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2017年 第58卷(1~12期)

2017-01-16 22:14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2017年 第58卷(1~12期)

总目次

■专题论述

浙江省“三品”产业结构分析及对策探讨

李 政,等1(1)

循环农业内涵及典型模式研究进展

章甜甜,等1(3)

国家农业公园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王昆欣,等2(193)

对浙江省农业团体标准发展的思考

孙彩霞,等5(733)

“互联网+”视角下的现代农业发展与趋势

徐嘉泓,等6(913)

浙江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实践与思考

阮晓亮,等7(1097)

高光谱成像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概述

桂江生,等7(1101)

2013—2016年浙江省水稻栽培技术示范推广主要成效

王岳钧,等7(1106)

浙江省产业系统适应性时空格局特征分析

张秀武,等7(1109)

降低浙江农田化肥施肥强度对策分析

陆若辉,等8(1293)

2013—2016年浙江省水稻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的经验与

建议

车 欣,等8(1296)

基于农业资源禀赋的浙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

研究

胡 豹,等8(1302)

杭州农村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探讨

张公望10(1685)

浙江省2015年缓控释肥料使用情况及发展建议

朱伟锋,等11(1873)

浙江省县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修编的几点思考

吴祥福,等11(1876)

浙江省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现状分析

孔海民,等12(2135)

■粮食作物

浅析宁波市水稻主栽品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王明湖,等1(11)

衢州市2015年旱粮生产态势分析

石子建,等1(14)

5个早籼糯稻突变体品质性状分析

宋幼良1(17)

不同玉米品种在楚雄州的产量及性状表现

薛国峰,等1(19)

30个含有地方种质的青贮玉米组合筛选试验

朱正梅,等1(22)

不同播种期对金玉甜1号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潘彬荣,等1(24)

垄作模式对玉米金玉甜1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吴勤俭,等2(229)

6个大麦品种麦苗产量与营养成分比较

应泉盛,等2(233)

减氮处理对苏北稻茬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王静静,等2(235)

不同冬绿肥对水稻田土壤有机质及酸碱度的影响

杨文叶,等2(239)

临安小甘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陈思思,等2(241)

小麦扬麦24施用缓释肥的效果

方文英,等2(244)

不同播期、播量对济麦22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周 伟,等2(246)

栽培方式对3个早籼稻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房玉伟,等3(369)

温州地区甜玉米周年生产品种优化配置栽培研究

潘彬荣,等3(371)

不同种类尿素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韩科峰,等3(375)

5个单季杂交晚稻品种不同播期试验

黄惠芳,等3(377)

衢州市种植大户水稻施肥现状及减量施氮可行性分析

石子建,等3(380)

赣北地区冬闲田5个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陈国徽,等3(384)

两系杂交籼稻盐两优2208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统计分析

施 伟,等4(557)

播种量对水稻机插秧漂浮育秧技术的影响

纪 力,等4(560)

施氮量对美玉7号玉米鲜穗产量、施肥效益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马 良,等4(562)

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在衢州的种植表现

石子建,等4(565)

鲜食玉米、鲜食大豆间作栽培产量产值分析

包 斐,等4(567)

杭州2016年鲜食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颜韶兵,等4(570)

4个甜玉米品种高山夏季种植农艺性状表现

刘永安,等5(739)

福清市9个甘薯品种比较试验

林亮亮,等5(741)

镉污染对水稻分蘖期植株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

林 肖,等5(743)

不同肥料配比对玉米秸秆生长及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李秋樾,等5(747)

晚粳稻嘉58在余姚作机械育插秧的表现及栽培要点

杨 波,等5(750)

硅钙镁磷钾肥3年定位试验对早稻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叶建海,等5(752)

不同氮源对水稻养分吸收及氮磷渗漏的影响

朱伟锋,等5(754)

35份小麦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蔡金华,等5(758)

泰州市春季小麦田间生长情况及管理措施

胡中泽,等6(945)

籼粳杂交稻甬优538单季机插播种期试验

韩娟英6(947)

建德市7个水稻救灾品种播期安全性评价

严百元,等6(949)

浙西柯城区稻田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调查

刘国群,等6(951)

种植密度及肥料运筹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薛占奎,等6(953)

紫心甘薯新材料的筛选试验

宋吉轩,等6(956)

单季杂交水稻机械穴直播栽培的产量与效益

吴水女,等7(1114)

诸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地力现状和提升措施的探讨

王 超,等7(1117)

晚粳稻不育系浙08A的选育与应用

张礼霞,等7(1120)

土壤条件与种薯形态对马铃薯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陈国徽,等7(1120)

机插稻连粳7号苗期氮肥对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仇 蕾7(1125)

生石灰对水稻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周江明,等7(1128)

水稻徐稻168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

迟金和,等7(1130)

建德市玉米救灾品种筛选及极限晚播试验

郑志强,等8(1307)

缓控释肥施用方式对水稻甬优538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许 萍,等8(1310)

硅肥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翁 颖,等8(1312)

浅析湖州市水稻生产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沈 杰,等8(1315)

浙江省玉米地方种质的SSR聚类分析

吕学高,等8(1318)

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苏玉30生长的调控效果

冒宇翔,等8(1322)

籼粳杂交稻嘉优中科3号的父母本特性及制种技术

王 哉,等9(1505)

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和聚类分析

王曙光,等9(1507)

早籼稻中早39超高产群体的产量构成分析

林太赟,等9(1510)

单季晚稻甬优15机插产量超10.5 t·hm-2配套栽培技术

金芝辉,等9(1512)

闽西北地区甜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蒋 华9(1514)

单季晚稻浙优18机插育秧技术

陈生良,等9(1517)

秸秆带状覆盖对旱地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宋亚丽,等9(1519)

播种量对牧草墨西哥玉米早期产量的影响及对土壤的除盐效果

瞿云明,等9(1523)

氮肥运筹对中稻武运粳24号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朱德进,等10(1690)

施肥对新垦耕地甘薯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童小虎,等10(1694)

赣北10个粳稻品种播种期试验

刘中来,等10(1696)

义乌市粮食生产种植趋势分析

周维明,等10(1699)

单季稻连续2年施用硅钙磷镁钾肥的效果

胡铁军,等11(1879)

长期施肥条件下余姚市稻田基础地力变化

周 飞,等11(1881)

民勤绿洲畦膜上灌对玉米灌水量及产量的影响

张云亮,等11(1883)

刈割对大麦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功能成分含量的影响

杨晓梦,等11(1886)

甜糯玉米钱江糯3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赵 琳,等11(1889)

云和县化肥配施对水稻中浙优8号产量的影响

叶玲燕,等11(1891)

品种与化肥施用对杂交晚粳的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孔 燕,等11(1894)

小麦金运麦1号在余杭的试种情况

徐攀峰,等11(1896)

施氮方式对小麦扬麦20产量和氮肥损失的影响

朱德进,等11(1898)

播期和移栽密度对水稻甬优1540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金芝辉,等12(2138)

好乐耕有机缓释肥在常规单季晚粳稻上的施用效果

汪东东,等12(2140)

水稻缓释肥对水稻嘉58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施 波,等12(2143)

浙麦冬主产区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

刘玉洋,等12(2146)

玉米苏玉42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谢庆春,等12(2150)

不同缓控释肥在籼粳杂交稻上应用效果

沈建国,等12(2153)

盐碱地马铃薯品比试验

王 芳,等12(2156)

淮安市夏播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贾 波,等12(2159)

小麦嘉麦6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郎淑平,等12(2162)

■经济作物

不同基因型烤烟大田前期抗旱指标分析

王 俊,等1(27)

武义县有机茶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

祝一新1(31)

紫云英不同种植方式对植烟土壤的影响

伍绍龙,等1(33)

大理州新引烤烟品种烟苗素质差异

李世琛,等1(37)

油菜浙油51在余姚的性状表现

韩娟英1(39)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朱 毅,等2(221)

新型水溶肥不同施用方式对雪茄烟生产的影响

陈 勇,等2(224)

籽叶两用茶园蜜蜂授粉的增产效果

李朵姣,等3(386)

间作方式对甜玉米、菜用大豆经济性状及效益的影响

夏国绵,等3(388)

机械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马立锋,等3(391)

云烟97适宜施氮量试验

农世英,等3(396)

6种经济作物生物体养分含量分析

陆若辉,等4(621)

油橄榄集约化栽培技术规程

胡利泉,等4(623)

无定形铝氧化物对雷竹土壤有机质矿化的影响

刘国群4(626)

杭州市茶产业茶叶采摘用工情况调查与分析

师大亮,等4(629)

粉垄耕作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赖洪敏,等5(736)

油菜盐油杂3号耐盐性试验及沿海滩涂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万林生,等6(959)

台刈修剪对定海山芽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邱立军,等6(962)

铝对不同pH茶园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

范利超,等6(964)

促进浙江茶叶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林梦星,等6(968)

生物菌肥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王双千,等6(974)

临安市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特征及其施肥对策

邬奇峰,等7(1132)

钾肥用量对烤烟光合特性和产质量的影响

吴 涛,等7(1136)

浙江省山核桃可持续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张 骏,等7(1140)

油菜淮油2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蒋守华,等7(1143)

甘蓝型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倪正斌,等7(1146)

贵州野生茶树优系适制性分析

黄昌兴,等8(1324)

浙江茶树品种越冬抗寒性的鉴定与评价

黄海涛,等8(1328)

海拔与起垄高度对攀西烟区烤烟生长的影响

官 宇,等8(1330)

白肋烟新品种(系)主要性状评价

戢 飞,等9(1525)

广东连州烟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刘 兰,等9(1529)

施肥方式对溧阳天目湖地区白茶品质的影响

王洁琼,等10(1700)

油菜浙油50穴盘苗移栽栽培技术

张尧锋,等10(1703)

不同油菜品种在玉环生长和产量表现

袁 斌,等10(1706)

追肥时间对烤烟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许东升,等10(1709)

外施三十烷醇对盐碱地薄壳山核桃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沙存龙,等10(171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亚麻芽期耐镉鉴定指标的选取

张加强,等10(1714)

竹-菇套种模式对毛竹林土壤的影响

陆 娜,等10(1717)

红小豆通红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葛 红,等11(2016)

黄麻、亚麻和芥菜种子萌发期的耐镉性比较

张加强,等11(2019)

追肥增施钾肥对烤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史普酉,等12(2164)

不同条件下茭草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研究

周 杨,等12(2169)

■观赏园艺

火烧迹地不同造林模式对浙江楠生长影响的分析

王军新,等1(82)

三亚滨海植物幕墙植物材料选择初探

黄 瑞,等1(85)

基质密度对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

刘洪见,等1(90)

60COγ射线辐射美丽胡枝子的光合诱变效应

王 玮,等1(92)

宁波地区乡土沉水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生境分析

周金波,等1(95)

杭州地区观赏花卉引种驯化与栽培技术体会

周江华2(249)

温州市区公园黑松景观应用初步研究

吴可鹏,等2(252)

道家思想在乡土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朱 杰,等2(255)

杂交兰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

胡 蕾,等2(259)

不同抚育措施下杉木胸径和蓄积变化

张 骏,等2(261)

将园林造景思想融入观光园区景观设计的探讨

李珍珍,等3(399)

云南石林喀斯特全球对比及保护开发建议

刘春林3(403)

贵州鼠尾草组织培养育苗技术

高 燕,等3(407)

412旅游开发背景下的乡村性评价体系构建

章晶晶,等3(412)

不同基质对太平洋系列长春花幼苗质量的影响

韩春叶,等4(700)

空气凤梨叶片解剖结构与抗逆相关性

方敏彦,等4(702)

不同生根剂对美国紫叶紫薇扦插的影响

王 莹,等4(705)

肥料用量对一串红花株长势的影响

刘晓霞,等5(826)

山乌桕对淹水胁迫的生理响应

陈敏旗,等5(829)

17种引种彩叶树种抗寒性的调查

马晓蕊,等5(833)

杭州市萧山区湿地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乔东东,等5(837)

野雉尾金粉蕨微繁殖技术

管 菊,等6(996)

中国传统园林小中见大的空间手法、原理及现代意义

刘路祥,等6(1000)

2个柳树亲本耐盐性比较试验

李 敏,等7(1220)

深根植物对浙江省级天然气管道3PE防腐层的影响

季寿宏,等7(1223)

无患子开花进程、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张加正,等7(1227)

从眼前有景到眼前有画

褚丽梦,等7(1231)

切割方式和灭菌时间对野生百合生长的影响

任 欢,等7(1235)

朝鲜婆婆纳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彭安琪,等7(1237)

睡莲5个亚属花、叶、块茎和基因组大小比较

余翠薇,等8(1353)

丽水市高校植物景观特色研究与提升路径

胡 牮,等8(1357)

玉簪大父的组培快繁技术

詹 菁,等8(1362)

以杭州花圃盆景园为例浅析新时期浙派盆景艺术复兴之路

朱 炜,等8(1364)

光皮树含水率与果叶力学参数的相关性

李 兴,等8(1369)

珍稀濒危植物灰木莲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魏国余,等9(1596)

盐胁迫下沼泽小叶桦土壤细菌数量及种类的变化特征

何小丽,等9(1600)

含植物源注干药剂的导入性分析

张 娟,等9(1602)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内乡村景观评价

李 鹏,等9(1606)

从园林古籍看传统庭院植物配置

陈 波,等10(1805)

台州湾不同围垦时间对田菁种群的影响

郑若兰,等10(1811)

不同生物质垃圾堆肥产品对夹竹桃根部细菌群落

结构的影响

何小丽,等10(1818)

集体林区农民有机肥施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周家颖,等10(1821)

从生存到生活的艺术探讨传统山水园林对构建海绵城市的中国意义

孙文静,等10(1825)

多肉植物吸财树组培快繁技术

管 菊,等10(1829)

红山公园使用状况评价

陈静静,等10(1832)

新型生态浮岛对改善水质的效果

王金旺,等10(1837)

DCPTA浸种对紫羊茅幼苗生长的影响

柴薇薇,等11(1922)

水生植物的沼液水培及净水作用

向天勇,等11(1926)

桐乡石门镇桂花生态园旅游品质提升改造的成效

陈 贵,等11(1929)

主成分分析法在矮牵牛种苗质量评价上的应用

刘洪见,等11(1932)

杭州行道树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肖昆仑,等11(1935)

常色彩叶植物在玉溪园林中的应用调查

赵晓艳,等11(1937)

稻壳基生物炭对千屈菜不同类型底泥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何小丽,等11(1940)

城市屋顶花园的发展历史、功能演变及发展趋势

孙国栋,等11(1944)

青岛杜鹃花可观赏初始日方法初

刘 欢,等11(1948)

上海地区棚架绿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张 婷11(1953)

河南金缕梅科一新纪录属、种

王齐瑞,等12(2205)

氯化钠胁迫对沙打旺幼苗生化指标的影响

卫士美,等12(2206)

氯化钠胁迫对菊芋幼苗生长和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李晓梅,等12(2210)

波斯菊不同部位浸提液对园林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 丹,等12(2212)

供水次数和施肥期对草地早熟禾种子性状的影响

梁丹妮,等12(2215)

高校攀缘绿化植物选择和景观营造

孙 阳,等12(2220)

■药用植物

金线莲的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

潘晓韵,等1(42)

贵州地产半夏丰产提质增效耕种技术措施

王 科,等1(44)

不同育苗措施对茅苍术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姚 珊,等1(49)

降香黄檀引种栽培研究进展

高 媛,等1(52)

葛安锦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王智课,等3(457)

10个芍药油用品种在杭州的结实特性表现

史小华,等3(459)

胶东沙质海岸单叶蔓荆现状及保护对策

王连红,等4(632)

天麻共生蜜环菌液体种培养基的优化

唐兴国,等4(635)

农用真菌抑菌剂对白及种子萌发及小苗生长分化的影响

赵双双,等4(638)

药用野生稻胚拯救后代YF2快繁技术

王 芳,等4(642)

浙贝母种源产地对栽培产量的影响

张晓明,等5(840)

2016年温郁金价格飙升原因分析及2017年市场预测与建议

潘翔翔,等5(842)

西红花球茎药剂处理对贮藏期腐烂病的防治作用

姚国富,等5(845)

秦艽不同加工品中有效成份含量与色度的相关性

王秀芬,等6(976)

贵州地产山银花丰产提质增效耕种技术

蔡 娜,等6(981)

土壤中添加外源酚酸类物质对地黄生长的影响

李 娟,等6(986)

铁皮石斛灰霉病病原学初步研究

王连平,等6(990)

汉中市元胡种植气候区划

魏 玲,等6(993)

江山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吴新明,等7(1178)

不同树种附生铁皮石斛栽培技术及品质探讨

王 晖,等7(1181)

石斛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刘士辉,等7(1183)

LC-MS法测定不同产地蛇足石杉石杉碱甲含量

李关艳,等7(1186)

淳安县林下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

王 晖,等7(1190)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云芝提取物快速掺假识别研究

涂红艳,等7(1192)

铁皮石斛内生菌研究进展

龚 莺,等8(1372)

黄果枸杞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梁晓婕,等8(1376)

三七种苗的物理机械特性试验

田 蕊,等8(1379)

白芨种子萌发形态学观察及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席刚俊,等8(1383)

大棚栽培对浙贝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晓明,等8(1388)

野生地果的光合日进程及其影响因子

王 鑫,等8(1391)

衢州市中药材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石子建,等9(1581)

5个金线莲品种林下栽培性状及品质比较

林 波,等9(1584)

铁皮石斛不同产地的品质比较

方建华,等10(1755)

浙江省铁皮石斛病害的发生及调查

谢昀烨,等10(1757)

去顶摘蕾方法对多花黄精当年根茎生长发芽的影响

刘跃钧,等11(1974)

桐乡杭白菊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吸收利用特性

陈 贵,等11(1976)

三七对不同作物化感的效应

王田涛,等11(1982)

半夏快速繁殖及乙烯利对其增殖影响

李东海,等11(1986)

药用植物内生菌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李 军,等11(1989)

浙产白术的农药使用现状及残留控制建议

沈 颖,等12(2173)

不同栽培生境对三叶青生长及微量元素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汪舍平,等12(2177)

蛇足石杉的研究进展

俞春英,等12(2179)

■果树与蔬菜

不同品种菜用甘薯产量及性状比较试验

陈 剑,等1(56)

基于高效土壤养分测试技术的优化施肥在菠菜上的应用效果

张战胜,等1(59)

韩国优良生菜品种性状比较

王光锋,等1(62)

鸡尾葡萄柚在浙江衢州的引种试验

刘春荣,等1(65)

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效果

孔海民,等1(69)

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试验

周 祥,等1(72)

供氮水平对不同基因型菠菜生物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刘晓霞,等1(74)

施用不同年限有机物设施菜地的土壤重金属形态

杨叶晨,等1(78)

马铃薯兴佳2号在金华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卞晓波,等1(80)

蛋氨酸硒对豇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张慧君,等2(198)

猕猴桃引种表现及树势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张望舒,等2(201)

青花菜台绿3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何道根,等2(205)

衢椒1号在雷州市的冬季露地栽培技术

刘慧琴,等2(207)

水果黄瓜化学诱雄技术

杨国志,等2(209)

鄞州区夏秋季叶菜类品种比较试验

徐佩娟,等2(211)

杭州富阳中亚热带热量条件下九品香莲的栽培管理

滕 莹,等2(214)

中国樱桃不同品种花粉量及花粉萌发特性

刘珠琴,等2(216)

叶绿体转化素对西瓜育苗控高及缓苗的影响

庞法松,等2(218)

设施基质栽培下不同有机肥及用量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郑剑超,等3(415)

白肉枇杷晚花避冻栽培技术探讨

陈俊伟,等3(417)

大田无假植育苗草莓花芽分化特点与定植适期研究

蒋桂华,等3(420)

不同苗龄子苗对草莓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杨肖芳,等3(423)

基施食用菌菌渣在葡萄栽培中的肥效试验

林贤锐,等3(426)

氰胺化钙对设施芹菜产量、品质及土壤改良的影响

王 剑,等3(428)

黄岩主要菜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特征分析

冯先橘,等3(432)

定植期对草莓越心、越丽物候期及产量的影响

杨肖芳,等4(587)

不同负载量对春美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范芳娟,等4(590)

辣椒雄性不育系金椒3A的选育

曹春信,等4(593)

结球甘蓝与菜心正反嫁接比较试验

陶 鹏,等4(595)

新型肥料对小青菜产量和养分的影响

刘晓霞,等4(597)

宁波南部区域杨梅生态环境与抗逆配套栽培技术

冯健君,等4(600)

金喜猕猴桃在台州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张慧琴,等4(602)

复合肥用量对大棚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汪 峰,等4(605)

草莓立架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杨鸯鸯,等4(609)

广西产区香蕉控释配方肥技术效率研究

王 芳,等4(610)

杨梅精准修剪方案的确定及其对生长结果和果实品质的

影响

梁森苗,等4(615)

油桃秋红珠在长兴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沈林章4(619)

耐抽薹萝卜新品种浙萝6号的选育

胡天华,等5(761)

不同品种西兰花对土壤重金属铅镉汞的吸收规律

陈 剑,等5(764)

2个浙菜薯品种在浙南地区秋季种植的表现

何忠林,等5(767)

植物激素对诱导猕猴桃单性结实及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崔丽红,等5(769)

物联网加主要叶菜砂培技术初探

吴 菊,等5(771)

播种期对12个菜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马瑞芳,等5(774)

6个高丛、兔眼蓝莓品种在丽水高地的引种初报

杨 继,等5(777)

播种期对菜用大豆生长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陈纪算,等5(779)

2-氯-6-三氯甲基吡啶在花椰菜上的施用效果

张 锋,等5(782)

茭白浙茭2号、八月茭对重金属铅镉汞的吸收规律

檀国印,等5(784)

德菲特矿物质叶面碳肥对牛心甘蓝生长发育与品质的影响

王海林,等5(787)

穴盘栽培大白菜生长模式及其细胞形态

寿伟松,等5(789)

大蒜浸提液对萝卜种子萌发的影响

李建涛,等5(792)

樱桃砧木吉塞拉7号茎尖快繁技术

王建萍,等6(917)

不同采收期对蜡杨梅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焦 云,等6(920)

宁波地区蓝莓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绿色防控技术

胡君欢,等6(922)

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对花椰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韩科峰,等6(924)

杨梅山地大棚促成栽培试验

邹秀琴6(927)

浙中地区早春设施小西瓜品种比较试验

曹春信,等6(930)

水葫芦有机肥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冯瑞兴,等6(932)

江西紫山药JYW4的筛选及应用

陈晓蓉,等6(937)

黄岩紫莳药组织培养技术

王娇阳,等6(940)

干热和药剂处理对瓠瓜种子CGMMV的抑制效果

韦海忠,等6(942)

瓠瓜浙蒲8号DNA指纹图谱构建及纯度检测

吴新义,等7(1150)

5份国外甜椒种质材料的引进及评价

王 宏,等7(1153)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柑橘园土壤及柑橘品质的影响

刘莉君,等7(1155)

钾肥用量对槟榔芋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邵晓伟,等7(1157)

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王迎儿,等7(1161)

茂谷柑和W.默科特引种表现及品质特性

阳艳华,等7(1166)

高温胁迫下6份瓠瓜材料的耐热性分析

吴晓花,等7(1169)

常山乌桃的生态价值、生存现状与保护对策

胡惠珍,等7(1173)

浙江西兰花产业现状及国产品种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李永平,等7(1175)

丝瓜种质资源引进及特性观察

冯 翠,等8(1332)

双季茭白大棚+地膜双膜覆盖早熟栽培技术

沈子尧,等8(1335)

6个新型辣椒品种的性状分析

王光锋,等8(1337)

红和平等西瓜品种在昌乐春大棚种植比较试验

牛晓伟,等8(1340)

樱桃番茄Imec膜栽培技术引进及应用

赵 娟,等8(1342)

有机基质栽培对夏季小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吴 菊,等8(1346)

云南鲜食葡萄主产区土壤养分状况与施肥现状分析

李 挺,等8(1350)

不同材料生物炭对镉污染土壤修复和青菜镉吸收的影响

周金波,等9(1559)

从历史经典特色产业传承角度看衢州柑橘可持续发展

祝慧喆,等9(1561)

如皋8个鲜食蚕豆品种比较试验

顾春燕,等9(1565)

基于蒸发冷却原理的连栋温室降温关键因素分析

张璐瑶,等9(1567)

台荠1号等荸荠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陈伟强,等9(1571)

浙东地区辣木引种栽培技术初探

吕文君,等9(1574)

花旗马铃薯品种茎尖脱毒与快繁技术

王 芳,等9(1577)

椒江区大棚茄子-水稻水旱轮作栽培及效果

周 洪,等9(1579)

剪枝高度对茄子长季节栽培的影响

陈巧燕,等10(1760)

宁夏温室彩椒品种筛选

刘 馨,等10(1763)

靖江香沙芋试管芋诱导影响因素研究

韩晓勇,等10(1766)

赤霉素对茄子砧木托鲁巴姆发芽的影响

王桂荣,等10(1770)

2种火龙果不同采收成熟度品质性状比较

沈林章,等10(1772)

避雨覆膜等栽培措施对槜李果实品质的影响

张 杰,等10(1776)

蔊菜光合-光响应曲线及模型拟合

文予陌,等10(1779)

南方大棚8份红根甜菜的比较试验

吴云翔,等11(1902)

处理方法对解除瓠瓜种子休眠的影响

王春丽,等11(1904)

红阳猕猴桃与杭州地区部分野生猕猴桃种质的SSR分析

沈国正,等11(1906)

光质对不同紫叶生菜生长及光合色素的影响

陈鹏涛,等11(1910)

沼液水培-水培植物循环制沼技术

向天勇,等11(1913)

7个蓝莓品种在富阳的引种试栽初报

徐 君,等11(1916)

栽培模式对夏茭生长发育、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曹亮亮,等11(1918)

水溶肥在毛毛菜上的应用效果

楼 玲,等12(2184)

丽水莲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现状调查

瞿云明12(2188)

浙江白肉枇杷避雨设施栽培技术

陈俊伟,等12(2190)

不同采收期对椪柑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登亮,等12(2193)

平湖市稻-菇-笋生态循环模式探析

王聪聪12(2197)

桃园套种大豆对桃树生长的影响

章永根,等12(2199)

浙江省名柚资源与产业发展对策

施灵荣,等12(2201)

■蚕桑与特种养殖

桑树APX基因的克隆及在拟南芥的遗传转化研究

刘 岩,等1(155)

北地区稻田小龙虾的养殖技术及效益分析

刘中来,等2(341)

秀丽高原鳅幼鱼pH值的耐受性

王志飞,等2(343)

一种家蚕后部丝腺高纯度线粒体提取方法

陈金娥,等2(347)

PLC控制技术在蚯蚓养殖中的应用

令狐金卿,等2(349)

壅菜-鸭-鱼生态种养人工湿地模式的构建及配套技术

张家宏,等3(479)

莲藕-甲鱼套养的关键技术

朱徐燕,等3(482)

西双版纳野生蜂蜜营养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王 伟,等4(691)

杭州蜂蜜市场的调查与启示

毛小报,等4(695)

水产用阿维菌素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工艺

戴瑜来,等5(858)

云南中蜂蜂箱寄居节肢动物种类及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检测

宋文菲,等5(861)

2014—2016年浙江省大黄鱼养殖病害测报及防治建议

曹飞飞,等6(1043)

浙江省重点水产养殖区水体pH值和浮游植物季相变化

杜 伟,等6(1048)

冬春季气象特性与养殖塘水质变化关系

崔 迪,等6(1051)

德清县新港渔业产业集聚区建设思路与对策

费建琴,等6(1054)

南美白对虾养殖气象指数预报方法

王立超,等7(1254)

大型海藻碳汇能力的种间差异

欧官用,等8(1436)

LAMP技术在水体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尹红果,等8(1440)

不同饲料对棘胸蛙蝌蚪生长发育及变态率的影响

毛剑婷,等9(1610)

茭鸭共育鸭子饲养密度与效益

杨建春,等9(1613)

江苏里下河地区1稻2鸭共作模式生产技术

吴 俊,等9(1616)

纳米二氧化钛对稀有鮈鲫幼体生长的影响

吴声敢,等10(1865)

定海区推进农渔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周子雷11(2046)

浙江省典型淡水养殖区水体质量评价

郑重莺,等12(2268)

■畜牧兽医

一例犬弓首蛔虫和球虫混合感染的病例

付 媛,等1(137)

大豆异黄酮对家兔健康性能的影响试验

肖琛闻,等1(139)

黄芪多糖对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小鼠TLR信号通路MyD88、ERK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刘 灿,等1(143)

云南独龙鸡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测定及相关性分析

文生萍,等1(147)

动物季节性繁殖机制研究进展

赵婉秋,等1(150)

饲用益生素在健康养猪中的应用

吕玉丽,等2(284)

重组猪α干扰素防治仔猪流行性腹泻病试验及临床应用

赵永旭,等2(291)

几个适宜青贮的小麦材料营养价值比较

马燕欣,等2(294)

抗豪猪大肠埃希菌卵黄抗体的制备及抑菌性研究

张保平,等3(484)

免疫分析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赵 芸,等3(489)

台州地区规模猪场主要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徐丽华,等3(493)

杜洛克母猪应用群养单饲生产模式的效果

张晓锋,等3(497)

湖羊羊痘疫苗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分析

吴 婷,等4(709)

八眉猪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

常瑞刚,等4(711)

满膛与净膛冷鲜鸡微生物污染特征分析

廖夏旖,等5(864)

赤峰市畜禽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夏国华,等6(1058)

湖羊哺乳羔羊补饲颗粒料的效果

殷雨洋,等7(1257)

衢州市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对策建议

徐 霄,等7(1260)

新城疫的流行与防控

韩青松,等10(1842)

安徽省界首市狂犬病流行特征及防控策略

王 军,等10(1846)

清粪工艺对规模化沼气工程沼液养分含量的影响

边武英,等11(1993)

干清粪工艺下农村规模化沼气沼液养分分析

刘银秀,等11(1997)

鸭巴氏杆菌病油佐剂灭活苗的研制

刘玉华,等12(2256)

从江香猪与淳安花猪杂交组合的性能测定及分析

李庆海,等12(2259)

不同处理方法对晚稻秸秆青贮饲用价值的影响

马燕欣,等12(2262)

新城疫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的培养及纯化

张玉霞,等12(2265)

■资源与环境

不同配方菌渣堆肥效果比较

周祖法,等1(171)

基于Skyline的水电站三维GIS系统实现

张建柱,等1(174)

稻叶提取液促进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和色素合成

张毅宁1(176)

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邵赛男,等1(180)

云南大理牛街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

窦晓乐,等1(183)

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的老城区面源污染控制体系

庄 景,等2(298)

高CO2条件下温度和光照对铜藻吸收N、P的短期影响

杨安强,等2(303)

西藏日喀则地区农业化学历史变化特征分析

徐唱唱,等2(308)

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许 婷,等2(311)

基于AHP-熵权物元评判模型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

王俊林,等2(316)

城市管网污水COD与TOC的关系

方雅恒,等2(320)

清镇市2015年气象数据分析

张 皓,等2(323)

国产机载LiDAR平面精度检查新方法

邢吉昌,等2(326)

秸秆还田对不同类型土壤改良培肥的效果

刘晓霞,等2(330)

浅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德宏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的作用

畅 瑞,等2(333)

2002—2015年抚仙湖总磷浓度变化分析

肖 蕾,等2(335)

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校园绿地快速提取

胡 杨,等2(338)

星云湖水质状况与植被指数的关联研究

郭志海,等3(499)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灌溉水中二甲四氯异辛酯的

残留量

黄 亮,等3(504)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短期效应

刘晓霞,等3(508)

基于无人机技术的水利工程应用探讨

曹帅帅,等3(511)

GNSS技术在地震灾区滑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宁德怀,等3(514)

基于FCM聚类及其改进的遥感图像分割算法

李勇发,等3(518)

余姚市女性洪灾脆弱性特征及对策

苏 飞,等3(521)

台湾阿里山系珍稀地衣资源初探

韩鸿翼,等3(526)

基于ArcGIS Engine的唐山南湖周边土地商业开发适宜性评价系统构建与实现

李寒冰,等3(528)

InSAR技术在某磷矿区地表形变检测中的应用

孙新辉,等3(531)

滇中星云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应用研究

易 达,等4(644)

杭州城市雨水下渗与径流规律研究进展

林 郁,等4(648)

镇江市补充耕地地力现状和提升建议

狄 霖,等4(652)

宝应湖水体浮游动物组成和多样性调查

马德高,等4(656)

农用地整理对项目区NDVI变化的影响

朱大明,等4(660)

开化县1981—2010年气候环境人体舒适度评价

汪 晨,等4(664)

淹水土壤中菌渣的矿化及其对微量元素形态转化的影响

龚 臣,等4(667)

基于农户农药化肥使用视角的耕地质量保护激励对策探讨

廖小斌,等4(673)

海南省主要旅游资源基于GIS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吴亚娜,等5(869)

基于RS和GIS的河南省耕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张永民,等5(873)

土壤全磷测试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韩海林,等5(877)

慈溪市发展有机农业的环境条件分析及对策

周铁成,等5(879)

高邮市稻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及成效分析

吴 俊,等5(882)

分析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姜 龙,等5(885)

大围山典型群落土壤养分与物种多样性相关性分析

谭淑端,等5(887)

兰溪市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中沼液配送机制的探讨

胡惠珍,等6(1063)

瑞安市近45年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马 明,等6(1065)

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在松阳的实践与思考

林群蔚6(1068)

南湖区大桥镇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黄 芳,等6(1070)

1971—2016年常山县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何 超7(1263)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成效分析与对策

费利华,等7(1266)

基于随机森林的温瑞塘河总氮模拟与预测

王学东,等7(1269)

富阳区不同类型农用土壤肥力特征调查

徐 君,等7(1273)

一株光合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林启存,等8(1444)

水田施用磷肥对土壤氮库活性及周转特性的影响

孙星照,等8(1447)

地理信息系统在耕地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概述

秦方锦,等8(1452)

河道底泥好氧堆肥化处理研究进展

卢 珏,等8(1456)

MAPTEK I-Site 8200ER三维激光扫描仪测角精度研究

李泽邦,等8(1462)

衢州地区雷暴天气现象的时空分布特征

余维林,等8(1465)

余杭区新垦耕地土壤理化性状调查及培肥改良对策

王 忠,等8(1467)

基于FLAASH模型输入参数的校正结果评价分析

吕思思,等8(1471)

黔东南低中山丘陵地区典型小流域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谢元贵,等8(1477)

苏州湿地保护现状及其保护对策探讨

朱 颖,等8(1481)

基于园林植物废弃物的无土栽培基质研究及应用

冯晓燕,等8(1485)

南通市农作物秸秆资源估算及其分布特点

巩万合,等9(1618)

绍兴市四季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

周弘媛,等9(1621)

宁波四明山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鲍迪尔,等9(1626)

基于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的滑坡变形监测分析与灰色模型

预测研究

王 倩,等9(1629)

基于江川区GIS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刘国徽,等9(1633)

铜锌含量对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的制约作用

陆若辉,等9(1638)

近58年宁海县气候特征分析

周溥佳,等9(1640)

台州耕地土壤酸碱度及有效磷现状分析

林 媚,等9(1642)

稻秸蓝藻沼气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刘爱民,等9(1644)

复混肥料中氯离子含量测定的探讨

沈 月,等10(1783)

杭州市典型农田土壤镉铜铅汞的化学形态及其污染风险评价

倪中应,等10(1785)

浙江临安大明山常见蝴蝶资源种类调查与分析

王莎莎,等10(1789)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广西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彭 浩10(1794)

桐乡市畜禽养殖粪便产生量估算及农田承载力分析

马 良,等10(1798)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概述

陈晓燕,等10(1801)

开化县负氧离子浓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丁丽华,等11(1957)

5种不同工艺肥料的养分释放特性

俞海平,等11(196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云南省植被覆盖异常区域提取

苏宇鹏,等11(1965)

基于ArcGIS的禄劝县土地资源暴露风险分析

唐容艳,等11(1968)

不同养殖规模猪场沼气工程沼液养分差异性分析

董越勇,等12(2089)

笋壳浸泡水解厌氧产气试验

屠 翰12(2093)

嘉兴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概况及几点建议

葛佳颖,等12(2096)

浅议小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的运行与管理

尤滨乾,等12(2099)

兰溪市冬春季沼气池大棚保温增温增气技术

胡惠珍,等12(2101)

纯沼气发电技术试验初探

尤滨乾,等12(2103)

基于激光雷达的宁波市晴天边界层高度特征

王 杰,等12(2105)

诸暨市安家湖村联户沼气工程及效益分析

骆林平,等12(2108)

浙江农村规模化沼气工程沼渣养分分析

聂新军,等12(2111)

浅谈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及处理模式

朱伟清,等12(2114)

基于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的合肥市生态环境评价

李彩丹,等12(2116)

沼液与常规化肥对茶树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胡康赢,等12(2121)

沼液喷滴技术在葡萄栽培上的应用效果

尤滨乾,等12(2123)

滁州市养猪场粪污中重金属残留及风险评价

李彩丹,等12(2025)

1952—2016年滁州地区冰冻积雪时空特征及影响因子

分析

胡姗姗,等12(2129)

■植保技术

郑州地区外来植物假臭草入侵的风险性评估

李文增,等1(98)

新高脂膜对瓜类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张 丹,等1(101)

咪鲜胺锰盐对贡柑果实保鲜作用

郑福庆,等1(103)

几种杀虫剂对禾谷缢管蚜的毒力研究

尚慧艳,等1(106)

铁皮石斛蜗牛蛞蝓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

林文彩,等2(265)

梨小食心虫对梨不同品种的寄主选择性分析

刘金利,等2(267)

黑李溃疡病发病因子的调查

张 青,等2(269)

土壤消毒药剂的筛选

王汉荣,等3(436)

浙江省杭白菊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及对策建议

沈 瑶,等3(438)

5种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

李 斌,等3(442)

6种杀菌剂对铁皮石斛漆斑病的田间防效

谢昀烨,等3(444)

海洋放线菌A3202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比较

鹿连明,等3(446)

2016年浙江省早稻恶苗病发生特点及防控建议

叶挺云,等3(449)

6种杀虫剂对甜瓜蚜虫的防治效果

吴声敢,等3(451)

浙江省杨梅白蚁发生规律与监测防治技术

沈 颖3(453)

4种药剂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效果

冯新军,等4(677)

昆虫病原真菌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张 蕾,等4(679)

搁田对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效果

赵丽稳,等4(685)

农药增效剂激健在吡蚜酮防治褐飞虱上的应用效果

狄 蕊,等4(686)

大白菜叶柄黑点症细胞显微结构观察

雷娟利,等4(688)

印楝素添加竹醋液对小菜蛾生物活性的影响

王国迪,等5(794)

唑醚·啶酰菌防治葡萄白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方桂清,等5(797)

2016年龙游县早稻白背飞虱发生情况及对绿色防控的启示

徐小伟,等5(799)

9种药剂对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的防治效果

何贤彪,等5(806)

短稳杆菌防治茶尺蠖的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

姚惠明,等5(809)

塔城加吾尔塔木河特色生态景观规划

金映雪,等5(811)

遵义市冰核细菌分离鉴定及拮抗细菌筛选

赵晨心,等5(817)

精甲霜灵与代森锰锌混配防治烟草黑胫病的增效作用

张蕊蕊,等5(823)

农科壹号颗粒剂防除移栽稻田杂草试验

周 浩,等6(1029)

解淀粉芽孢杆菌HZ179制剂防治茄科作物瓜蚜药效试验

竺利红,等6(1031)

咪鲜胺铜盐·氟环唑杀菌剂防治稻曲病试验

朱晓群,等6(1033)

三环·已唑醇不同时期防治水稻穗颈瘟的效果

王 超,等6(1037)

氯氟吡啶酯防除稻田杂草药效试

沈丽丽,等6(1039)

吡虫啉防治铁皮石斛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黄雅俊,等6(1042)

淮安市水稻稻瘟病重发的特点与防控技术探讨

施保国,等7(1196)

南方早熟桃主要病虫全程防控关键技术

洪 莉,等7(1199)

嘧菌酯等7种药剂对榨菜白锈病的防治效果

陆军良,等7(1202)

秧田施用苯甲·嘧菌酯对单季稻防病增产的效果

戴彬凤,等7(1204)

宁波地区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的发生和消长规律

孙梅梅,等7(1206)

使它隆与苯磺隆混合防治膜下滴灌水稻田阔叶杂草的效果

钱 鑫,等7(1210)

苍南基地番茄黄叶枯萎病因初探

谢昀烨,等7(1212)

鸭子对水稻病虫草害的控制效果

黄福旦,等7(1214)

无人机联手“互联网+”平台助推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新前景

丁斌杰,等7(1217)

浙江省水稻害虫性诱剂自动监测的探讨

谢子正,等8(1406)

瓜蒌病虫害检索表编制与综合防治技术

孙星星,等8(1409)

细胞分裂素研究进展及其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樊 彪,等8(1411)

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防控药剂筛选

王连平,等8(1415)

啶氧菌酯对茶炭疽病的田间防效

唐美君,等8(1418)

手性拆分2-溴丙酸甲酯的菌株筛选及优化

魏盼盼,等8(1420)

异菌脲在大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邵 燕,等8(1425)

几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防治的效果

孟幼青,等8(1429)

重金属对高岭石吸附苯噻酰草胺的影响

彭小悦,等8(1432)

杨梅苗圃小地老虎的监测与防治技术探讨

沈 颖,等9(1586)

几种除草剂在陇东旱塬区玉米田的应用效果

李青梅,等9(1589)

2种新型杀菌剂对几种病菌的作用

杨静美,等9(1592)

甘薯茎腐病防治初探

卢 璐,等9(1594)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抑制剂效果探试

游堂贵,等10(1718)

S甬优系列杂交稻稻曲病空间分布格局参数特征及其应用

陈 红,等10(1718)

诱捕器设置高度和密度对稻纵卷叶螟诱捕效果的影响

叶春福,等10(1725)

水稻病虫草害防治应用激健助剂与农药混配减量试验

黄耀亮,等10(1727)

噻螨酮等药剂防治大棚草莓叶螨的效果

章浩忠,等10(1729)

苯甲·丙环唑预防稻曲病药效试验

陈 君,等10(1730)

京西稻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初步调查

王品舒,等10(1733)

浙北大棚芦笋地夜蛾发生动态监测

戴志荣,等10(1735)

壳聚糖对稻曲病的防控效果

余山红,等10(1739)

我国南方稻区防治白叶枯病药剂筛选试验与示范应用

王华弟,等11(2001)

乙唑螨腈对草莓二斑叶螨的控制作用

周晓肖,等11(2003)

普通白菜形态学性状及其根肿病抗性鉴定

董正中,等11(2006)

氮素水平对大白菜叶柄黑点症发生的影响

雷娟利,等11(2010)

3种药剂对非靶标害虫褐飞虱及天敌蜘蛛的影响

曹梦娇,等11(2013)

金华红火蚁发生为害及防控策略

李月红12(2224)

生防烟管菌对植物抗病性相关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张红楠,等12(2226)

水稻病虫害防治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

陈银凤,等12(2231)

3种药剂浸种对水稻安全性及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李海东,等12(2235)

几种新型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初探

田小青,等12(2237)

草莓灰霉病发病流行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王华弟,等12(2239)

■食品技术

提取火龙果果皮红色素主要工艺的比较研究

周俊良,等1(110)

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可持续推进对策分析

季爱兰1(114)

适制红茶茶树品种的筛选

郭敏明,等1(117)

紫外辐照对配方叶丝内在品质的影响

许春平,等1(120)

昭通葡萄中黄酮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

李启彭,等1(126)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香椿中硝酸盐方法研究

朱 勇,等1(128)

苹果营养成分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李启彭,等1(13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蛋蛋黄和蛋清中的胆甾醇

谢娟平1(134)

氢氧化钠提取-离子色谱法检测蘑菇中的二氧化硫

毛黎娟,等2(271)

风味水豆豉发酵菌种的筛选与鉴定

陈兴林,等2(275)

苹果中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及控制策略

李启彭,等2(277)

加工分级对机采条形绿茶品质的影响

高士伟,等2(280)

蟹黄素调味料加工工艺的研究

叶梦迪,等3(462)

丽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标准体系的探讨

林 燕,等3(465)

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莲藕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

潘 虹,等3(469)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米及其灌溉水中嘧菌环胺的残留量

刘芯成,等3(472)

塘栖枇杷气调保鲜技术试验

范晶晶,等3(476)

离子色谱-抑制电导、紫外串联检测肉类产品中的生物胺

朱作艺,等4(572)

文冠果油不同提取方法间的差异

王丽丽,等4(577)

纤维素酶处理对有色发芽糙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毛光锋,等4(580)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杨梅果实中苯醚甲环唑和

乙基多杀菌素的农药多残留

王天玉,等4(583)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恩施硒土豆中硒元素

黄思勇5(847)

宁波市常见根茎类蔬菜农药残留分析

吴丹亚,等5(850)

5个燕麦品种基因组DNA的提取

闫艳华,等5(852)

提取时间对青花菜气相指纹图谱的影响

王冬群5(855)

新型绿色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

徐俊进,等6(1005)

金华市蔬菜水果中有机磷类农药的残留情况

虞 冰,等6(1008)

无核葡萄形成的因素及风险分析

蔡 铮,等6(1010)

泰州特色芋品种的品质分析与比较

吴 薇,等6(1012)

LC-MS法测定水产品药物残留试验中减少基质干扰问题的方法探讨

贝亦江,等6(1016)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重金属汞残留的快速检测

王 森,等6(1020)

鲜切莲藕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钟巧玲,等6(1024)

宁波市绿色食品年度检查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连 瑛,等7(1242)

苦茶品系中苦涩味物质分析

黄华林,等7(1244)

宁波市地产蔬菜杀虫剂类农药残留风险评估

孙亚米,等7(1249)

脱氧乙酸钠对杨梅保鲜的效果评价

戴宝玲,等7(1252)

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的思考与建议

金 彬,等8(1394)

分子印迹技术在茶叶中的应用

郑 琳,等8(1398)

基于凹点寻找标记的分水岭算法分割粘连谷粒

吴叔珍,等8(1401)

实施品牌战略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探讨

季爱兰,等9(1535)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草莓中2,4-表芸苔素内酯残留量

虞 冰,等9(1538)

基于生化成分与矿质元素的龙井茶产地溯源研究

石伊凡,等9(1541)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茭白中敌磺钠的残留量

赵月钧,等9(1546)

贮藏温度对临安山核桃油脂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张友青,等9(1549)

调理用冷冻西兰花清洗除虫研究

陈亦辉,等9(1553)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杨梅中吡唑醚菌酯和

啶酰菌胺残留

张 亮,等9(1556)

响应面法优化鸭蛋清肽酶解条件及蛋清肽功能活性研究

王君虹,等10(1742)

肉制品复合磷酸盐保水剂的优化

林 钗,等10(1746)

真空包装酱卤豆干制品腐败菌检测及灭菌工艺优化

翟平平,等10(1748)

三门湾海域水产品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估

陈星星,等10(1751)

聚谷氨酸/豌豆淀粉复合膜的制备工艺优化及性能初探

戚湖涛,等11(2022)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叔丁基对苯二酚定量方法的探讨

王朝杰,等11(2026)

茄子花青素糖基转移酶基因SmGT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胡德龙11(2029)

基于茶树品种筛选的甜香型红茶适制性研究

俞燎远,等11(2034)

空气能热泵式与燃煤密集型烤房的烘烤效果对比

周孚美,等11(2039)

宁波市稻米5种重金属的风险评估

朱 勇,等11(2042)

脱除赭曲霉毒素A的枯草芽孢杆菌CW14摇床培养条件

优化

章雨馨,等12(2242)

微孔板试剂盒法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生物素含量

周 敏,等12(2246)

不同成熟度对烤烟上部叶组织结构和品质的影响

孙晓伟,等12(2249)

云南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徐超炯,等12(2252)

■农业经济与信息

浙江省护林员巡查考勤系统建设

高洪娣,等1(160)

杭州市江干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实践与思考

伍乐健,等1(162)

“一带一路”背景下连云港市开展农业国际合作的路径探索

范郁尔,等1(166)

以珊溪模式看库区农民转产转业持续发展

李宝值,等2(353)

丽水市水果产业科技信息平台建设的探讨

陈 翔,等2(358)

杭州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农业应用的思路与对策

余永强,等2(361)

设施农业智能管控系统分析与构建

柳 军,等3(534)

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影响因素及策略分析

冯 芳,等3(537)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生物炭研究发展态势分析

范利超,等3(541)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1996—2016年产出论文的分析

张会芳,等3(547)

影响浙江省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因素分析

郑粟文4(712)

《浙江农业科学》2014—2016年作者群分析

高 峻,等4(716)

电大服务地方型园艺技术专业建设初探

王柱国,等4(720)

人口学特征、社会资本对农户家庭收入及其结构的影响

赵聪聪,等4(723)

洪灾影响下城市社区居民的生计脆弱性分析

苏 飞,等5(891)

2006—2015年SCI收录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论文的

文献计量分析

许美芳,等5(897)

杭州市保障房邻里互动对居民迁居意愿的影响

方聪颖,等5(900)

浅谈新疆新农村建设中乡村建筑景观的建设

马俊丽,等5(905)

乡村旅游发展对仁寿县农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熊志鹏,等6(1071)

重庆市主城区住宅地价的空间异质性及其驱动力研究

屈二千,等6(1077)

县域旅游经济转型创新模式的探讨

王会军,等6(1085)

基于GIS技术的新农村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陈 璇,等6(1089)

常州市礼嘉镇“三集中”的过程及动力机制

郭紫雨7(1277)

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及消费选择

张 勇,等7(1281)

浙江省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李若聪,等8(1489)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农户宅基地流转与退出意愿研究

刘 林8(1492)

“淘宝村”电商融资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晴宇,等8(1496)

南平市农业科技信息手机服务系统应用分析

林九生9(1650)

扬州市粮食生产现状及绿色持续发展对策

王曙光,等9(1655)

台湾创意农业园乡村文化的表达对福州的启示

卢 婷,等9(1658)

基于社区社会资本角度的村改居社区居民社区归属感研究

任亚新9(1663)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禄丰县可持续发展研究

韩韦笑,等9(1667)

移动互联网时代农技APP发展分析及建议

刘 倩,等9(1671)

开化县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吴定红9(1675)

农业政务微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高晓晓9(1677)

宣城市宣州区宅基地抵押贷款可获性影响因素分析

赵亚玫,等10(1848)

辽宁省农村特色旅游模式的精准扶贫问题探讨

于长存,等10(1855)

禹城农村宅基地退出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孙雨婷10(1857)

山东沂南县试点地区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行为的研究

李弘元10(1861)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桐庐县瑶琳镇农户旅游感知和参与意愿研究

张文静,等11(2050)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林榕11(2055)

农超对接模式供应链发展与合作分析

施颖佳,等11(2058)

关于信息进村入户的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王 兵,等11(2063)

“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黄河啸,等11(2066)

基于南京市J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现状寻找居委会发展路径

冯佳蕊11(2071)

成都地区农业职业经理人从业动机的研究

王亚萍,等11(2075)

基于不同承租主体的流转后农地集约利用效益

何 旺11(2080)

大型超市生鲜农产品销售和管理模式的初步研究

汪 弓,等12(2275)

农业现代化评价及实证分析

吴喜连,等12(2279)

基于DEA模型的江西省农业信息化效率评价

张志坚,等12(2282)

“九五”以来宁波农民收入结构变迁实证分析

王 凯,等12(2285)

温州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施端银,等12(2291)

(第58卷卷终)

猜你喜欢
影响
美食网红如何影响我们吃什么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影响大师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低影响开发(LID)在光伏电站中的应用
I Have the Right to Be a Child
Say 'No'Because It's Your Life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