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景萍
(河北省康保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康保 076650)
母猪不发情的防治措施
宋景萍
(河北省康保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康保 076650)
母猪是发展生猪养殖业的基础,近年来国家对稳定猪源实行了鼓励、扶持政策,母猪生产恢复发展很快。农户饲养母猪的目的在于多产仔、产好仔,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正常情况下,仔猪断奶后很快就会出现发情,其发情出现时间平均为断奶后7d,若在20d内未出现发情,叫推迟发情,超过20d后仍未出现发情,叫不发情。引发母猪不发情的有饲养因素、疾病因素和气候因素等,针对这些因素,采用相应的措施,才能使母猪恢复正常发情。
母猪 发情 影响因素
饲养母猪的关键是使母猪适时发情配种,多胎高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在繁殖力,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康保县几个养猪场进行养殖技术服务过程中遇到母猪不发情的病例较多,部分母猪迟迟不见发情,既增加了饲养成本,又造成了人力、饲料、圈舍的浪费。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如营养不均衡,运动不足,饲料霉变,存在疾病等等。针对不发情的母猪,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催情和促其排卵。
(1)先天性因素、生理缺陷和遗传缺陷。如生殖器官发育不健全,两性猪、激素的异常分泌等;另外,季节性的繁殖劣性基因存在也可能造成季节性的母猪不发情。
(2)传染性疾病造成的不发情。猪的附红细胞体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猪布氏杆菌、乙脑、细小、衣原体等一些疾病,都可导致猪的生殖发育不良,以致造成母猪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从而造成繁殖障碍。
(3)饲养管理不良造成的母猪不发情。由于饲养管理不良造成的母猪不发情占比例很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营养方面原因。由于营养不良,造成母猪过于瘦弱而不发情;饲喂单一品种的饲料,造成母猪营养不良,导致不发情;后备母猪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足或饲料中含有霉菌毒素等,都可以造成母猪不发情;营养过高,使母猪养得过肥,卵巢内脂肪浸润,卵泡上皮脂肪细胞变性,造成卵泡萎缩或卵巢囊肿,也可导致母猪不发情。②母猪断奶过晚。母猪体重哺乳损失在15kg以上,导致身体状况差,造成断奶后发情推迟或不发情。
2.1 单圈饲养
断奶母猪合群管理,常可见到因猪咬架、爬跨、争抢槽位等相互干扰的现象,这种管理方法由于增加了母猪的体能消耗而影响了发情,针对这种情况,最好实行母猪单圈饲养。
2.2 饲养环境
猪舍建筑合理,通风好,合理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和良好的卫生环境是基础。
2.3 加强运动
尤其是后备种猪运动非常重要,既可锻炼体质,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保证匀称结实的体型,又可防止过肥和肢蹄病,增强体质,促进性活动能力的加强。可在运动场内运动,也可放牧运动,每周至少活动1d。
保持均衡营养和合适的膘情体况是母猪正常发情配种的重要基础。饲喂配合饲料,使母猪保持中等膘情。
(1)对过度肥胖的母猪应增加青饲料的喂量,增加维生素添加量;降低日粮的能量水平或减少饲喂量,并加强运动。
(2)对由于缺乏营养或妊娠期、泌乳期消耗大、营养水平低等过瘦的母猪应增加维生素、蛋白质和能量的添加量,增加喂料量,以提高营养水平。
为使母猪提早发情配种,可缩短哺乳期,饲养条件好的可于4周龄,一般条件于5周龄给仔猪断奶,于断奶1周左右可发情。当母猪哺乳仔猪头数过少时,可实行并窝,不承担哺乳仔猪任务的母猪可提早发情。
5.1 激素催情
常用的激素有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三合激素等。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含促卵细胞成熟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TH),对母猪催情和促使排卵效果显著。在母猪情期到来前1~2d用药,一次肌肉注射500单位,连用2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头猪肌肉注射1000单位。
5.2 中药催情
处方1:当归15g、川芎12g、白芍12g、小茴香12g、乌药12g、香附15g、陈皮15g、白酒100ml。水煎后每日内服2次,每次再加白酒25ml。
处方2:对月草30~50g、益母草30~50g、当归20~40g、红泽兰20~30g、淫羊藿30~50g。水煎后内服。
引起母猪不发情的疾病较多,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病等,卵巢囊肿、持久黄体和与持久黄体有关的子宫疾病(如子宫内膜炎)、慢性消耗性消化系统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寄生虫病等也会导致母猪不发情;此外还有先天性繁殖障碍,例如雌雄间性(又称两性畸形)、生殖器官幼稚型和生殖器官畸形。对于患有疾病而引起的母猪不发情,可根据情况精确诊断,加强免疫和治疗。
对那些长期不发情、治疗难度大的母猪,应及早淘汰,以降低饲养成本。
[1] 罗宁.母猪不发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云南畜牧兽医,2009,(2):10-11.
[2] 董翠莲.后备母猪不发情的原因与防治措施[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9):6.
[3] 袁圣,牛建强,崔尚金.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不发情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猪业科学,2011,28(2):90-92.
[4] 钟丽美.母猪不发情原因及防治对策[J].畜禽业,2010,(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