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文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镇安畜牧兽医水产站,广东云浮 527300)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张清文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镇安畜牧兽医水产站,广东云浮 527300)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猪场中对仔猪危害严重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目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的主要疫病[1]。2016年9月,广东省某猪场仔猪发生了一起以厌食、腹泻、脱水、肠炎为主要特征的疫病,为迅速控制疫病,降低经济损失,笔者对其进行了诊治,现将整个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某猪场共存栏生猪302头,含种猪48头,育肥猪52头,哺乳及断奶仔猪202头。2016年9月,断奶仔猪突然发病,迅速蔓延,4d内哺乳和断奶仔猪共计发病113头,死亡26头,发病率达55.9 %(113/202),死亡率达12.9 %(26/202),该猪场曾利用庆大霉素、红霉素进行药物治疗,但未能有效控制疫情。
病猪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呼吸困难,严重腹泻,呈水样喷出,粪便呈黄色或灰黄色,腥臭味,最后因消瘦、脱水致死。
解剖病死猪可见心包膜附着灰白色绒毛状渗出物,肝脏肿大、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肾脏有出血点,肠壁变薄,肠管内充满气体,肠内容物呈白黄色稀粥状,小肠黏膜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4.1 实验室检验
4.1.1 制片镜检
将剖检猪的肝脏、肾脏等临床病料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可见大量革兰氏阴性菌、短小杆菌。
4.1.2 细菌分离培养
将剖检猪的肝脏、肾脏等临床病料分别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和营养琼脂平板,37 ℃培养24 h后,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生长出粉红色菌落,而营养琼脂平板生长出灰白色菌落,二种菌落均呈圆形、光滑、半透明、边缘整齐、大小均一。将二种菌落分别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可见均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
4.1.3 生化试验
分离菌株能够发酵葡萄糖、蔗糖、乳糖、半乳糖、核糖、麦芽糖、阿伯糖,不能够发酵甘露糖,不产生H2S,不能利用枸橼酸盐,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均为阳性,V-P试验为阴性,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特征。
4.1.4 致病性试验
参照谢金文等[2]的方法,用灭菌生理盐水将分离菌株稀释成5×108CFU/ml后以0.2 ml/只的剂量腹腔接种10只昆明系健康小鼠作为攻毒组,同时取10只健康小鼠接种灭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攻毒组与对照组分别饲养,饲养环境与日常管理均完全一致。攻毒组小鼠在接种后2 h即表现出厌食、精神沉郁等不适反应,在接种后4 h开始出现死亡,至接种后10 h全部死亡。而对照组小鼠无死亡,且饮食与精神状态均正常,未见任何不适反应。可见分离菌株对小鼠的致病性非常强。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观察等临床诊断以及病料样品镜检观察、细菌分离与鉴定等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致病性仔猪大肠杆菌病。
4.2 药敏试验
采用Kirby-Bauer涂布法分别测定分离菌株对15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氨苄、头孢曲松钠、头孢噻呋、头孢噻肟7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新霉素、链霉素4种药物中度敏感,对阿奇霉素、四环素2种药物低度敏感,对红霉素、土霉素2种药物耐药。
①将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将整个猪舍、器具以及外围饲养环境均用3 %氢氧化钠彻底消毒,对猪群用0.1 %过氧乙酸喷雾消毒。②对全群猪肌肉注射氟苯尼考注射液,0.1 ml/kg体重,每日2次,连用3 d。③全群猪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0.5 g/L水,连用5 d。④药物治疗结束后,全群猪免疫接种仔猪大肠杆菌病三价灭活疫苗2.0 ml。⑤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保持猪舍温湿度恒定,保持猪舍通风,定期消毒,保证饲料营养物质均衡。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综合性防治措施后,死亡率迅速降低,至用药结束后猪群食欲和精神状态已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此次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息菌,一般不呈现致病作用,但当生活环境变得潮湿、阴暗、拥挤等可导致猪群抵抗力降低,再加上仔猪的消化器官发育不成熟,极易引起菌群失调,造成大肠杆菌的大量繁殖并在毒力因子的作用下产生肠毒素,引发疾病。故在日常管理中加强饲养管理与环境卫生,避免仔猪受潮、受热、受寒、拥挤,保持猪舍通风、清洁、干燥,可有效预防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大肠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可用抗菌药物对该病进行有效治疗,但林振华等研究发现10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青霉素、利福平、阿莫西林、多西环素等药物的耐药性菌株比例均在60 %以上,本研究中的分离菌株也对阿奇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土霉素4种药物低敏或耐药,耐药性也比较严重,应加强重视,建议在兽医临床用药上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性药物并轮流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此外,由于大肠杆菌具有多种血清型,且各种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反应或交叉反应较差,在应用疫苗防治该病时应选择多个血清型的联苗,本研究在利用药物控制了疫病后,选择了三价灭活疫苗进行该病的免疫接种,起到了良好的预治效果。
[1] 谭娅,史开志,王婧,等.猪大肠杆菌病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禽种业,2016,(9):127-129.
[2] 谢金文,董林,苗立中,等..猪水肿病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3):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