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自1980 年受中国政府的邀请来华从事大熊猫保护工作开始,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WWF)长江流域的保护工作持续了30 多年。
1998 洪水以后,在WWF 荷兰的支持下全面启动了覆盖全流域的长江—生命之河项目,时至今日的四期长江项目涉及物种保护、江湖连通、湿地保护与恢复、环境流、流域综合管理、自然资本、企业水管理创新等领域,地域上跨越长江源头、上游、中下游及河口地区。
2012 年7 月,WWF 长江团队成功实现了从源头到河口的力量整合,让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足迹两大模块并驾齐驱,也标志着WWF 的流域保护工作进入新的阶段。
生物多样性保护,旗舰物种先行
长江流域生物资源得天独厚,白鱀豚、中华鲟、扬子鳄和长江江豚这些都是长江古老的居民。江、湖、海的贯通,使长江流域“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据估算,上个世纪50 年代初,生活在长江流域的白鱀豚还有万头以上的规模。但是仅半个世纪后的2007 年,一段156秒的视频记录下了白鱀豚美丽的身影,却成为了白鱀豚最后的“诀别”。
2013 年,WWF 与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主办了一次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成员包括中科院、复旦大学、长江科学院、同济大学等机构的专家。随后发布的《2013 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中显示,长江中原有175种特有物种,近5 年来,一半以上已经找不到了。而一份来自中国长江水产科学研究院的资料也令人震惊:如今,长江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苗种只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1/30;长江中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鱀豚2006 年宣告功能性灭绝;其他同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中华鲟、白鲟、达氏鲟,近几年都没有发现自然繁殖现象,濒临灭绝;鲥鱼、鯮鱼等珍稀鱼类也难寻踪迹。
江豚是继白鱀豚之后长江流域仅剩的淡水豚类,处于长江水生生态系统生物链的顶端。而这些年见诸媒体报道的,多是以长江干流江豚死亡的新闻为多。2012 年春天,长江大旱,新华社的一幅题为“哭泣的江豚”的照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最新评估报告也将其列为“极度濒危”级别。
白鱀豚的功能性灭绝,江豚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以及更多的水生生物正在消失,这一切都表明长江生态系统正在遭受重创,食物链已严重退化,淡水渔业资源也岌岌可危,长江或将成为一条缺失生命和灵性的河流。
自上世纪90 年代初,中国政府先后建立了石首、洪湖及铜陵三个国家级长江豚类保护区,同时相关地方政府又分别建立了洞庭湖、鄱阳湖、安庆、镇江等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站,初步建立了江豚保护网络。自2002 年以来,WWF 和天鹅洲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及汇丰银行、可口可乐、H&M、Nokia、英国PPA 等各方合作,开展江豚保护工作。并于2011 年率先发起“留住江豚的微笑”湿地使者行动,开启了长江江豚保护社会化元年的序幕。
“WWF 提出了‘旗舰物种保护的概念,” WWF 中国项目执行总监刘晓海说,从上世纪80 年代的熊猫保护,到如今的江豚、中华鲟、雪豹、黑颈鹤等等,这些旗舰物种作为指示种,是生态系统的风向标,它们的存在与持续繁衍代表了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WWF 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由单一物种保护转向由其代表的生态系统保护,“WWF 保护旗舰物种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其代表的生态系统。”即通过保护该物种保护其代表的生态系统,促进生态系统功能发挥,如通过保护长江江豚、黑颈鹤和大熊猫等来保护不同的森林和湿地等生态系统。
保护这些旗舰物种的存续就是保护长江的生物多样性,也保护了四分之一中国人赖以生存的母亲河。
在全球生态治理中,开拓长江视野
WWF 在全球50 多个流域开展湿地与淡水保护及流域综合管理示范工作,拥有许多先进的生态治理的理念。利用其全球网络优势,把国外的成功经验,包括自己在其他国家开展治理的经验带到中国,是WWF 不遗余力的倡导和推动。
大江大湖的治理和修复在国际上是个难题,不仅是技术上的,更是管理和制度上的挑战。长江是WWF 在世界范围内的35 个优先生态区之一。长江的生态安全,不仅对于中国,对于全世界而言都十分关键。“在长江项目中,WWF 在企业水风险管理、流域综合管理政策倡导、生态足迹、水管理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 WWF 长江项目高级总监雷刚介绍,WWF 希望重塑长江作为一条“生命之河”的活力。
流域综合管理—是WWF在全球大力推广的理念。长江流域面积大、涉及人口多、经济开发程度高,这些都决定了只有实施有效的全流域综合管理,才能从根本上保护长江的生态系统。近几年,中国推动流域综合管理的工作取得了非常快的进展,在长江项目中也得到实践。
在WWF 的建议和支持下,2003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启动了“中国流域综合管理”课题组。在陈宜瑜院士的领导下,课题组于2004 年11 月给国务院提交了关于《推动中国流域综合管理,恢复中国生命之河》的政策建议报告,其中许多建议被政府采纳,这个报告为整个中国开展流域综合管理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2005 年4 月,WWF作为发起方之一的首届长江论坛在武汉成功举办,通过了《保护与发展—长江宣言》,流域综合管理被纳入了长江保护与发展的核心之中,实现了流域内各利益相关方高层对话的平台。
“在‘十一五规划制订过程中,流域综合管理作为重点工作领域被列入。”雷刚回顾。
“ 除了流域综合管理政策倡导外, 水管理创新也初步取得成效。”WWF 自1999 年开始,将水管理创新模式引入长江流域,特别是在太湖流域,通过加强企业、社区、政府的多方联动,共同推动水污染防治和流域综合治理。在不同行业中推行“企业水管理先锋”行动,降低企业水足迹和水风险;低碳城市项目,从提高建筑节能入手,开展低碳社区建设,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和智库发布了《2050 上海低碳发展路线图》,发展“低碳领导力培训”和“低碳教育推进项目”。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城市化进程以及气候变化使长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将长江保护放在全球生态治理的框架中,吸收与借鉴其它国际大江大河的经验与教训,前瞻性地开拓长江视野,长江的保护才能取得成效。”雷刚说。
WWF 的组成人员以专业人员和有专业背景的人员为主,“他们具有雄厚的专业知识背景,熟悉生态治理中的具体问题,了解国际生态保护的现状,为WWF 提供了强大的专业支撑。”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双管齐下
1999 年,WWF“携手保护生命之河”—长江项目的第一个示范点选在了湖南西洞庭湖。在保护项目初始阶段,WWF 帮助村民进行网箱养鱼项目,但由于受到周边工厂废水污染导致网箱里鱼儿大量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 多万元。这个方法也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湿地保护和周边社区大多数居民生计之间的矛盾。为了寻找一种双赢、可持续的解决方案,WWF 引入了保护区和社区共管的概念,主旨是使保护区内的农民都可以成为湿地保护的受益者,进而成为维护者,从而实现湿地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和西洞庭湖青山垸类似的,还有西畔山洲,这个村落地处澧水和沅江汇入洞庭湖的入口处,历来都是洪水重灾区。同样作为WWF“携手保护生命之河”—长江项目的示范点,一次合作,西畔山洲垸村落的命运有所改变。
其他,如基于社区的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作为白鱀豚和江豚栖息地的天鹅洲故道群湿地保护等项目;在四川、重庆、湖南、云南等省推广的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示范点项目等,都是长江项目中,WWF 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尝试。
试点项目成功,总结出可行模式,然后陆续向全国推广,从下而上,这是WWF 的方法之一,过程体现出了WWF 对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高度重视及对中国国情的切实考虑。一方面依靠过去所积累的有关经验,另一方面也十分注意结合地方特色,在项目的设计与具体执行中不断创新。
另一个方法是从上而下,倡导和推动出台好的环境政策。这是WWF 身为NGO 的重要角色。如最近备受公众瞩目的“鄱阳湖建坝”争议,WWF 密切关注。
WWF 非常关注水坝建设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并支持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环境流”研究,探讨水位涨落对河流、湿地、鱼类、鸟类栖息地的影响;同时推广《水电可持续性评价规范》,为水坝的理性开发和合理调度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以确保环境流量和生态需水,最大限度地降低水坝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基于此,WWF 坚持在高保护价值区域应该禁止建坝,在非高保护价值区域做出建坝决策之前,需要充分考虑替代方案。认为鄱阳湖、洞庭湖两大主要的通江湖泊,应该采取“无坝”方案。
WWF 认为,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是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政府在顶层设计过程中,需要将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在战略上优先考虑。2016 年初,习主席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向世界展示了绿色发展的决心。这也是WWF项目团队下一步的目标。围绕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技术、理念、方法以及生态补偿机制在长江流域的应用推广,把湿地用途管制与可持续利用相结合。
多方参与,共保长江“一江清水东流”
“长江保护项目是WWF 在中国开展的涉及地域最广、部门最多的项目之一。在实施过程中,WWF 选择了多方参与,共同应对尖锐的长江问题。”雷刚介绍。
正如《地球生命力报告2016》指出,人类日渐成为自然状况恶化的受害者:如不采取行动,地球将越来越不适于我们的现代化、全球化的社会。而面对错综复杂、刻不容缓的问题,任何机构都无法以一己之力独自应对这些巨大而复杂的挑战。因此,WWF 加强与政府、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及公众等合作,共同推动积极的改变。
“许多著名的企业,如汇丰、可口可乐、H&M 等都是WWF 重要的合作伙伴。”雷刚介绍,2002年汇丰银行通过“投资大自然”项目支持WWF在湖北启动了“恢复长江生命之网”项目。2007年开始,可口可乐与WWF 携手共同保护包括长江在内的世界七大淡水河流;2013 年,可口可乐和WWF 将长江列为双方新一轮合作中全球两大重点保护水域之一。2012 年12月,H&M 与WWF 签订全球水资源战略合作协议,H&M 在成为时尚行业水资源领导者的同时,影响和号召其他品牌企业和行业也将水资源管理纳入其生产和经营中。
在“湿地使者行动”“长江湿地保护网络”等子项目中,也都建立了社会化参与的机制,通过科普教育、公众参与,认识长江,提高全社会爱护长江、保护环境的意识。
1980 年至今,WWF 为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了36 年。
为了这条大江及江上的水、路、港、岸、产、城和生物、湿地、环境等多个方面,WWF 作为国际性的社会机构,积极参与统筹谋划,为了生命长江,四方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