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双相障碍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特点分析

2017-01-16 07:58:29李广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4期
关键词:双相全血精神分裂症

李广新

(辽宁省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 大连 116023)

68例双相障碍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特点分析

李广新

(辽宁省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 大连 116023)

目的探究双相障碍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初次来我院就诊的双相障碍患者68例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再选取同一期间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68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的血细胞比容(43.48±5.09)%高于对照组健康者(42.56±4.6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血浆黏度(2.52±0.31)mPa•s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者(1.35±0.18)mPa•s,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5.63±0.71)mPa•s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者(4.11±0.68)mPa•s,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全血中切黏度(5.39±0.73)mPa•s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者(4.09±0.52)mPa•s,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全血低切黏度(11.74 ±1.84)mPa•s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者(7.68±0.97)mPa•s,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助于双相障碍的研究与临床治疗。

双相障碍;血液流变学;特点分析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D)又称双向情感障碍,是心境障碍中的一类,其特征为情感障碍中躁狂及抑郁这两个极端紊乱的表现交替发作,是一种终身性、慢性、破坏性的情感障碍。自从血液流变学应用于精神分裂症依赖,已有诸多关于精神分裂症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的报道,但临床医学对于其结果颇具争议[1]。本文笔者通过对双相障碍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分析,来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双相障碍的关系,以供临床参考,便于临床采取有效手段来预防及治疗双相障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初次来我院就诊的双相障碍患者68例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关于双相心境障碍躁狂发作诊断标准[2],且均为初诊,未有服用抗精神类药物史,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且不嗜烟酒。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22~57岁,平均(38.2±8.6)岁;再选取同一期间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68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20~58岁,平均(37.9±8.3)岁。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相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在入院3 d内,所有实验组及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早晨7:00前静脉空腹采血5 mL,肝素抗凝,采用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LBY-N6Compact全自动血液流变仪、试剂、校准液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12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进行,且同时测定质控,且所有测定均在2个小时内完成,以控制测定结果在质控标准范围内。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其中全血黏度有高切(150/s)、中切(60/s)、低切(30/s)3种。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9.00处理检测结果,采取χ2检验计数资料,采取t检验计量资料,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检测,实验组患者的血细胞比容为(43.48±5.09)%,血浆黏度为(2.52±0.31)mPa•s,全血高切黏度为(5.63±0.71)mPa•s,全血中切黏度为(5.39±0.73)mPa•s,全血低切黏度为(11.74± 1.84)mPa•s;对照组健康者的血细胞比容为(42.56±4.66)%,血浆黏度为(1.35±0.18)mPa•s,全血高切黏度为(4.11±0.68)mPa•s,全血中切黏度为(4.09±0.52)mPa•s,全血低切黏度为(7.68± 0.97)mPa•s。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的血细胞比容高于对照组健康者,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血浆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全血中切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全血低切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又称双相情感障碍,以躁狂、抑郁为主要表现。当患者呈躁狂状态时,多表现为话语多、动作多、情绪兴奋等;当患者呈抑郁状态时,多表现为话语迟、动作少、情绪低落等。一旦患者病情严重,还会在病情高峰时出现紧张性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等。双相障碍呈反复发作性,躁狂、抑郁反复循环、交替出现或混合出现,每次发病时,躁狂一般会持续1周以上,抑郁一般会持续2周以上,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3]。值得注意的是,与抑郁障碍相较,双相障碍具有更复杂的临床表现,预后效果也更差,患者的自杀风险远远大于抑郁障碍。因此,双相障碍一直是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1898年,Kraepelin首次提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认为躁狂、抑郁为同一精神疾病单元,主要特征为躁狂、抑郁交替发作,这是最早的双相障碍概念。1957年,Leorlhard将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分成单相、双相两类,这一观念已得到学术界认可并被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北美精神病学界,很多双相障碍患者因具有精神病性症状而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才对双相障碍病与精神分裂症进行了实质区分,这对于医学界正确认识及研究双相障碍产生了良好的推进作用[4]。但是至今,双相障碍的诊断依旧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一份来自欧美国家的统计资料(Lewis,2000)显示,从首次确定出现双相障碍临床症状到确诊一般需要8年时间,现症双相障碍患者中,误诊为“单相”抑郁、焦虑症、人格障碍、物质依赖、精神分裂症的占69%。由于确诊时间太长,双相障碍患者接受治疗的情况则更差,一份来自美国的统计调查(Lish等,1994)显示,双相障碍患者发病后首次得到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0年,5年以上未接受过治疗的患者占50%以上,10年以上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占36%。在欧美发达国家,双相障碍的诊治已存在如此不足之处,更遑论处于发展中的中国了,情况则更为严重[5-9]。

1981年,Dintenfass提出精神血液流变学,主要针对患有慢性焦虑、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神经官能症、心身疾病性疼痛等的人群。在国外医学界,已有医学家认为精神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与情绪的应激状态相关,这对于双相障碍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双相障碍以躁狂、抑郁为主要表现,当患者呈情绪应激状态时,脑部代谢、耗氧量会增加,致使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分泌速率增高,致使血红蛋白、红细胞等代偿性增高,进而导致血液高黏滞;而抑郁情绪容易激活机体凝血系统,使血小板凝集,使高黏滞血症加重;此外,当双相障碍患者处于躁狂、抑郁交替发作时,会增高血小板反应性、内皮功能障碍,混乱内分泌系统,损耗、破坏保持稳态应变的功能,引发代谢综合征,增加血浆黏度值。以上这些都表明,双相障碍与血液流变学有关,本研究中关于双相障碍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以上观点。

综上所述,双相障碍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可以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提示医护人员多检测及观察双相障碍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便及早发现病情、确诊病情,以防患者临床各种症状的恶化,进而引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1] 刘艳,龙云玲,高智贤.血液流变学在精神科临床的应用[J].医学信息旬刊,2010,23(8):2764-2765.

[2] 王新,周爱华,王立阳.血液流变学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药,2012,34(6):861-862.

[3] 张捷,许琦,何军.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J].贵州医药,2011,35(6):540-540.

[4] 刘宪芝,朱金成.精神分裂症血液流变学的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8):179-179.

[5] 杨宗儒,王西田,翟歆明,等.28例焦虑抑郁共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1):48-48.

[6] 唐江丽.精神分裂症和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比较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6,48(6):449-451.

[7] 李玉梅.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其精神科及躯体疾病的共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母婴世界,2015(16):150-151.

[8] 苏美玲,黄肖峰,吴琦珀.双相障碍患者70例血液流变学改变的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6,38(2):102-103.

[9] 李欣,岳阳,陈光荣.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精神行为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0):40-42.

R74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4-0160-02

猜你喜欢
双相全血精神分裂症
热轧双相钢HR450/780DP的开发与生产
山东冶金(2022年2期)2022-08-08 01:50:42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人人健康(2022年13期)2022-07-25 07:14:30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14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S32760超级双相不锈钢棒材的生产实践
上海金属(2016年1期)2016-11-23 05:17:28
应用快速全血凝集试验法诊断鸡白痢和鸡伤寒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14
DP600冷轧双相钢的激光焊接性
焊接(2016年8期)2016-02-27 13:05:13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食管疾病(2015年3期)2015-12-05 01: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