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2017-01-16 03:39冯晓帆王艳杰玉柳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5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例知识点

冯晓帆 王艳杰 赵 丹 玉柳春 张 林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

医学教育

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冯晓帆 王艳杰 赵 丹 玉柳春 张 林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

现今提出的各种知识传授方式多是建立在学生有学习主动性的前提下,而主动性的产生很大程度与兴趣相关联。文章就如何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产生学习兴趣这一课题,从氛围营造、内心需要的产生、优化媒体应用等几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

生物化学;课堂教学;兴趣

生物化学具有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纽带作用,是各医药院校的主干课、必修课,课程地位尤其重要,但由于学科的自身特点,教学过程中涉及了多种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在机体内物质代谢中的反应过程,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上体现为各种结构式和一串串纵横交错的反应式。学生普遍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逐渐产生了畏难情绪,因此对知识的接受情况不理想,教学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

针对有效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尽管翻转课堂、PBL教学法、微课、慕课(MOOK)、逻辑教学法[1]等各种知识传授方式不断提出并推广,但多是建立在学生有学习主动性的前提下,而学习主动性的产生很大程度与学习兴趣的产生相关联。学生因兴趣而产生内心需要,课堂上就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并把这种状态持续到课后的自主学习进程中。笔者就如何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的内心需要,从而产生学习热情这一课题,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3尝试。

1 将初期的紧迫感转化为内心需要

生物化学课在我校各专业教学进程中设置为一学期,师生间之前没有互相了解的时间,而学期初直接进入教学环节容易造成师生间的不适应:学生们容易把上一学期形成的学习风气、学习方法直接延续下来;而教师根据生物化学的学科特点又有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课堂要求。由于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这就使得教师可以在开课初期主动优化教学内容,适当介绍个人情况以及往届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成绩情况,迅速拉近师生间距离,把新学期本门课的课堂安排、成绩构成、考核方式明确做出说明,其间穿插一些往届学生素材,如有的因为爱好生物化学参加了教师的科研课题,有的在教师指导下获得主持省级、校级大学生创业计划;而有的由于不重视生物化学实验课而成绩不理想。这时,学生虽然身在学期初,但内心已产生一种紧迫感。据观察,这种紧迫感持续的时间一般不会很长。

兴趣以精神需要为基础,比如对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等内容。人们如果对某件事物内心感到需要,就会产生热情、乐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并注意探索其中的奥妙。兴趣又与个人的认识和情感联系密切。如果对某件事物没有认识,当然也不会对它有情感,因而无法产生兴趣。反之,认识深刻后,兴趣就会非常浓厚。以此为切入点,在课程初期,先着力扭转学生对生物化学认识的一些误区:比如简单地认为生物化学只有在检验科工作才用得上;生物化学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等。结合教材绪论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介绍生物化学发展阶段时引入一些与各章节密切相关经典实例。当然,最好能结合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使这些实例更加直观、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眼前。例如在简介糖类时引入饮料中常见的各种甜味剂:山梨醇、蔗糖、安赛蜜、阿斯巴甜、糖精等,学生们虽然在生活中经常接触这些成份,但实际了解并不多,并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比如很多人错误地以为喝无糖饮料不会发胖;在简介脂类时提问什么是反式脂肪,我国为何在2013年1月1日起开始要求在相关食品成份表中标注其含量;有的营养食品包装上注明所含的核黄素、硫胺素到底是不是一种稀有成份;超市里同品牌、同样量的纯牛奶为何价格相差悬殊,这不仅仅是因为包装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的陆续抛出可把学生最初产生的紧迫感转化为急于深入学习、探究生物化学的一种内心需要,这都为日后学生们带着求知的兴趣顺利地进入各章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

2 通过优选课外实例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教材上理论知识是以固定模式出现的,尝试将一条条的知识要点讲得生动,引发学生的兴趣,由被动灌输变为主动获取,这对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一些报刊上有时会看到对高校教学与社会需要脱节的批评报道,学生在课堂的所学仅是为了应对考试,不知道如何应用。所以,做为一名任课教师,应从本学科出发,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其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即是联系日常,优选一些与生物化学知识点密切相关的生活实例,利用先进的课堂教学手段呈现在学生面前。生活化的情景实例加上媒体技术,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能够增加学生沉浸感,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引发他们去广泛地思考,课堂气氛就会比较活跃,有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合班上课的学生非常重要。

对于实例的选取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具有真实性,可来源于生活实践、科学发现或者医学临床,最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的,但了解却不深入的。比如在讲碳水化合物时先说明这一名称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应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多数饮料和食品在成份表中却还在延用这一名称,而且有的无糖饮料还进一步用破折号标明碳水化合物即糖,这是有其原因的。问题的提出对于自认为对饮料非常熟悉的学生们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很多学生会感到这个常喝的东西其实他们了解的并不多,之所以花钱买来喝也多是因为广告或者被外包装吸引。伴随着好奇,学生内心探究答案的原动力被唤起,为教师下一步深入讲解知识点铺平道路。第二方面,所选实例一定要紧扣本课程的教学大纲,与专业教学目标相一致[2],比如在介绍蛋白质化学时,适时插入某平面广告(画面中是一位男士手捧一个特效做的巨大的鸡蛋),针对这一画面,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多个应用性很强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如人体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是多少;吃进来的蛋白质是否都能被吸收;何种人群需要补充蛋白粉以及不科学地过量摄入高纯度的蛋白质可能会有什么后果等。这些内容与教学大纲紧密结合,同时会引起学生很强的关注度。第三方面,实例的选取要与教学对象相适应。由于多种素材涉及面广、内容庞杂,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要满足不同专业的特殊需求,剔除一些无效素材。如教材中很多理论知识来自于一些诺贝尔奖经典理论,这些理论提出者的科研经历会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第四方面是选择的实例要具有综合性。既能较好地体现前后知识要点间的联系,又能养成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例如在脂肪酸的分解代谢中要介绍左旋肉碱,在提示左旋一词及这一成分的英文名称为L-carnitin后,很多学生就会同之前在糖类化学中学过的空间构形建立起联系,使以前学的知识点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

3 创新多媒体使用方法

多数的课堂教学都是通过PPT来实现的,一些实例图片及视频也是镶嵌其中的,只能按部就班的讲解,不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状态灵活的把握教学进度。另外,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也感觉到,如果把PPT中设置过多的链接和过场动画,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根据心理学家对于人注意力的权威研究,多数人做事情只有十分钟左右能保持专注的精神状态。当人们在执行某件自认为需要十分专心的事情时,能主动将自已的注意力完全放在这件事上的时间仅有十分钟,然后就会因外物吸引而无法集中精力[3]。针对这一情况,笔者独创了一套实例专用课件,特色是使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实时学习状态准确、快速地抽取需要的媒体素材。因为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任意抽取,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生层次,实时的课堂反应来灵活地选用媒体素材。在运用素材时可以一键迅速切换,不会干扰到PPT的正常显示。

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教师非常有效地实施教学。通过跟踪调查,学生们普遍反映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得到了加强,并且与考前突击背诵仅仅是为了应对期末考试相比,学习目的更加明确,由于是因兴趣而主动去学习,对知识点记忆就更加牢固。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地关注,会十倍、百倍地投入精力去研究、去发现。兴趣不仅仅是对事物外在的简单关心,以兴趣作为内在驱动力而引发的知识获取或是活动参与,都会使人主动积极参与并得到内心的满足。实践证明,立足于教材并将理论和生活实践有机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果运用得法,使学生产生兴趣,对教学效果和质量必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笔者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一些问题,如教学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引起合班学生的课上关注度;如何让选取的实例更好地为生物化学理论知识服务;如何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等。这些都为今后的教学实践留下了广阔的探索空间。

[1]杨小红.逻辑教学法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3):161-162.

[2]张俊河,董卫华,王芳,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2):139-142.

[3]江虹.学生课堂注意力和记忆力调查分析及教学讨论[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21(80):14-16.

2013辽宁中医药大学教育研究课题。

冯晓帆(1977-),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E-mail:taxi1977@126.com

R197.323.6

A

1007-8517(2017)05-0137-02

2016-12-24 编辑:陶希睿)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实例知识点
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基础
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