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福星 吴怀秀 程慧婷 王雪松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猪细小病毒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郝福星 吴怀秀 程慧婷 王雪松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猪细小病毒病为细小病毒感染而诱发的以母猪繁殖障碍为典型特点的病毒性传染病。患猪典型症状为死胎、木乃伊胎、流产等,严重时,可导致母畜不孕。近些年,随养猪规模的扩大,此病流行有蔓延扩散的态势。此病的发生,与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等的混合感染,危害更大,严重影响养猪业。重视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治,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细小病毒病 流行 防治
感染的胎儿或死亡、软化、木乃伊化,或产出的仔猪的组织内带有病毒,成为本病重要的传染源。出生后感染的猪不表现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但可由各种途径排出病毒。感染的母猪通过粪、尿、阴道分泌物及其他分泌物排毒;感染的公猪精液也含有病毒,配种特别是人工授精时,随精液进入母猪子宫内,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也可经消化道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人和器具而感染。除猪外,其他动物对本病毒无易感性。易感母猪多在怀孕前期感染。胎儿最易感染,发生病变和死亡。在传播病毒方面可能比精液更为重要的是公猪在配种季节的移动。
母猪繁殖障碍表现为死胎、木乃伊胎、流产等,严重可导致母畜不孕。初生胎儿,活力不足,产仔数骤减。但是,此病毒的感染,对公猪的精子、性欲等等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孕猪感染后未见肉眼病变,但其组织可有显微病变。在脑、脊髓眼脉络膜的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形成的管套,内皮组织和固有层有局灶性单核细胞聚集。
受感染的胎儿表现不同程度的生长不良和发育障碍,可见脱水(木乃伊化)、体腔积液、出血、水肿、充血等病变。显微病变包括多种组织和器官出现范围广泛的核内包涵体、炎症、细胞坏死。感染病毒的死产仔猪,可见其软脑膜、蜘蛛膜和大脑灰质、白质等处有已增生的浆细胞、组织细胞和外膜细胞形成的血管周围管套为特征的典型非化脓性脑膜脑炎,这是本病特征的病变。
在种猪群内如有一些母猪出现死胎、木乃伊胎、死产、不孕综合征时应怀疑为本病。但肠道病毒、呼肠病毒以及一些其他病毒、细菌也可引起这种综合征,在临床上不易鉴别。若要确诊则还须做进一步的实验室检验。
此病目前特效疗法不多,降低此病感染病例,落实好日常防控措施,是防控此病的关键所在。
第一,坚持自繁自养,培育健康种群。推广此养殖模式,能大大降低将带病毒猪引进的可能,而降低感染的概率。
第二,重视饲喂管理,严格消毒制度。猪场经常性消毒,通过清灭致病菌病,降低被感染的可能。
第三,严格引种检疫,近些年,此病频繁发生,与不规范引种,有着很大的关系。由此,加强引种管理,早期隔离观察,严格检疫,确保无疫患后,方可混入大群饲喂。
第四,推广程序化免疫,此病目前特效疗法不多。与其他病毒病的防控一样,接种防疫为防控此病的关键所在。由于猪细小病毒血清型单一及其高免疫原性,使得疫苗接种成为控制猪细小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可应用的疫苗有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其中灭活疫苗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在早期的研究报告中,猪细小病毒疫苗的免疫均为间隔2~3周的二次注射接种,随着疫苗生产工艺的改进,许多学者发现一次免疫注射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但在生产实际中,我们发现,我国头胎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情况仍较为严重,经济损失较大,因此,我们推荐的免疫程序为在5月龄左右注射第一次,间隔1个月后再加强一次,效果比较好。预防该病还需要加强管理,对于阴性猪场要避免引入阳性猪只,在引种时进行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对于阳性猪场要合理管理阳性猪,初产母猪在配种前可以进行人工主动免疫接种来预防该病。另外,要妥善处理感染猪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污染的器具、场所和环境等。由于该病毒对外界理化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进行消毒时要采用其敏感的消毒剂(如0.5%漂白粉或氢氧化钠)。
第五,日常留意猪群变化,有疑似病例及早隔离。临床证实,积极对症用药,是早期康复治疗此病的关键。患病病猪延时分娩,可用前列腺烯醇注射液,注射引产,避免腹中胎儿腐烂,滞留母体内而诱发子宫内膜炎,甚至会导致个别不孕。病猪心功能衰退,及时用强心药。机体脱水严重,注意静脉补液。治疗期间,补水补液是关键。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灌服起到防脱水的效果。同时,配用抗生素类药物,达到防控继发病的目的。
猪细小病毒病,为细小病毒感染而诱发的以母猪繁殖障碍为典型特点的病毒性传染病,母猪一旦感染后,可通过胎盘经胚胎、胎儿受袭,导致母猪流产、木乃伊、死胎增多等等。此病严重威胁猪场养殖效益,而且特效疗法不多。控制此病应以“预防”为主,做到:坚持自繁自养,严格引种检疫,重视饲喂管理,严格消毒制度,健全猪场生物安全体系,降低将带病毒猪引进的可能。在调查的文献综述中,有效的治疗措施不多见。由此,与其他病毒病的防控一样,接种防疫为防控此病的关键所在。一旦发现有疑似病例,务必及早隔离诊治。同时,对症积极施治用药,是早期此病康复的关键所在。后期,注意配用肠道抗生素类药物,达到防控继发病的目的。
[1]田薇薇.猪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及其防控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6,(6):108.
[2]石海宁.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控与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9):160.
[3]周国玺.猪细小病毒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140.
[4]朱润芝,李宏全,杨宏伟,等.猪细小病毒病防控的研究进展[J].中国猪业,2005,(2):34-36.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编号:SXGC〔201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