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捷
摘 要:猪场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猪群的组成结构尤其是后备母猪的配备和管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如何通过体况管理、催情管理、发情观察和配种准备,使猪场能够对后备母猪进行正确且科学的配种,从而确保后备母猪终身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
关键词:后备母猪;體况;催情;发情
后备母猪初情日龄、体况以及初次配种时的体况和情期会影响其终身的繁殖性能。
1 体况管理
拥有适中的体况才能发挥母猪的繁殖潜能。管理不当的后备母猪在进入繁殖成绩最优的四胎或五胎前就会被淘汰,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做到有效的体况管理。体况以体重和背膘两项指标来衡量,体况管理可通过饲喂管理来实现。
1.1 体重管理
配种时间计划在后备母猪230~240日龄以及体重达135 kg~145 kg时。按照28日龄断奶时体重为6.5 kg以及70日龄时体重达25 kg计算,之后到配种约需155 d,日增重应在740 g左右。尽管体重对后备母猪性成熟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但对其终身繁殖性能的影响却是决定性的。后备母猪体重过大会影响肢蹄健康和发情,即使能正常配种也会增加难产概率,从而导致母猪被过早淘汰。后备母猪体重过轻以及性成熟和体储备不足,发情率和分娩率则会受到影响。即使部分后备母猪能配种分娩,也会导致所产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体重不足,影响下一代的生产性能。这些体重过轻的后备母猪经过哺乳后失重太多,导致再发情延迟或不再发情,不得不提前淘汰,终结使用寿命。
体重不代表体况的全部,对于后备母猪来说,过高的瘦肉率会影响发情和排卵,但瘦肉率低和蛋白质储备不足对后备母猪的繁殖寿命来说也是不利的。另一方面,在达到体重指标的同时,瘦肉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后备母猪的背膘值,所以有必要结合背膘值进行管理。
1.2 背膘管理
对于作为种用的母猪而言,背膘管理贯穿了从后备育种开始到最后淘汰的整个繁殖使用期。背膘作为体况的一个指标比体重更容易监测。
不同品种的猪在背膘厚度上有较大的差异,背膘比较厚的肉脂型猪种往往有比瘦肉型猪种更好的繁殖性能。有关后备母猪初配时背膘厚的目标值,很多文献报道的数据各不相同。那些研究对母猪终身繁殖性能影响的文献都倾向于初配时后备母猪要有更高的背膘值。然而,这些数据在生产中往往不容易做到,会扩大群体背膘和体重的离散度。
无论从实际生产还是来自不同文献的数据,对生产性能最有利的分娩母猪背膘值都是相对统一的。我们可以据此倒推:分娩时比较适宜的背膘厚为18 mm~20 mm,哺乳到断奶背膘损失一般为3 mm左右,也就是在再配种时母猪的背膘厚为15 mm~ 17 mm。经过妊娠期到分娩后,背膘厚再回到18 mm~20 mm,整个妊娠期背膘增加 3 mm左右。然而。后备母猪在配种后,尽管前期对限制饲喂要求更加严格,但是在整个妊娠期增重仍高于其他经产母猪。以分娩期背膘厚的目标值为18 mm~20 mm以及妊娠期增加4 mm~5 mm计算,配种时的最优背膘值应在14 mm~16 mm。
1.3 饲喂管理
1.3.1 营养与饲喂方案
后备母猪的营养与饲喂方式见表1。
1.3.2 饲喂管理注意事项
关于饲料的选择与饲喂管理,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在后备母猪饲养过程中应尽量少用抗生素,无抗生素饲料是最优选择。
(2)在后备母猪育成期的前阶段应尽量不要用生长-育肥猪料(中猪料和大猪料),这些饲料的矿物质含量不能满足后备母猪的储备需求。
(3)不要用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过高的饲料,瘦肉率太高不利于母猪发情。当然,日粮中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不能太低,应能满足后备母猪蛋白质沉积的需求。
(4)从体重70 kg开始,应选用专业的后备母猪饲料才能兼顾体成熟和性成熟的同步发育成熟。
(5)过分精细化的饲料会造成后备母猪胃溃疡。因此,饲料不要粉碎太细,含有一定数量的粗纤维是必要的。
(6)根据后备母猪的体况适度调整饲喂方案,但采食量减少幅度不宜超过自由采食量的15%,否则将会推迟发情,减少排卵数量。
(7)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促进脂肪沉积,提高后备母猪的背膘值。
(8)饲料中需要足量添加一些促进性成熟和排卵的维生素。
(9)在配种前7 d~14 d,让后备母猪自由采食,进行短期优饲,有利于增加合格卵子排出数量。
(10)控制饲料和饲喂系统中霉菌毒素的含量。
2 催情管理
2.1 初情启动
不同品种的后备母猪有不同的初情日龄,经过高度选育的瘦肉型品种,其后备母猪的初情日龄比地方肉脂型品种的后备母猪的要推迟一个多月。同时,初次发情的时间还受后备母猪的体况、与公猪的接触和饲养环境的影响而变化。
研究表明,后备母猪初情日龄越早,其终身繁殖性能会越好。所以,有人建议二元后备母猪从140日龄开始,每天接触公猪,进行催情。但是,越早地用公猪诱情,到母猪初情间隔时间就越长,会增加诱情的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不利于同步发情管理。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后备母猪在160日龄和体重达95 kg~105 kg时开始诱情。
2.2 催情的方法
2.2.1 后备母猪群养
处于催情期的后备母猪一般采用小栏群养,每栏4~6头,且应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对群养的后备母猪,如果猪栏中有一头母猪发情,其会追逐和爬跨其他母猪,引起发情。没有安装电子饲喂系统的后备母猪猪栏(图1),大栏群养不利于后备母猪体况调节,会降低个体均匀度,增加体重和背膘厚的离散度。
2.2.2 公猪诱情
每天把性欲旺盛的公猪赶到后备母猪猪栏前的走道上,让公猪和后备母猪隔着栏杆嘴对嘴接触。为保持母猪的兴趣,应更换诱情公猪。每次公猪诱情的时间不超过1 h,以免避免它对此工作失去兴趣。同时,还应避免公猪与母猪同栋饲养,造成嗅觉视觉疲劳。
2.2.3 光照诱情
在催情期,后备母猪每日应光照 14 h~16 h,以刺激垂体前叶释放促性腺释放激素,促进发情。光源应置于后备母猪的头部上方,光照强度应在250 Lx以上。光照刺激后要有8 h~10 h的黑暗时间(光照强度小于20 Lx)。
2.2.4 催情刺激
对于一些正常管理、年龄超过180日龄且没有初情的后备母猪需要适当的刺激。
(1)应加强公猪诱情。将公猪赶入母猪栏中与后备母猪进行身体接触,每天1~2次,每次10 min~15 min,从而刺激其发情。如果猪舍中的氨气味道太重,会影响公猪气味对母猪的诱情效果。
(2)换圈和并栏。重新建立群体位次秩序会刺激母猪的发情,应防止争斗以避免出现伤亡。不要将一头后备母猪放入一群中,应用不同群体的母猪进行彻底的混群。
(3)运动。多群母猪一起赶到猪舍外面的运动场,通过运动加上打斗来促进发情。
(4)不建议注射激素。激素对初情启动意义不大,还容易引起卵巢囊肿。
3 发情观察与记录
后备母猪通常在6~7月龄出现第一次发情。诱情开始后,每天应对猪群进行一次的发情鉴定,每次发情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便于在配种前进行短期优饲。还应为每头后备母猪建立卡片,记录每头后备母猪初情和发情的时间,避免标示的颜色被擦掉。需要格外关注没有发情标示的后备母猪。
“5点”刺激协助查情。猪舍太拥挤,光线太暗,将不利于发情观察。
4 配种准备
4.1 配种栏适应
催情期后备母猪通常采用小栏群养,为了降低后备母猪配种时的应激,应提前 14 d转入配种舍(图2)。这也方便饲养员对后备母猪进行短期优饲、发情观察及配种操作。
4.2 适时配种
后备母猪在初情配种会降低其终身繁殖力,在第二个情期配种比在第一个情期配种多产一頭小猪。在正常初情的情况下,一般建议在第三个情期配种。若初期时间在7月龄以后,可以在第二个情期配种。
后备母猪饲养到7.5月龄,体重达到130 kg以上,已经在第二情期或第三个情期,确认所有疫苗接种完成,即可配种。达到9月龄的后备母猪在初情即可配种,达到11月龄且仍然不发情的后备母猪应予以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