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对医疗服务模式和医患关系的影响及应对分析

2017-01-16 11:49王慧君冯跃林
中国全科医学 2017年25期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医患医学

王慧君,冯跃林

·全科医生知识窗·

“互联网+医疗”对医疗服务模式和医患关系的影响及应对分析

王慧君,冯跃林*

在现代社会信息化、患者需求个性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医疗”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发展的新方向。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医疗”对医疗服务模式和医患关系的影响,认为“互联网+医疗”可以打破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壁垒,激发患者强大的医学潜能,并推动医疗服务模式从“以医生为主导”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同时,就如何应对“互联网+医疗”在转变传统医疗服务模式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议,包括转变观念,激发医生的参与活力;顺应变化,改进医学人才教育;营造良好信息环境,确保网络医疗服务质量。

互联网+医疗;医疗服务模式;医生病人关系

王慧君,冯跃林.“互联网+医疗”对医疗服务模式和医患关系的影响及应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5):3191-3194.[www.chinagp.net] WANG H J,FENG Y L.Effect of "Internet+Healthcare" on the traditional healthcare service delivery mode and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the suggested couterneasures[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7,20(25):3191-3194.

“互联网+医疗”入选近年热门话题几乎毫无悬念。2015-03-05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互联网+”行动计划被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磅推出。“互联网+”概念迅速蔓延至各行各业,医疗服务行业作为关乎人类健康福祉的特殊行业,也率先接到了“互联网+”抛出的橄榄枝。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国办发〔2015〕14号)明确指出: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逐步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目前有关“互联网+医疗”的研究多以医院、医生及卫生政策为焦点进行,而忽视了医疗服务模式链条中的另一重要群体——患者。本文围绕互联网技术所赋予21世纪患者获取医疗信息、参与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医学潜力,探究了“互联网+医疗”的融合发展对转变医疗服务模式及医患关系产生的积极影响,并通过分析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境与挑战,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1 “互联网+医疗”的内涵

“互联网+医疗”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包括移动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态的总称[1]。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应用于医疗卫生各个领域,通过重构问诊就医形式、医患协作模式、健康管理方式、沟通交流渠道等,转变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缓解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和人民群众激增的医疗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帮助广大居民获得便利、及时的医疗服务,也为居民实施自我健康管理和预防保健提供便捷的手段[2]。“互联网+医疗”代表了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发展的新方向,也将带动医疗服务模式的大变革。

2 “互联网+医疗”对医疗服务模式的影响

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借助互联网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巧妙运用其信息处理优势,医疗领域里的新兴事物层出不穷。这些新生事物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正在重构传统的就医格局,将迅速推动医疗服务模式从“以医生为主导”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

2.1 在线医疗服务的兴起 2009年中国医师协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都市人群感到身体不适时,仅有4.8%会选择到医院就诊,绝大多数人(95.2%)因为挂号难、排队烦、候时长、看病时间短等多种原因被迫压抑了自己的医疗需求[3]。互联网紧紧抓住患者期望获得便利医疗服务这一需求,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引入在线问诊服务,使得患者不再拘泥于过去必须到医院才能获得医疗服务的传统就医形式。对于轻微及常见病,患者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询相关医疗健康信息进行自我诊断。互联网所拥有的海量医疗疾病和症状数据库,及其整合的相关医院、医生、药店、药品等综合信息,能够给予患者全面、专业的解答,从而达到相对高效、准确的自诊效果。同时,在线医疗服务也为患者提供了专业的求医问诊服务,例如,患者可以将受伤部位拍成照片或将不适症状编辑成文字上传至在线医疗服务平台,由在线平台进行智能分诊,分拨传送给相关科室临床医生,医生接到任务后为患者进行线上诊断,甚至提出初步治疗建议,确保了在线问诊服务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当然,在线问诊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医院和医生创造了价值。在线问诊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微小病、常见病人群的就医需求,从而减少医院稀缺优质医疗资源的不必要浪费,达到了“分级诊疗”的就医效果。医生利用碎片化时间提供线上医疗服务并获得相应报酬,同时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个人品牌。

2.2 个人健康管理的进化 疾病的诊疗主要分为搜集整理患者病史、症状、体征、检查结果等资料,做出临床诊断,进行治疗干预3个步骤。因此,真实、可量化、动态的体征证据是临床诊疗的前提。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中,要想获取患者连续、全面的体征数据,通常依靠医护人员反复多次地测量、采集,耗时较长且效率不高。互联网向医疗行业的渗透将移动医疗APP及其可穿戴设备带入应用医学领域,逐渐完善个人健康数据的智能分析,确保了医疗活动的连续性和无边界的医患协同,同时也唤起了人们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从运动、体质量,到血压、血糖、心电监护等,一个规模庞大的“自我健康管理”的进程已经拉开帷幕。例如,针对需要持续照护、长期服药、高频复查且治疗上有较大自主性的慢性病患者,可穿戴医疗设备实时采集各项生理指标,并传输到手机、平板电脑等配对的移动终端,供患者随时监测自我身体状况,同时数据的云端存储和使用还为患者家属及其主治医生远程访问患者生理指标结果提供了平台。当有离群值出现时,异常信息将以短信、邮件等形式及时传送给患者本人、家属及其主治医生,提醒患者及时就医[4]。“互联网+医疗”将逐步打造“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APP+医疗服务”的闭环医疗生态链,不断推动个人健康管理的进展。

2.3 患者社交网络的搭建 除了获取便捷的医疗服务,享受智能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对于多数患者而言,保持与医生、家属及病友的沟通交流可能同等重要。患者社交网络作为“互联网+医疗”的衍生品,在维护患者健康、疾病管理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患者社交网络提供了有价值的医疗信息支持平台。在某些情况下,部分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着专业的认识和管理经验,他们可以通过社交平台提供有关疾病的医疗信息,介绍自己已经佐证过的治疗经验。另一方面,社交网络为患者提供了宣泄疾病痛楚的心灵平台[5],紧紧抓住患者一贯被忽略的内心感受,让他们在虚拟空间里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自己的患病经历,相互扶持、相互慰藉,保持对生命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社交网络正在成为新型的医学信息交流平台,而患者正是这一平台内宝贵的医疗资源。

3 “互联网+医疗”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3.1 医疗决策中医生权威的相对下降 直到20世纪,受信息传播渠道和速度的限制,以医生为代表的医疗服务提供者在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方面均处于优势地位,拥有智慧权威。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患者解决健康问题,从临床诊断到治疗方案的提出,再到处方用药或手术干预,始终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6]。然而,伴随着医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疾病谱不断更新,医学知识呈几何倍数增长,临床医生已经很难全部掌握临床实践中所需的专业知识。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教授大卫·萨基特的调查研究显示,以目前医学科学的发展速度,一名临床医生要掌握医学的最新进展,每天至少要读19篇文献[7]。即使是让临床医生放下手边的工作,将全部时间都用来阅读和学习医学文献,恐怕也不一定能够完成[6]。与此同时,网络和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宽了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大量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高质量的医学信息。在美国,网络已经取代医生成为许多人获取健康信息的第一来源,早在2006年就有80%的美国网民使用网络在线搜索和咨询[8]。目前我国亦有超过75.2%的患者上网查找相关医疗健康信息[9]。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对称性显著提高的环境下,医患之间的信息壁垒被打破,患者拥有越来越多的医学知识储备,医生的“智慧权威”地位也会随之下降,他们将逐渐由医疗决策的主导者转变为提供者和建议者。

3.2 患者医学能力的提升 长久以来,由于获取医学信息的门槛较高,普通大众拥有的疾病和健康知识比较匮乏,在遇到健康问题时往往很茫然,无法做出合理判断,就更不用说在临床诊疗中参与决策了。互联网向医疗的渗透使得患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获得医学信息,他们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电子化优势,收集自己感兴趣的特定疾病信息,不断缩小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差距,成为被授权的、参与的、用知识武装的、有能力的患者。他们具有高度自主性与自律性,通过各种搜索引擎、手机APP、患者在线社区等途径及时查阅、关注、分享与自己健康状况相关的信息,积极参与疾病的诊疗过程,实现医患共同决策。同时,在用户至上的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患者的权利意识正在觉醒,他们开始体验一名医疗服务购买者的角色,强调个人患者权利及自治能力。MEAD等[10]提出应将患者和医生都看做活生生的人(patient-as-person and doctors-as-person),医生与患者共同分享决策的权力和责任,结为治疗联盟,以此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

4 应对策略

在现代社会发展电子化、患者权利意识觉醒化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互联网+医疗”是大势所趋。以上分析显示,“互联网+医疗”可以打破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壁垒,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帮助患者获取便利、高效、低成本的医疗服务。然而,“互联网+医疗”的崛起以及在催生“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过程中同样面临着挑战。例如,一些医生还未适应互联网时代医学领域的发展变化,未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创新执业方式。另外,网络监管不严格、医疗信息良莠不齐将左右患者的判断和决策,进而影响互联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寻求科学对策,积极应对挑战尤为重要。

4.1 转变观念,激发医生的参与活力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当今医疗服务模式正经历着重大变革,其中患者在医疗服务中的角色正在悄然转变,他们被赋予更多监控和管理自己健康状况的权力。如何适应这一重大变革,实现医疗价值最大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取决于医生接受和适应互联网时代患者新角色的能力。随着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互联网医疗行业大热,但真正使用互联网医疗平台的临床医生数量并不多,即使部分医生已经在各类平台上注册,活跃度往往也不高。然而伴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种在线医疗服务、健康管理APP使得患者拥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有调查显示,75%的网民会参考医师的网络评价来选择就诊医师[9]。由此看来,互联网时代医生职业的发展维度,最终会以医生个人品牌的形式来展现,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拥有良好技能、注重声誉口碑的医生更容易脱颖而出。那么,医生需转变思想,积极应对互联网给医疗行业带来的变化,利用碎片化时间选择一些受众面广、诚信度高的医疗服务网站提供专业医疗服务,如发布健康贴士、解答在线咨询、指导求医问药等。面对互联网时代患者所拥有的医学智慧,医生应加强医患沟通,耐心倾听患者对自我健康问题的看法,支持并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决策过程,适应医疗服务模式由“以医生主导”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同时,临床医生还应重视患者通过网络对其进行的评价,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全方位树立个人品牌。

4.2 顺应变化,改进医学人才教育 当互联网发展推动医疗服务模式产生变化时,传统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也亟须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互联网+医疗”使得临床医疗和医学科研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基本的医疗信息技术素养。因此,高等医学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积极转变教育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一方面,医学院校应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计算机、医学信息统计等基础课程的比重,增强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检索信息、处理数据的能力。另一方面,医学院校还应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借助网络技术开发在线课程和学习平台,扩展教学时空,使医学生不再拘泥于过去只能在就读医学院校获取知识的传统学习方式,随时随地可以接受优质教育资源。此外,在教育内容上,“互联网+医疗”催生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对医学人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应贯穿于医学教育全过程,医学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同时,还应教育学生充分关注患者的各类需求以及如何与患者共同决策。

4.3 营造良好信息环境,确保网络医疗服务质量 互联网信息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患者所获得的医疗服务水平。由于互联网医疗的载体主要是网络和各类电子通讯设备,而非实体的医院,因此其所提供的医疗信息存在着真实性、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目前网上充斥着各类医疗健康咨讯平台、各种有关医疗健康的建议,信息泛滥、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部分平台假借医疗咨询的名义宣传医药器械产品诱导大众。而不同患者对这些信息的辨别和评估能力差异较大,受错误信息引导时可能会对其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鉴于此,营造良好的医疗信息环境,确保信息可靠性是当前亟须解决的一大难题。一方面,行政部门应从制度上加强对医疗健康网站的监管,打击整顿恶意传播虚假健康信息和医疗产品的网站。原卫生部曾于2009年出台《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66号),对规范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起到了一定作用。政府行政部门应不断补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促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中华医学会和医师协会等行业组织可定期组织医学专家对各类互联网医疗平台进行审查评估,并向社会大众公布评审结果,引导广大患者正确辨别医疗网络信息,确保互联网医疗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互联网带来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服务模式的重新配置对医患关系的改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患者正迅速崛起成为一种更有价值的新兴医疗资源,与医生一起参与到健康管理、疾病治疗等医疗实践过程中,从而催生“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的构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互联网在我国医疗行业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未来的运行和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广大医疗服务提供者应见微知著、未雨绸缪,紧紧抓住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力争使互联网能够最大限度地在医疗卫生领域造福各方。

作者贡献:王慧君负责文献查阅、理论梳理及文章撰写,冯跃林负责文章修改审校。

本文无利益冲突。

[1]庞涛.国家卫计委首次定义“互联网+医疗健康”[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5,8(8):9. PANG T.The first tim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efines the "Internet + medical health"[J].e-Healthcare,2015,8(8):9.

[2]周洲,买淑鹏,蔡佳慧,等.我国“互联网+医疗”政策体系的初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33(6):404-405. ZHOU Z,MAI S P,CAI J H,et al."Internet plus medical" policy in China[J].Chinese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2016,33(6):404-405.

[3]互联网医疗中国会.互联网+医疗:重构医疗生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7. Internet Medical Association in China.Internet plus medical:reconstruction of medical ecology[M].Beijing:Citic Press,2016:7.

[4]杨小丽,封欣蔚.我国移动医疗服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6,37(9):1-4.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16.05a.01. YANG X L,FENG X W.Analysis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obile health service in China [J].Medicine and Philosophy,2016,37(9):1-4.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16.05a.01.

[5]赖泽栋,杨建州.互联网对医患关系的影响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3,34(11):36-37,44. LAI Z D,YANG J Z.The study on the impact of Internet on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J].Medicine and Philosophy,2013,34(11):36-37,44.

[6]何权瀛.从现代医疗服务模式转变的必然性看患者治疗依从性这一术语的不合理性[J].医学与哲学,2015,36(12):11-12,29. HE Q Y.Analyzing the irrationality of the term "patients′ treatment compli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evitability of the modern medical service model transition[J].Medicine and Philosophy,2015,36(12):11-12,29.

[7]骆华伟,郑燕娜.以循证医学为指导提高医学期刊质量[J].浙江医学,2009,31(7):893-894.DOI:10.3969/j.issn.1006-2785.2009.07.002. LUO H W,ZHENG Y N.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edical journals guided by the evidence-based medicine[J].Zhejiang Medical Journal,2009,31(7):893-894.DOI:10.3969/j.issn.1006-2785.2009.07.002.

[8]SUSANNAH F,MAEVE D.Health Online 2013[EB/OL].(2013-01-25)[2016-12-28].http://www.pewinternet.org/2013/01/15/health-online-2013/.

[9]戴菲菲,刘玉秀,苏义,等.网络环境下患者健康信息获取和医疗服务利用调查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27(5):517-520. DAI F F,LIU Y X,SU Y,et al.Research on patients′ acquisition of health inform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edical service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J].Journal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2014,27(5):517-520.

[10]MEAD N,BOWER P.Patient-centredness: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J].Soc Sci Med,2000,51(7):1087-1110.DOI:10.1016/S0277-9536(00)00098-8.

(本文编辑:石敏杰)

Effectof"Internet+Healthcare"ontheTraditionalHealthcareServiceDeliveryModeandPhysician-patientRelationshipandtheSuggestedCountermeasures

WANGHui-jun,FENGYue-lin*

InstituteforPoliticalEducation/MedicalHumanitiesResearchCenter,Chongqing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16,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FENGYue-lin,Professor,Mastersupervisor;E-mail:fengyuelin@cqmu.edu.cn

"Internet+Healthcare" has become a new tre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field in China for satisfying the personalized needs in an information society.Based on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Internet+ Healthcare" on the traditional healthcare service delivery and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we presented that,by using online healthcare services,the passive status of patients in the consultation can be improved,because they can be more accessible to medical information and participate in the clinical decision-making;the status of and the procedure of doctor-centered healthcare service delivery mode changing into patient-centered healthcare service delivery mode is quickened.Furthermore,we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meeting the challenges in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healthcare service delivery mode by "Internet+Healthcare",such as doctors should update their thoughts about service delivery mode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transformation;traditional mode for training healthcare providers should be improved based on the new requirements and good onlin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should be buil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online healthcare services.

Internet + healthcare;Healthcare service delivery mode;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

2015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15SKS013)

R 197

A

10.3969/j.issn.1007-9572.2017.25.027

2017-02-13;

2017-07-12)

400016 重庆市,重庆医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医学人文研究中心

*通信作者:冯跃林,教授,硕士生导师;

E-mail:fengyuelin@cqmu.edu.cn

猜你喜欢
互联网+医疗医患医学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高校医患关系研究反思
医学的进步
标准化病人在培养全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中的应用探索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