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01-16 05:08:40陶学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0期
关键词:融合术微创腰椎

陶学强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观察

陶学强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目的观察对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使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随机原则在本院2016年1~12月所接诊的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中选取78例,分为观察组39例,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对照组39例,则行开放手术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Oswestry评分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Oswestry评分,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各项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对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实施治疗,在确保疗效的同时可有效改善术后疼痛程度,帮助腰椎功能恢复,并实现对术后并发症的控制。

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临床疗效

腰椎管狭窄为临床高发腰椎病症,主要因腰部组织被压迫,导致结构、功能发生变化所致。结合临床实际可见,该症多伴随有其他并发症,以腰椎不稳为主。将对患者日常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持续降低。手术治疗为当前治疗该症最有效的方式,但开放手术易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不利于术后恢复[1]。当前,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已在临床得到推广。本次我院就主要对该手术方案的临床效果加以探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依据随机原则在本院2016年1~12月所接诊的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中选取78例,分为观察组39例,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对照组39例,则行开放手术治疗。对照组存在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段在44~71岁,均值在(52.47±1.54)。入院时已病发1~3年,中值为(1.45±0.22)年。观察组存在男性18例,女性21例,年龄段在41~74岁,均值在(53.58± 1.74)。入院时已病发2~3年,中值为(1.66±0.42)年。在年龄、性别等层面对比可见,两组患者无较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手术治疗,给予静脉全麻。术中体位为仰卧位。借助透视对手术节段椎弓根的具体位置加以确定,并在后正中线旁3.0 cm处做标记。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后,于标记部位做11.0 cm左右切口。将腰背肌筋膜切开并分离,同时对多裂开肌、最长肌肉间隙分离,使关节突、横突等充分显露出来,结合患者综合情况安置对应大小节段椎弓根钉。借助透视节对导针的位置与撑开椎间隙大小加以确定,高度一般取大于正常高度1.0 cm左右,方便后续椎体间植骨的操作。待上述操作完成后于上下椎板一半的位置处切除,将神经根以及硬膜囊完全显露出来,行常规清理操作后,将椎间融合器置入,随后进行切口缝合,并用纱布覆盖。观察组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麻醉与手术暴露操作与对照组相同。在进行椎间融合器置入时,需通过椎间孔将椎间盘暴露,并做好对硬膜囊与神经根的保护工作,对椎间盘纤维环行U形切开,并朝中线翻转。经U形口对椎间盘病变组织处理,使用松质骨对椎体间隙以及对侧椎体间隙实施充填,随后将椎间融合器置入,后续操作与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2]:对两组患者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VAS视觉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等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3]:以SPSS19.0对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以计量数据进行表示,按照t检测,若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为(19.24±1.54),对照组为(26.87±1.6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21.0434)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VAS视觉疼痛评分为(1.38±0.22),对照组为(2.87±1.2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t=7.5661)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无患者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中4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比较可知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结合临床实际可以发现,大多数腰椎疼痛、坐骨神经疼痛等均是因腰椎不稳造成,将对患者日常工作、学习等造成严重影响。从本院近几年接诊情况可以发现,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数量正处于逐年增加的状态。为实现对该类患者健康的有效保障,必须对治疗对策持续进行改进。开放手术为治疗该症的主要方法,但因该术需要对患者椎旁肌肉进行大范围分离,且需要进行长时间牵拉,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更可能导致局部肌肉出现坏死以及纤维瘢痕,最终使得患者在术后出现背部疼痛、僵硬等不适感,综合疗效较低。而在医疗技术持续发展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已广泛运用于对该症的治疗。其具备对患者造成创伤小、术中出血量低等特点,可有效避免患者在术后出现背部疼痛的情况,对于改善该类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就将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运用于39例患者的治疗中,患者术后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充分证明该术在对于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具有极强适应性,可作为首选手术方案。

[1] 罗继.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7):22-23.

[2] 窦广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448-449.

[3] 杨佳宁,宋有鑫,赵丽丽,等.后路Quadrant通道下MIS-TLIF微创手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5):395-400.

[4] 朱晓龙,王建,周跃,等.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26(4):304-309.

R681.5+<3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0-0130-013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7)20-0130-01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0-0130-01

猜你喜欢
融合术微创腰椎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5:22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43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