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玉芝
(府谷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府谷 719499)
规模养猪场疫病防控应注意的事项
智玉芝
(府谷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府谷 719499)
随着养殖业环保政策的陆续出台,养殖业是越来越不好搞了,特别是养鸡,养猪业几乎到了水深火热的地步,小规模的已经倒闭了不少。但是,我们从这里也应该看到商机,因为肉,奶,蛋,皮毛等畜产品已经逐渐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对它们的需求数量会越来越多,对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大批小规模场子的倒闭势必会导致畜禽产品局部供不应求的场面发生,所以规模化养殖场凭着高效高质成本低的优势是有很好的前景的。当然,在这低谷时期我们必须抓好日常生产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最关键的是一定要做好疫病的防控工作,确保养殖场的利益不受意外损失,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首先,在建猪场的时候我们在各方面就要有整体的规划,比如在猪场场址的选择上应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无污染排废,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方。远离铁路,大公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离开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周围应筑有围墙或防疫沟,最好建立绿化带。养猪场要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严格分开,饲料仓库,种猪舍应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处。按照防疫规范要建更衣消毒室,兽医室,隔离室,病死畜无害化处理室等。场内道路布局要合理,净道和污道必须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感染。如果条件允许应将种猪舍,产房,培育舍分开来建,育肥猪舍更远点,最好是多点建场。猪场大门口,生产区入口处要设置宽同大门长为机动车车轮一周半的水泥结构消毒池,绝不允许外来人员车辆进入猪场,如有特殊必须经过严格消毒方可进入。场内应有深水井或自建水塔供全场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猪场要有专门的粪污处理场所,粪污处理设施,要符合环保要求,防止污染环境。种猪进场要进行隔离观察,出场猪要经过用围栏组成的通道赶进装猪台,装猪台要设在生产区围墙的外面,以便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带入。同时,猪场要有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每个岗位的职责,场长要负责组织拟定本场兽医防疫卫生计划,规划和各部门的防疫卫生岗位责任制,按照规定及时淘汰病猪,疑似传染病猪和无饲养价值的猪,组织和实施传染病和寄生虫的防治和扑灭工作,并对场内职工及其家属进行猪场兽医防疫卫生规程宣传教育,同时监督场内各部门和职工执行规程。猪场应根据猪群的规模配备适量的兽医专业技可=人员,负责拟定全场的防疫,消毒,检疫,驱虫工作计划,并参与组织实施,配合畜牧技术人员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生产性能及生理健康的监测,定期检查饮水卫生及饲料加工储运是否符合卫生防疫要求,定期检查猪舍,用具,隔离舍和猪场环境卫生及消毒情况,负责防疫,病猪诊治,淘汰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建立好疫苗领用,保管,免疫注射,消毒,检疫,抗体监测,疾病治疗,淘汰等各种业务档案。规模养猪场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必须引进种猪时,在引种前必须调查产地是否为非疫区,并有产地检疫证明,引入后隔离饲养30天,在此期间进行观察,确认健康方可进入生产区,并及时注射疫苗。猪场严禁饲养禽类,犬,猫及其他动物,猪场食堂不准外购猪及其产品,职工家中也不得养猪。严禁外来人员到猪场参观,必要时需经场长许可,需经更换场区工作服,工作鞋或洗澡并遵守防疫制度,场内不准带入可能染疫的畜产品或其他物品,场内兽医人员不准对外诊疗猪只及其他动物的疾病,猪场配种人员不准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猪场每个消毒池要经常更换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洗手穿工作服和胶靴,带工作帽,或淋浴后更换衣鞋,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严禁相互串猪舍。猪场要喂全价配合饲料,禁止饲喂不清洁,发霉或变质的饲料,不得喂未经无害处理的泔水以及其他畜禽副产品。每天坚持打扫猪舍卫生,保持饲槽,水槽,用具干净,地面清洁,舍内可用过氧乙酸或次氯酸钠或其他消毒药消毒,每月2-3次,猪只转群时空猪舍要进行彻底消毒。猪场道路和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因地制宜选用高效,低毒,光谱的消毒药品定期消毒。每批猪只调出后,猪舍要严格进行清扫,高压冲洗和消毒,并空圈五至七天,规模化猪场要争取做到全进全出。产房要严格消毒,临产母猪进入产房前要进行体表清洗和消毒,母猪用高锰酸钾溶液对外阴部和乳房擦洗消毒,仔猪断脐带要严格消毒。要定期驱除猪的体内,体外寄生虫,搞好灭鼠,灭蚊蝇和吸血昆虫工作。饲养人员要认真执行饲养管理制度,细致观察饲料有无变质,猪采食和健康状态,排粪有无异常,发现不正常现象及时请兽医检查。最关键的是要根据当地疫病发生的情况做好合理的免疫计划和适宜的免疫程序并付诸实施。
总之,养殖是很辛苦的事情,也是高风险的,需要面面俱到认真对待做好每一个环节,稍有疏忽就会降低经济效益,特别是疫病防控这一块更是来不得一点马虎,一旦出现问题将有可能导致全军覆没血本无归的结果。希望广大养殖户能认真对待这个问题,杜绝疫病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