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昌俊
(重庆市开州区云枫街道畜牧兽医站,重庆 405405)
散养鸡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措施
曾昌俊
(重庆市开州区云枫街道畜牧兽医站,重庆 405405)
近些年,高致病禽流感不仅国内发生,而且在很多亚欧国家也频频发生,此病甚至有全球扩散蔓延的趋势。在调查中证实:禽流感病毒不仅感染禽类,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由此,不少人“谈禽色变”。文章介绍了流行情况,提出切合实际的防控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病和流行特点有利于迅速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做到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防治。大多数禽类如鸡、火鸡、珍珠鸡、鹌鹑、鸭、鹅等都可能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但以鸡和火鸡最为常见。病禽会出现腹泻,腿、趾水肿,脚鳞出血、头肿、流泪、冠、髯呈紫黑色等明显症状。这种病与普通流感病毒相似,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这是因为:①该病毒不耐热(60℃加热10min,70℃加热数分钟即可丧失活性),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时间缩短。春冬季节气温偏低,病毒存活时间长。此外,夏秋时节光照强度相对更高,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病毒有很强的杀灭作用。②夏秋时节禽舍通风强度远远高于冬春季,良好的通风可以大大减少禽舍环境中病毒的数量,因此,病毒侵入到禽体内的机会和数量就明显减少,感染概率下降。同时,良好的通风也减少了不良气体对禽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对维持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具有重要意义。
禽流感的传播有2种方式:健康禽与病禽直接接触、健康禽与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以及脏器组织中。该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候鸟的迁徙可将禽流感病毒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通过污染环境(如水源)造成禽群的感染和发病。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d,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短,发病急剧,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散养鸡因其特殊性,养殖安全性存在这样的隐患,不可避免。
第一,感染各种病患的概率更大。散养鸡采用开放式饲养的模式,不仅管理难度增大,而且有更大的患病风险。此外,散养鸡不仅仅开放性那么简单,同样存在复杂性的多生物系统。养殖管理过程中,存在牛、羊、猪等多种家禽混养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对高致病病原微生物而言,复杂多生物系统的存在常导致变异新毒株的形成,进而致使此病在不同种群间的传播感染,而对生物安全体系造成致命的影响。
第二,接种防疫工作差。散养鸡的接种防疫工作,普遍不是落实很到位。可以说,多数自雏鸡到成年鸡,也就接种个1~2次的新城疫,多数没有注射过高致病禽流感疫苗,而且,很多散养养殖户主,不配合接种防疫工作,甚至在防疫人员到家后,多数以各种理由而不配合免疫接种工作。
第三,高致病禽流感防疫意识不强。在此病防控工作中,多数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是导致此病高发的主要诱因。实际上,对散养养殖户而言,多数将养鸡作为副业来开展。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多数没有过多的研究。而且,对禽病的防控方面多数不够重视,由此而对此病防控工作的开展往往产生不利的影响。
现代禽养殖生产中,健全生物安全体系,是最为重要的卫生管理准则、健全生物安全体系,通过卫生消毒、免疫接种、隔离防治等多种措施,建立多层屏障体系阻挡病原体的侵入,使养殖鸡群处于最佳抵御状态,而增强抗病体质的目的。同时,卫生、免疫、消毒等措施的制定,应切合养殖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化的检测计划和免疫程序,大大提升鸡群免疫效力,以达到防治禽流感的目的。
地方禽病防控及宣传部门,应做好防控禽流感疾病的宣传工作。同时,将其项工作做长期工作来抓,将散养禽养殖户作为重点宣传对象,通过宣传使地方养殖户主掌握基本的防疫知识。所有病死禽畜,通过沟通教育工作,使民众认识到无公害处理的重要性。确保养殖户主能在工作人员的监督下,先焚烧后深埋。同时,需调动村委会的作用,配合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做好散养禽管理的基础上,落实好接种防疫工作,以减少此病的感染概率。
对高致病禽流感的防控,尤其在散养情况下,务必对此项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切不可认为散养数量少,而忽视高致病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散养鸡因其开放、开阔、辐射面较广的原因,此病一旦有疑似病例,可造成此病扩散速度更快。由此,重视散养鸡高致病禽流感病的防控,时刻不能有所松懈,需要自全局的角度出发做好此病的防控工作。
作为重大防病对象,高致病禽流感的防控,需要自法律的角度有所交代。从法律层面来讲,养殖户主对此病要无条件地防控,无条件落实好防疫工作,义不容辞践行自己的防病职责。而作为基层畜牧兽医单位,更应能依准则执法,严格执法。对存在的执法问题,严格追究责任,做好防禽流感疾病的防控工作。总之,依靠法律保障体系的存在,对民众生命安全做好防病准备,以大大降低此病的易感概率。
[1]陈福勇.防控禽流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甘孟候.禽流感[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魏磊.高致病力禽流感流行新特点及预防控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2):349-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