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梅
(保山市隆阳区畜牧工作站,云南保山 678000)
猪喘气病的防治措施探讨
张学梅
(保山市隆阳区畜牧工作站,云南保山 678000)
生猪生产实践中,猪喘气病发病率高,目前遍及世界各地。猪群有发病病例出现,彻底根除难度大。而且,受污染的病猪,长势迟缓,成为僵猪的主要诱因,降低饲料报酬率,延长育肥期,而给生猪养殖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文章本着科学防病的原则,就防治此病,本着“防重于治”的原则,就猪喘气病的防治措施探讨,以供参考和借鉴。
猪喘气病 流行 防治
猪喘气病,又称气喘病,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而诱发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此病致病菌形态多样,有球形、杆状、环状等等。外界抵抗力不强,普通消毒药剂短时间内可将其杀死。这些年,随养猪产业的迅猛发展,生猪频繁调运,此病传播面积渐广,给生猪养殖产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
自然感染情况下,猪为易感且仅发群体。不同日龄阶段的生猪,不论性别、品系等,都有强易感性。而其中,以哺乳仔猪的易感性最大。其次,为妊娠母猪、哺乳期母猪 。而成年猪只感染,多数为隐性经过。调查中证实,致病菌多数经喷嚏、咳嗽而排出,借助飞沫、空气等,诱发呼吸道感染。母猪与仔猪、不同生猪之间,都可发生水平感染。目前,尚未发现有精液传播、胎盘感染等情况。就流行季节,此病四季皆发。生猪生产养殖期间,潜在的诸多不利应激,诸如:寒冷应激、阴冷潮湿、气候多变等,都将加重此病的易感率。此外,通风不良、长途跋涉、喂料营养匮乏等,同样为诱发此病的关键。
潜伏期一般为11~16d,最短3~5d,最长可达1个月以上。根据病的经过可分急性、慢性和隐性3个类型。
急性型:此型少见,多发生在仔猪、怀孕期和哺乳母猪,发病突然,头下垂,喜单独躲在一边,呼吸加快,每分钟可达60~120次以上。口鼻流沫,发出哮喘声,呈犬坐姿势与腹式呼吸,一般咳嗽次数少而低沉,偶尔发生痉挛性咳嗽,死亡率高,病程为7~10d。
慢性型:可以由急性转为,也有开始发病就为慢性经过。病猪每当清晨、晚间运动及进食时,发生咳嗽,初为单咳,严重的呈现痉挛性咳嗽,咳嗽时头下垂,伸颈拱背,直到咳出分泌物为止,病程稍长就出现喘气,呈腹式呼吸,呼吸时特别出力。喘气剧烈时食欲不正常,病程可拖2~3个月,甚至有半年以上,死亡率不高,但生长停滞。
隐性型:不表现任何症状,偶见个别猪咳嗽,生长发育正常,剖检时有肺炎病灶。此型在老疫区的病猪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常作为平行和垂直传播的隐性传染源,是影响疫苗防疫效果的主要因素。
本病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主要见于呼吸器官及其淋巴结,呈水肿或气肿,严重的在心叶、尖叶、中间叶下垂部和膈叶前下缘呈熟肉样病变。初期病变有绿豆样大小的黄色结节,病变区与正常肺组织界限明显,并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显著肿大,呈灰白色,髓样肿胀,切面稍外翻。如继发细菌感染,可引起肺和胸膜的纤维性、化脓性和坏死性病变。
临床症状、剖检病理、流行病学等等,皆可作为此病诊断依据。临床确诊,应注意与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猪肺丝虫病等相鉴别。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不同日龄阶段均有易感。其中,生猪3月龄易感性最大。临床典型症状:伴发呼吸道症状,主要病变集中在肺部、胸膜处。实验室取肺部病变组织,鼻腔或支气管分泌物,经革兰氏染色镜检,明显可见有带荚膜的小球杆菌,可作确诊依据。
猪肺疫,多数为地方性流行,常发气候骤变季节。临诊典型症状:食欲不振,体温骤升,咽喉肿痛,病程在2-3天。典型病变纤维素肺炎,切面有大理石样。取病变心肺等组织抹片,经实验室镜检,可见两极浓染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可作此病诊断依据。
猪肺丝虫病,此病可导致生猪咳嗽,典型病变:支气管炎症。而且,炎症更多局限在膈叶后期,病变组织剖切,明显可见有肺丝虫。检查排泄粪便,有大量肺丝虫幼虫寄生。
6.1 坚持自繁自养,严格猪场引种。猪群中此病感染较为普遍,而且多数为隐性感染,潜在的危害极大。引进后,隔离观察,严格检疫,确定无病后,方可混入大群饲喂,避免引进带菌猪。
6.2 搞好免疫接种。接种支原体疫苗防疫,大大降低此病易感率。通常情况下,后备母猪和种猪,每年8-10月份,接种防疫1次。仔猪2次免疫,7-10日龄、60-80日龄,分别接种1次。
6.3 加强饲养管理,控制舍内养殖温湿度,加强舍内通风质量,根据需要调整养殖密度,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此病老疫区,注意饲养环境消毒,用广谱消毒药剂,消毒地面、墙壁、空气、猪舍等,每间隔2周消毒1次。坚持“全进全出”的养殖制度,每批猪只出栏后,应严格清扫、冲洗、消毒,之后空置1周,方可引进下批猪只。
6.4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猪喘气病的治疗,往往仅能改善症状,而根治效果不佳。由此,此病流行前3-4周,提早饲料中喂服药物,能很好控制此病,对预控继发感染的效果同样不错。比如:用支原净,每1000kg饲料加100-150g,配兑金霉素,每1000kg饲料加400g,或配兑土霉素,每1000kg饲料加600g,或配兑强力霉素,每1000kg饲料加150g,连续用2-3周,间隔1周,重复给药,再用1次防病效果不错。此病治疗期间,注意由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等混合感染,适量添加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等药物,对降低并发症感染概率更好些。
[1] 中国动物疫病志,科学出版社,1993.1
[2] 云南省麻栗坡县畜禽疫病志,1990.3
[3] 生猪防疫与疾病防治技术手册,中国畜牧兽医出版社,2009.6
[4] 猪病防控与猪病防治鉴别诊疗新技术规范及疑难问题解答,中国农业科技文化出版社,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