层面,提升园区整体水资源管理水平。 WWF成立了太湖流域创新治理促进网络工业园区专家组,与工业园区的各利益相关方协作,形成共同应对园区水风险的平台,与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合作,为整个园区量身定制了《工业园区水管理创新实践指南》,以增加水资源循环利用量,改善污水处理水平,并将提升能源效率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纳入综合治理方案。同时,构建园区水管理信息系统,评估园区面临的水风险,加强重点企业的监管,将金融机构等引入园区的升级和运行中。
流域层面,努力开启小流域协同行动。与流域及子流域的利益相关方合作,共同解决太湖流域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开发反映流域健康状况,包括环境、社会、生态及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多学科指标体系,致力于长期的流域水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识别园区对周围水域的生态环境影响,降低园区的生态风险。
园区管理方负责人西夏墅镇镇长姜浩表示,项目调动了企业改进水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工业园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污染物排放,缓解了工业园区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为周边区域百姓和子孙后代造福。更让姜浩感到贴心的是,WWF为他们积极争取绿色金融支持项目。
在水管理创新项目中,WWF注重探索PPP模式对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流域治理的作用,致力推动多方共同推进绿色金融支持示范项目。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作,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各种合作关系。
2016年2月, WWF与瑞信银行为帮助园区解决资金问题提出了绿色金融方案,与园区就如何将水资源创新改造模式与绿色金融支持结合,具体支持的内涵和方向,如何在流域层次推动示范等内容,形成了意向性框架协定。
任文伟认为,园区层面的水管理创新行动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的力量毕竟有限,整个园区的水管理创新集体行动更具集群效应,无论其产生的经济效应还是环境效应,或者是对周边流域水环境的优化作用,会更加明显。而且,太湖流域的水管理创新的案例,能为他们以后在长江中游重点子流域(洞庭湖)及长江上游流域(赤水河)的项目实施,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中泾村 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农业发展,破解农业面源污染难题的尝试
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由于施肥用药,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农药等污染物质通过地表渗漏到水体里,造成水环境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是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农业面源污染点多面广,涉及广袤乡土的千家万户,加之农村发展愿望迫切、环保意识相对薄弱,农业社区水管理历来是块难啃却又绕不过去的“硬骨头”。如何让水管理创新模式这个工具乐为乡村农民所接受,成了WWF一直思考的课题。杨爱辉说,他们一直想找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村子,来为流域水管理创新模式在乡村落地生根找到一个抓手。
经介绍,当时正负责江南(苏南)农村发展新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的杨爱辉来到了常熟市虞山镇中泾村。中泾村经中泾塘连接虞河,上下连通长江与太湖,具有苏南农村水网发达、村办企业多、污染曾经较为严重等共性。杨爱辉推广介绍了水管理创新模式,市镇村三级的干部都很感兴趣。最让杨爱辉印象深刻的,是中泾村党委书记范益民的一句话。范益民说,保护生态,就是想让村子变回他们小时候的模样,夏天有萤火虫打着灯笼满地飞,可以放心在河里洗澡、洗菜……
中泾村是靠种地吃饭的农业村,却舍得拿出100亩田来休耕,舍得以每年每亩3000多元的成本搞土壤修复,舍得放弃出租鱼塘收入改造成湿地……范益民坦言,过去农村着力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现在要走生态优先道路,找准战略,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前期的沟通让双方都觉得相见恨晚。2015年开始,中泾村正式与WWF开始项目合作。中泾村前期在加大硬件,基础建设做了不少,可如果“软件”不跟上,可持续发展就难以维系。WWF成立了专家组,开展了专业培训、社区教育,先进生态治理理念和技术让村里人耳目一新。针对农村社区结构已发生变化,围绕社区重塑,WWF项目组开展了先期调研,在此基础上,帮助村里调整完善了生态规划,推出“土地生态利用评价”规划设想,实施湿地生态景观建设,将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相结合,减少人为干预,力求恢复江南水乡的文化和乡土特色。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施生态拦截。中泾村从2014年开始,采取一系列的实现生态拦截、减少污染扩散的措施,如,把效益不好的鱼塘改造为湿地、推广稻田面源污染控制技术、设立专用生态湿地、生态沟渠,建设村落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等。在此基础上,WWF有效地引导村里进行系统规划,扩大规模,持续改善环境基底品质。在金星湖等湿地科学配置“水八仙”等水生经济作物,保留和重塑水乡传统生活方式,既拦截多余的磷氮成分、改善水体环境,又增加了农户收入。探索稻鳝共作自组织农业模式,帮助村里升级稻田生态系统,计划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3000亩的推广面积。在保证乡村湿地面积和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在虞山镇(中泾)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园里继续探索和优化农业集成技术,用高经济价值的种源农业提升单位面积产值。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杨爱辉觉得从村民们朴素的原创性的智慧中学到很多。他说:“发展与环境保护其实是一个共同体,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不能割裂开来。在农村开展生态保护,尤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项目建设要接地气,才能具有推广性。”
范益民说,依托WWF这个平台,我们得以接触到很多高层次的农业人才,许多以前看来起觉得非常“高大上”的项目,也纷纷来到了中泾村。
2016年8月,中泾村成“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范益民的“萤火虫梦”也依稀可见光亮了。萤火虫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极高,适合生存在水源干净、湿润阴凉的地方,是一种民间认可的环境指示生物。WWF支持中泾村和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在村里实施萤火虫复育项目,准备以中泾村为核心,用五年时间建立萤火虫保护区。届时,数以万计的萤火虫将萦绕村庄,让人重拾“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