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H7N9流感的防控措施

2017-01-16 14:18:28赵兹瞧赵长东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6期
关键词:活禽禽类流感病毒

赵兹瞧赵长东

(1.重庆市大渡口区八桥镇人民政府,重庆 400084;2.重庆市大渡口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重庆 400084)

家禽H7N9流感的防控措施

赵兹瞧1赵长东2

(1.重庆市大渡口区八桥镇人民政府,重庆 400084;2.重庆市大渡口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重庆 400084)

2017年初,H7N9流感在我国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山东等10余省份相继发生,引起人民群众的高度恐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名兽医工作者,笔者仔细查阅了大量与H7N9流感相关的专业资料和新闻报道,从而得出一个结论,H7N9流感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H7N9可防可控,我们要正确认识H7N9,不要谈禽色变,更不能信谣传谣。

1 概述

禽流感全称叫禽类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俗称鸡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根据致病力的不同,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因传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2 禽流感病毒与流感病毒的关系

我们通常所说的流感,是由甲(A)、乙(B)、丙(C)三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特别是甲型可引起人类流感大流行,丙型仅引起散在病例。禽流感为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甲型流感病毒具有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两种表面抗原,H和N又可进一步细分,H可分为H1~H15,N可分为N1~N9。不同的血凝素和不同的神经氨酸酶会组成一个个具有不同抗原性和致病性的流感病毒,专业术语称之为流感病毒亚型。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有145个,其中能引起人类流感的主要为H1~H3型,且H1N1、H2N2、H3N2曾在人间造成流感大流行。其他多数亚型的自然宿主为禽类、猪、马等多种动物,特别是水禽类,而且所有的H1~H15、N1~N9亚型抗原都可以从动物中分离到。

3 H7N9亚型流感病毒

H7N9亚型流感病毒是众多流感病毒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人感染H7N9流感是由H7N9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于2013年3月底在中国上海和安徽两地首先发现,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H7N9流感病毒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min或煮沸(100℃)2min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2013年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科研团队研究表明,H7N9病毒对禽类无致病力,但该病毒侵入人体发生突变后,对哺乳动物的致病力与水平传播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从而揭示了H7N9病毒存在较大人间大流行的风险。

4 临床症状

禽类感染禽流感病毒后有两个结果,一个是不出现临床症状,即感染不发病。现在我们经常提到的H7N9流感,对禽类来说,就是这个情况,禽类确实已被H7N9病毒感染,但禽类自身不发病,不表现临床症状,所以从外表是无法判断家禽是否感染和带毒的,必须经过实验室的检测才能确定禽类是否带病带毒。二就是出现临床症状,即发病。具体来说发病也有两种形式:低致病性禽流感仅引起轻微的症状,有时仅表现为羽毛皱、乱和产蛋量下降。高致病性禽流感禽类可突然死亡,且死亡率高,饲料和饮水消耗量及产蛋量急剧下降。病鸡极度沉郁,头部和脸部水肿,伴鸡冠发绀、脚鳞出血、神经紊乱。鸭、鹅等水禽有明显的神经和腹泻症状,可出现角膜炎症,甚至失明。养殖场一旦发现家禽出现上述症状,即可怀疑为高致病性禽流感。

5 诊断

要确诊禽类是否感染和携带H7N9流感病毒,必须进行实验室的检测,而要进行检测,就必须进行采样送检。下面,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活禽样品采集知识。如果要检测家禽是否感染H7N9流感病毒,采集活禽样品时,可使用泄殖腔拭子和气管拭子取样。采集死禽样品时,应采集气管、脾、肺、肝、肾和脑等组织器官。对小珍禽,应采集新鲜粪便。实验室检验包括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检验。病原学检验包括病原分离、基因鉴定和毒力测定。血清学诊断主要包括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不适用于水禽)、血凝抑制试验(H1)等。

6 活禽交易市场的风险

据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熊仲良副主任的多年经验分析:(1)活禽交易市场中的家禽来源非常广,各种防疫条件下饲养的家禽均有可能集中在市场中,因此,各种风险均有可能集中到市场中。(2)市场中各摊位的家禽往往上一批次未售光,而下一批次的家禽又补上,造成各批次家禽连续混养,如果某一批次中个别家禽带毒,则病毒在该摊位中连续传播,长期存在,并可能传播给其他相邻摊位,乃至整个市场。(3)试验证明,病毒在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如果环境温度低,清洗不彻底,则环境和禽中的病毒相互传染(污染),加上目前大部分H7N9病毒对家禽是低致病性的,如果不主动监测,很难发现家禽带毒,因此,导致病毒在市场中可能长期存在。

综上所述,活禽交易市场是H7N9病原污染最严重的场所,且存在病原内循环和向养殖环节扩散的风险。所以也是最需要关注和防控的重点。

7 预防措施

虽然就我国人口重量来说,人感染H7N9流感的概率非常小,但是感染后的死亡率偏高,所以禽类从业人员必须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在进行接触禽类的工作活动过程中,应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和手套,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与禽类的直接接触。

(2)清洁禽舍时,要严格执行清洁和消毒程序;清洁完毕后,要及时彻底的洗手和消毒;当身体接触禽类污物时,也要彻底的清洗。

(3)当发现病死禽时,应及时焚毁,并通知当地动物检疫部门处理。

(4)当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并尽快到发热门诊就医,并告之医生自身职业和发病前七天的活动。

(5)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

(6)如果生产出来人预防H7N9流感的疫苗,笔者建议从业人员都必须强制注射H7N9疫苗。

8 HN对我国家禽业的重大影响和危害

总的来说,发生人感染H7N9流感疫情发生以来,虽然尚未查明其传播途径,也未在养殖环节和禽类产品中检出H7N9病毒阳性,但是由此造成的消费恐慌,已促使禽类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对全国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对我国家禽业健康发展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无法估量。当前行情下,许多鸡场建设项目纷纷取消投资计划,大多养殖场户空栏观望,很多小型养殖户弃栏转产、外出打工。调查中多数养殖场户因出栏亏损导致资金周转难以为继,对以后的养殖前景和补栏信心严重不足。具体来说,主要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种禽场苦不堪言。种禽场主要靠生产禽苗进行销售,在现在这种形式下,养殖户对禽类养殖前景和补栏信心严重不足,导致禽苗价格下降,还基本没有销售市场,种禽场怎么能够不亏本?一时的亏本也还可以接收,但人感染H7N9的持续发生,对禽类养殖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短时间内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光明的前景,种禽场的情况堪忧。二是肉禽养殖损失惨重。市场肉禽销售价格大幅下降,但广大人民群众已被H7N9吓坏了,大多数人都表示不敢去买禽肉食用,万一感染上禽流感怎么办?所以价格再低都不好卖,市场无法销售出去,但肉禽饲养场户养殖的禽类达到一定重量后就必须要出栏,每多喂一天就要多消耗一天的饲料,没办法,出栏一只肉禽亏损3~5元。这样下去,谁还会饲养家禽?谁还敢加入家禽饲养的行业?三是蛋鸡养殖户举步维艰。以重庆市为例,未发生H7N9前,鸡蛋的收购购价格在7元/kg左右,受人感染H7N9流感疫情影响,鸡蛋的收购价从7元/kg,一路下滑到4元/kg,销量还无法保证,每只蛋鸡亏损30元左右。有些规模蛋鸡养殖场还背负银行贷款,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9 对今后一个时期家禽产销形势的分析判断

(1)规模较小的养殖户因当期出栏亏损将空栏观望,甚至大量退出养殖行业,养殖大户和规模养殖场也因资金周转困难而适当压缩饲养规模。预计第二季末至第三季度,我市家禽存、出栏量将大幅下降,对全年家禽生产有重要影响。

(2)禽类产品恢复正常消费需待时日,短期内养殖信心难以恢复,肉禽养殖量整体下降,三个月后肉禽类产品供应可能出现断档。

(3)肉种禽企业的长期大量亏损将造成自身资金周转难以为继,后续补栏严重不足,以致造成2017年下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肉禽种苗价格居高不下。

10 防控H7N9流感的建议

(1)正面宣传,科学认识H7N9流感疫情,积极引导禽类产品消费。H7N9流感病毒尚未在养殖场检出,也未在正规销售渠道的禽肉产品中检出,食用禽肉和禽蛋等熟制品是安全的。媒体报道相应事件应客观公正和全面,不应只顾吸引眼球而断章取义、不顾其对相关行业带来的负面效应。要积极协调新闻宣传等部门,采取措施防止媒体过度炒作,防止再度出现“谈禽色变”,避免引发恐慌,殃及家禽业发展。在报道中,应规范使用H7N9流感或H7N9疫情等简称,加大对禽类产品理性消费的宣传力度,尽快恢复大众对禽类产品的消费信心。

(2)尽快出台稳定养禽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虽然H7N9流感疫情并未在家禽养殖环节发生,也未造成实际的死亡损害,但是由此引起的消费恐慌,致使禽类产品消费量锐减,造成禽类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对全市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建议:一方面抓紧落实国家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制定我市的扶持政策。如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种禽场、蛋鸡场,肉鸡场等现阶段因出栏而造成重大亏损的规模化禽类养殖场等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帮助其渡过难关。

(3)规范活禽市场的经营行为。“活禽现宰现卖”在其后的较长时间内还有消费习惯和需求的存在空间,强行关闭是短期内的应急措施,但不能因噎废食,应当加大对其管理力度,加强对进出市场动物的检疫监督力度,严格执行隔离宰杀和1110制度,即每日一清洗,每日一消毒,每月一休市,过夜零存。

(4)提高禽类养殖场的进入门槛。调整禽类养殖区域的布局,加强其生物安全设施的建设,加大对禽类重点养殖场的监管力度,同时增加对其用地、资金等各方面政策的支持力度,使其生产过程尽快纳入畜产品安全监测可追溯系统,在以后的如此突发事件中避免或减少对其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5)要结合春秋季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行动和日常防疫工作,加强种禽场及其他家禽养殖场的临床巡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配合卫生计生、食药、工商等部门做好活禽批发市场及其他活禽市场、经营性活禽宰杀场所的临床巡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对出现人感染H7N9病例或检出家禽H7N9病原学阳性样品的,活禽、禽蛋、禽肉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出现大量抛售活禽的,以及免疫鸡新城疫和H5亚型禽流感疫苗后,出现家禽不明原因大批死亡的,要重点开展应急流行病学调查和紧急监测。

总的说来,如果我们只谈H7N9流感病毒对禽类的危害,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危害,因为它对家禽来说是不具有致病性,或者说,只能隐性感染,并不表现临床症状。但是如果通过家禽感染人后,在人间流行或暴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会给禽类养殖行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我们一定不能忽视H7N9的防控工作,即要正确认识,也要理性对待。

猜你喜欢
活禽禽类流感病毒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家禽科学(2020年2期)2020-04-14 04:57:59
抗甲型流感病毒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
冬季禽类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MARKETS MOST FOWL
MARKETS MOST FOWL
汉语世界(2017年3期)2017-06-05 15:01:42
禽类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兽医导刊(2017年16期)2017-04-05 11:36:42
高原地区流感病毒培养的条件优化
流感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基于HRP直接标记的流感病毒H1N1电化学免疫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