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欣
(丹东市宽甸县中心医院,辽宁 丹东 118200)
ZGIXYXIY126抗VEGF类药物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
张 欣
(丹东市宽甸县中心医院,辽宁 丹东 118200)
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眼科疾病在临床的病发率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且疾病类型在持续增加。当代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部分眼部疾病,其病变是建立在眼部血管异常增生的情况下。其中VEGF的表达与部分眼部疾病存在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也正是基于该方面因素,抗VEGF药物在临床的使用率不断上升,在治疗某些眼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主要针对抗VEGF药物在眼科临床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抗VEGF类药物;眼科;应用
随着医疗研究的持续深入,部分眼部疾病的致病机制基本被临床所证实。多数眼部病症是建立在在眼部血管异常增生的情况下。主要存在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且与VEGF的调节更存在有密切关联。自然抗VRGF类药物成为临床治疗这部分眼部疾病的主要药物。
VEGF,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其本质为糖蛋白,存在有与肝素相互结合的性能,能起到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促进的作用。该物质在人体肝、肾、眼等部位均有分布,人眼中色素上皮细胞、视网膜周细胞以及神经节细胞等同样具备对VEGF表达的功能,一旦其分泌量失去平衡,则容易导致人体眼部血管出现异常增殖的现象[1]。
2.1 Avastin:该药现已广泛应用抗癌以及抵抗血管异常增殖的治疗中,其本质为VEGF单克隆抗体。作用于患者后,能实现与内皮细胞表层的VEHFR1以及VEGFR2受体的高效结合,进而导致内源化VEGF丧失活性,达到对内皮细胞有丝分裂抑制的作用,兼具备对眼部血管通透性改善的作用,实现对新生血管的控制。在此之前,该药主要被运用于对直肠癌的临床治疗中,研究已经证明采用向患者玻璃体内直接注射该药的方式,能有效对患者眼部疾病进行控制,且存在有较高安全性,一般不会对患者眼压造成影响。
2.2 Lucentis:该药属于VEGF亚型单克隆抗体的重组部分。作用于患者眼部后,能快速与VEGF-A受体进行结合,进而起到对VEGF与对应受体间的相互作用,起到对新生血管控制的作用[2]。
2.3 Macugen:该药本质上为28碱基核糖核酸适体,具备与VEGF-A特异性结合的作用,使得其生物活性降低,但不会对VEGF异构体的生活活性造成影响。能有效对眼部VEGF表达进行调控,间接起到对新生血管抑制的作用。
3.1 针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该症是导致国内中老年群体因眼部疾病而失明的主要病症。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临床主要将其分为干性与湿性两类。其中,干性ADM患者,其视网膜色素上皮存在有不同程度变性死亡,同时光感受器存在有细胞萎缩的情况。而湿性ADM则主要表现为其脉络膜膜上存在有大量新生血管。且该部分血管,相对其他血管更加脆弱,很容易出现出血以及液体渗出的情况,进一步导致光感受器受损,导致患者视力持续降低。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可知,湿性进展性ADM仅仅占据该类疾病的10%左右,却存在有极高的致盲性[3]。
基于抗VEGF类药物在阻断脉络膜新生血管增生方面的作用,当前已广泛运用于临床针对该症的治疗中,其效果较为显著。
3.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DR。主要在长期慢性糖尿病患者中发生,且眼部微血管出现病变为该症的主要临床表现。若该症未及时得到控制,新生血管数量的持续增加,将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玻璃体出血的情况,甚至于导致患者视网膜出现脱落。其中VEGF过量分泌是导致该类血管异常增加的主要原因,且也是导致患者视网膜通透性发生变化,致使视网膜出现血管渗漏的主要因素。因人体血-视网膜屏障遭受破坏,最终诱发患者视网膜出现脱落。而抗VEGF类药物能对新生血管活动性进行有效抑制,间接使得视网膜新生血管出现衰退,达到对患者控制并改善病情作用。
3.3 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该症建立在视网膜缺血的基础上,多出现在视网膜局部缺血以及炎症患者中。受视网膜缺血的影响,将使得受损血管壁逐步向周围正常视网膜组织或者玻璃体对VEGF进行释放,进而导致新生血管大量形成,最终对患者小梁网造成侵犯,导致其大部分房角异常关闭,进而使得房水循环遭到破坏,导致患者眼压上升,最终导致青光眼[4]。
因抗VEGF类药物能在短时间内使得新生血管出现退化,以防房角出现闭合,起到对病症发展速度控制的作用。同时,能有效避免患者在接受白内障、青光眼手术中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升手术成功率。此外,研究已经证实该药能对无法正常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患者病症进行控制,便于后续治疗操作的进行。
3.4 对视网膜静脉栓塞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及黄斑水肿的治疗:当患者视网膜静脉发生阻塞后,将直接使用VEGF-A水平持续增加,进而会导致患者眼部血管通透性得到改变,最终导致黄斑水肿以及视网膜出现新生血管,影响到患者视力。而在抗VEGF类药物的作用下,能起到对新生血管异常增生抑制的作用,兼具促使黄斑水肿快速消退的作用,帮助患者视力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
总的来讲,抗VEGF类药物现已发展成为临床针对眼科疾病治疗的常用药物,其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能有效保障临床针对该部分眼科疾病的诊治效率,将病症对患者视力造成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帮助其尽快恢复,同时对于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同样具备有积极作用,值得将其作为针对因血管异常增生而导致眼部疾病的首选用药。
[1] 魏会宇.抗VEGF药物用于眼科疾病治疗的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6,28(6):156-158.
[2] 金晓,曹丽娜.抗VEGF药物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012,31(8):181-182.
[3] 陈彦霓,陈子林.抗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的现状与展望[J].医学综述,2016,22(8):1550-1553.
[4] 陈娟,吕红彬.抗VEGF药物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应用[J].眼科新进展,2014,34(4):397-400.
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4-02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