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琳 黄明晖
(桂林市中医医院口腔科,广西 桂林 541002)
不同充填方法对继发龋预防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 琳 黄明晖
(桂林市中医医院口腔科,广西 桂林 541002)
继发龋为发生于充填体外缘的龋损,是更换充填体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它伴随充填技术产生而产生并与其同步发展。临床上,不论采用何种材料作为填充体都不能避免继发龋的发生,且不论是乳牙还是恒牙的填充都会存在较高的继发龋发生率。但根据不同龋损的位置及范围等方面合理选取充填方法能够较为有效的控制继发龋的发生。本文主要对继发龋的概念、诱因和不同充填方法在预防继发龋方面的作用作一综述。
充填方法;继发龋
继发龋是指发生在修复体——牙体界面的龋坏[1],诱发龋病的因素众多,而仅以补洞治疗的疗效甚微。在临床治疗中,若不能有效地抑制继发龋的发生,不仅会大量耗损患者的精力和金钱,也阻碍了口腔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于口腔医师来说,在尽可能的保证操作精确度的同时,还应重视牙髓和牙齿各种疾病的治疗,因此我们有进行相关口腔医疗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必要,增强患者对各牙体牙髓疾病的认识,以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
早在牙体充填技术应用的初期我们就发现在牙体填充一段时间过后,在充填体周围会出现龋损,这在之后被广泛认为是继发龋,即出现在充填牙体周围的原发性龋损。有研究显示,继发龋与原发龋具的发生机制是一致,它们都是因为细菌及其形成的菌斑而产生[2]。
导致继发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填充后微裂隙形成是最主要的因素。进行牙体修补之后,绝大多数的填充体和牙组织间会形成微裂隙[3],当充填体微裂隙产生之后,覆盖在充填体表面的唾液薄膜会由此进入填充牙体与健康牙组织之间,紧接着一些口腔中唾液的细菌逐步侵入整个微裂隙并在适宜的环境下进行繁殖、产酸,使得牙组织沿洞壁发生脱矿现象,继发龋由此发生[4]。同时,充填过程中消毒不彻底、充填物未压实以及患者自身的口腔环境和龋活跃性等各方面的因素都有容易使患者形成继发龋[5]。
3.1 三明治修复技术:三明治”技术又称为“夹层”技术,即以玻璃离子黏固剂为基底材料直接黏于牙本质上,再利用复合树脂修复缺损牙釉质的联合修复方法。这两种物质具有互补作用,从而取得较好的疗效,因此被认为是治疗龋病的理想技术[6]。早在20世纪Knibbs便提出了三明治修复技术[7],部分学者采用该项技术进行了系列的研究,并通过Modified Ryge Critieria 标准对其疗效进行分析、评价[8],此研究显示,采用传统充填技术进行修复的患牙术后继发龋的发生率高于以三明治修复技术完成充填的牙体,且“三明治”技术能在较长时间内保证充填体形态完整性,减少微裂隙产生及充填体松动、脱落现象的发生,又能够保持牙髓的正常活力[9],能有效控制继发龋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运用。
3.2 一体化氧化锆嵌体修复技术:临床实践中,针对健康牙的大面积缺损导致的龋损,常规采用的治疗方式往往在填充牙体的邻近组织接合和形成尖嵴这些方面的疗效不够理想,甚至有降低后牙功能的可能性。而王建鸿等[10]曾经对一体化氧化锆嵌体修复后牙体缺损的疗效展开了研究,并参考美国有关机构制定的标准[11]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经过2年时间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经一体化氧化锆嵌体修复术的55颗患牙中仅有一例发生了鸠尾部位折断,通过检查表明该现象是由患者患牙对颌牙的牙尖相比较宽较大,并且相互咬的程度比较紧密,但是对于鸠尾部的牙体来说,它却是因为预备深度表浅以至于咬应力十分集中引起的;所有病患牙充填体均未发现明显的磨损痕迹表明氧化锆嵌体耐磨性好。有极少数牙体修复后发生继发龋,可能与填充体自洁工作纰漏以及患者口腔环境差有关。该项技术能一定程度的控制继发龋的出现。
3.3 流动树脂充填技术:流动树脂具有流动性强、黏接力强等优势,同时又可以释放氟,因而在牙体充填当中多被用来进行窝沟封闭及预防性充填[12]。流动树脂的主要成分是超微颗粒,而无机质含量相对较低,这也决定了它在固化之后的强度低且易磨损,不能够承受后牙比较有力的咬力。李丽惠等[13]曾研究并报道加强型的流动树脂充填牙体不论是在充填牙体完整度保持,还是充填牙的着色等皆相比较于传统树脂都存在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且并未发现继发龋牙体。新开发的加强型流动树脂在保持原有的各种优势之外还拥有了在后牙填充时所需要的物理特性。最应该强调的是研究者发现第 7 代含氟自酸蚀黏结剂牙本质黏结剂 Eauti Bond,针对于牙釉质和牙本质都提高了黏合力,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牙体与充填材料的间隙距离,尽量避免了渗漏情况的发生,因此可以使复合树脂聚合收缩引起的不良反应减少货彻底清除。
3.4 光固化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充填:老年人的牙周逐渐萎缩,牙根部暴露,引起牙本质龋坏,牙本质龋坏等我过程是由浅到深分层剥落后向四周发展,龋坏齿的面积大而表浅,也使得牙本质受累十分普遍,导致其抗龋能力降低,根面龋的发病情况严重[14]。老年人的龋坏发展十分迅速,经常发生继发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疾病,最终导致残根残冠不得不拔除已缓解患者的痛苦,不仅大大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对美观的追求,更严重的是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戴杰等[15]有研究发现,光固化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相较于传统的有十分明确的优势,一方面老年人充填治疗成功率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另一方面它有边缘封闭性高、氟释放比较稳定、潮湿环境中敏感性低等优势,所以是治疗老年人根面龋的首选。采用光固化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原进行临床正畸的粘连,在临床根面龋的治疗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光固化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所含的颗粒比一般的玻璃离子更为细腻;抗压强度和抗剪切强度明显高于普通的玻璃离子,对牙周产生的刺激更小。光固化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充填的固化过程中体积会较大程度的收缩,与普通玻璃离子充填相比较体积会变得更小[16],但是光固化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的树脂基质成分中含有高亲水基团,这是一种可抵消部分聚合收缩的亲水基团,因而使用光固化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最终可以提高边缘密合度[17]。光固化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还可以降低充填体周边的微渗漏情况,降低继发龋发生率。
3.5 Z350型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是常见的牙体硬组织疾病,好发于牙龈边缘和牙龈下方,严重者甚至会累及牙髓以及出现牙冠横折的情况,多数伴有牙本质过敏症状[18]。目前临床上多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以及光固化复合树脂来充填,近年来可流动超微颗粒型的Z350型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凭借其在静态下具有黏稠度、对牙髓刺激性小、有较高收缩性以及复合树脂等优势,在临床上使用广泛。苏伟等[19]在研究中使用的Z350型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对比观察临床效果;显示充填18个月后两组的继发龋出现率、充填牙体邻近组织色彩改变、牙髓的病变均无显著差异,但是玻璃离子水门汀脱落的发生率远远高于Z350型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临床上可使用注射器将Z350型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直接推注到所需充填部位,容易充分、准确地填入相对狭窄的楔状缺损区域,因而对缺损的洞型没有严格的要求,易于塑性,修复的成功率高,还可降低充填后敏感发生[20]。Z350型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的易塑性特点,在大大降低了修复时在牙体组织之间空隙形成的概率;Z350型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可以释放氟元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继发龋的发生。
3.6 金属预成冠修复:儿童乳磨牙龋为乳牙龋中最为常见,乳磨牙龋坏牙体组织大面积缺损在临床上也非常常见,在临床上常导致乳磨牙的大面积缺损,由于缺损面积大,牙体组织的大面积缺损丢失对儿童口颌系统的生理功能的影响非常大[21]。当小儿的乳磨牙存在大面积的缺损时,在临床上就很难采用传统方法对小儿乳磨牙进行恢复。由于小儿牙体组织缺损面积过大容易导致充填牙体掉落影响治疗效果[22]。一方面充填牙体的稳定性达不到患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有发生导致龋坏、感染等其他的并发症[23]。金属预成冠修复组,根据患儿乳磨牙龋坏牙体组织大面积缺损的具体情况,挑选合适的金属预成冠,在一系列的安置、修整、微调、抛光及黏固工作后保护。治疗修复后长期随访并观察金属预成冠修复组的金属预成冠修复组黏接情况度、继发龋发生率、咬力度等,可以发现金属预成冠修复组明显优于金属预成冠和修复组。说明金属预成冠修复乳牙大面积缺损,恢复乳牙解剖形态有优势,维持牙体良好的咬关系,使患者可以正常地咀嚼,以促进小儿颌骨的正常发育,同时可以继承恒牙的萌出,避免引起咬关系错乱。颜俊霞[24]等在对患者患牙给予渗透性树脂和氟涂布剂的联合治疗时,与单纯氟涂布剂组治疗进行相应的疗效对比,治疗修复患牙并随访观察患者情况,结果显示渗透性树脂和氟涂布剂治疗联合治疗使用成功率远远高于单纯氟涂布剂治疗组同时白垩色斑、表面粗糙的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单纯氟涂布剂治疗组。渗透性树脂和氟涂布剂治疗联合金属预成冠修复治疗的治疗效果更佳,能较好地恢复患牙的形态与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从临床实践中来看,增强口腔医师以及患者的疾病防范意识对于预防继发龋的发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患者进行宣教工作,向患者进行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尤其是进食一些容易着色食物后一定要使用正确方法刷牙漱口,以避免修复牙体的着色及横向磨损;呼吁患者做到保持口腔卫生的基本要求是预防继发龋的关键,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刷牙,同时患者的定期复诊也十分重要。只有严格遵守牙体预备的保护原则,保证做到消毒和隔湿充填、不暴露充填牙部,修复后使用氟化物严格把握局部及全口间隙的封闭。继发龋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活动期牙周病和开放性龋齿,欲将口腔疾病彻底治疗,改善口腔环境从而预防继发龋十分重要。总而言之,在充分了解临床医师对患者继发龋治疗方法后,可以看发现当前的医疗环境下彻底消除继发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临床医师可以在治疗中对患者进行充分宣教工作,从而提高患者预防意识,在继发龋的充填等的各个环节多加预防,只要患者能够提高对继发龋的重视,一定能够有效降低继发龋的发生。
[1] 李欣,雷胜男,何详一.根面不同处理方法对覆盖基牙继发龋影响的研究[J].口腔医学院,2012,28(2):143-145.
[2] 张林朴,姚晖,李燕妮,等.充填体底壁人工脱矿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观察[J].口腔医学,2010,30(10):581-586.
[3] 唐寄萍,陈坚.Ⅱ类洞三明治修复方法改进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2014,12(4):227-230.
[4] 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5-116.
[5] 望朔,李核,陆莉芳,等.窝沟封闭修复老年人根面龋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3,20(9):32-33.
[6] Na J,Lee BH,Baek JH,et a1.Optical approach for monitoring the periodontal ligaIIlent chaIlges induced by orthodontic forces amund InaxiUary anterior teeth ofwhite rats[J].Med Biol Eng Comput,2008,46(6):597-603.
[7] 刘聪,曲晓复.3种充填材料应用于牙颈部非龋性缺损的边缘封闭性研究[J].口腔医学,2012,32(6):354-356.
[8] 王忠义.口腔修复学[M]. 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97.
[9] Tay FR,Wei SH.Indirect posterior restoration using a new chairside microbrid resin composite system[J].Adhes Dent,2001,3(1):89-99.
[10] 王建鸿,王丽萍.一体化氧化锆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2年临床疗效观察[J].北京口腔医学,2014,22(1):46-48.
[11] Borcic J,Anic I,Urek MM,et al.The prevalence of non-carious cervical lesions in permanent dentition[J].Oral Rehabil,2004,31 (2):117-123.
[12] 董丽萍,孙璐.CAD/CAM 全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4,15(5):301-304.
[13] 李丽惠,谭永宁.加强型流动树脂修复窝沟龋的临床观察[J].牙体牙髓牙周学杂志,2014,24(2):109-111.
[14] 王雅俐,莎日娜.流动树脂与窝沟封闭剂治疗早期窝沟龋的临床效果比较[J].广东牙病防治,2011,19(7):372-374.
[15] 戴杰,郭金炉.老年人根面龋光固化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充填效果观察[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2014,12(5):288-290.
[16] 刘聪,曲晓复.种充填材料应用于牙颈部非龋性缺损的边缘封闭性研究[J].口腔医学,2012,32(6):354-356.
[17] 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86.
[18] 冯丹丹,祁冬.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模拟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后抗折特性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32(2):157-161.
[19] 苏伟,罗美界.不同材料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疗效比较[J].广西医学,2014,36(4):519-520.
[20] 吴胜,张华,劳文茵.Z350纳米复合树脂修复前牙间隙的效果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2):235-237.
[21] 李江波.修复方式对乳磨牙大面积缺损的治疗效果分析[J].药物与临床,2014,8(7):178-179.
[22] 常平,闰黎津,李锐,等.修复方式对乳磨牙大面积缺损的治疗效果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1):175-177.
[23] 邓卓峰,周峥.金属预成冠修复儿童乳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7):1256-1257.
[24] 颜俊霞,陈伟士.渗透性树脂和氟涂布剂联合应用治疗乳磨牙邻面浅龋的临床观察[J].健康研究,2015,35(1):77-78.
R781.1
A
1671-8194(2017)20-00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