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诗蕾 何怀阳
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酆诗蕾1何怀阳2*
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中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疾病之一,西医在治疗心衰上可以很好的缓解其症状,但是存在的一定局限性。文章从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方药、针灸疗法、特殊疗法等方面进行论述,通过总结中医药治疗心衰的研究进展,以期对心衰的治疗提供参考。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研究进展
近年来,全球范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据报道,据统计美国的心衰患者有500万人, 占人口总数的1.5%~ 2.0%[1]。1999年的新发病例数为55万人,死亡约29万人[2]。欧洲9亿人口中有100万的心衰患者, 占人口总数的0.4%~ 2.0%,约一半的患者在4年内死亡[3]。每年新患者心衰的人口数及死于心衰的人口数明显增多,每年耗费在心衰治疗上的金额也是巨大的,其造成很大的社会负担。近几年各地相关治疗显示,我国心衰患者增长了600万,患病率增高2%~3%,尤其是年龄在60~79岁之间的人口,心衰发病率增长最为明显[4]。现今,中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这预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心衰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为胸闷气喘、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水肿、活动受限等,高额的治疗费用,大量口服药带来的不良反应,严重的困扰着心衰患者,降低其生活质量。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从改善短期血液动力学状态转变为长期的修复策略,以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治疗方案的也由从前的强心、利尿、扩血管转变为由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组成“黄金三角[5]。但是在药物的研究方面并未取得多大的进展,现在心衰的用药与20年前并未有多大的差别,虽然有左西孟旦、萘西立肽等新药的上市,可是其与传统的药物相比,没有见到其明显的优势。非药物器械治疗,固然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症状,然则确无法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率。
中医药治疗心衰,从整体出发、辨证分析、因时因地因人、综合地处理患者,治法多样,药味众多,副作用小,有稳定机体内环境的作用。现就中医药的理、法、方、药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了解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进展情况,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1.1 整体出发、调理脏腑 心衰的病位在心,与肺、肝、肾、脾等全身多个器官彼此影响,《千金方·卷十三·心脏方》[6]中提出:“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明代周子千在《慎斋遗书·卷一·阳明脏腑》[7]中明确提出心肾相交,可见二者相互影响。如左心衰时,血液重新分配,肾血流量减少,出现少尿,可见肾功能受损;影响到消化系统时可见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影响肝脏时可见肝脏肿大,肝区有压痛等;如何协调心脏与其他器官及系统的关系,是临床用药碰上的难题。现今,心衰的基础研究与治疗有了一定的突破,各国的心衰诊治指南也在不断更新变化,重点从治“病”变为治“人”,更加关注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一变化与中医临证强调的整体观念不谋而合[8]。邓铁涛的“五脏相关” 的学术思想,认为心衰病位在心,但肝脾肺肾与心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既可成为心衰的诱发或加重因素,又可因心衰致他脏功能失调或损害[9]。
1.2 辨证论治 关于心衰病因的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是故多食咸,则脉凝 泣而色变”,可见劳累、饮食不节多为心衰的病因,《景岳全书·喘促》云“虚喘者,慌张气怯,声低息短,皇皇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而惟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也[10]。”《诸病源候论·劳浮肿候》示“肾虚则水气流溢,散于皮肤,故令身体浮肿,若气血俱涩,则多为水病也》[11]。 《血证论》道“故水病则累血,血病则累气,气分之水阴不足,则气乘阴而干血,阴分之血液不足,则津液不下而病气。……血化水,亦发水肿,血病而兼水也[12]。”这些论述阐明心气虚阳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行,血流迟滞,瘀成水,与现代医学认为心衰循环缓慢,血管内压力增加形成水肿相吻合。而心衰的病机多认为是心气虚,心阳不足,气虚不运血,阳虚不化水,血脉瘀阻,水饮内停等。陈鼎祺[13]认为本病病性总属本虚标实,本虚多为气血阴阳的不足,标实则指水痰瘀的停留,一般多益气温阳利水。但是距今为止,关于心衰的辨证分型标准尚未统一,现临床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4]。许多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脉等进行辨治。心衰的辨证分型,少则2个证多达10个证型[15],多数报道分36个证型,颜德馨[16]将心衰分为心气阳虚和心血瘀阻两型,并制定了温运阳气方和行气活血方辨证论治。黄春林[17]分心衰为四型治疗:①气阴两虚证治宜益气养心;②心脾两虚、饮邪犯肺证治宜益心健脾、温化痰饮;③心肾阳虚证治宜温阳利水;④心阳虚脱证治宜回阳救逆。
中医对心衰的治疗讲究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在用药选方上讲究君臣佐使,四气五味,使各药间的药性相互制衡,可以减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服用洋地黄类易中毒出现恶心呕吐等,中药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且越来也多的研究表明,中药具有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肌耗氧等作用。如桂枝的主要功效为通阳化气,通阳就是补助心阳,温通心脉;化气即促进阳气化生,激发心脏功能活动的正常运行,故桂枝成为心病之要药[18]。葶苈子其有调节心血管系统,提高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脏血液供应,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排血量与减慢心率作用[19]。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并有“止血神药”之称,散淤血,止血而不留瘀。研究表明,三七可以有效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还具有一定补血作用[20-21]。益母草具强心增加冠脉血流量和营养心肌作用,生地有强心利尿作用,对心肌衰弱的心脏作用更明显[22]。 中成药芪苈强心胶囊是经多家国际医学权威杂志认可能有效治疗慢性心衰的中成药,其对心衰患者体内的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有确切而强大的干预作用,改善心衰的症状,提高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23]。
针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对疾病的治疗具有双向调节作用[24]。如内关穴,对窦性心动过速或者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均有作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针灸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甚至是心脑血管的功能。如吕光荣[24]将内关、膻中、太渊称为“心病三穴”,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有活血通络、宽胸理气;膻中为心包募穴,是八会穴中的气会;太渊为手太阴肺经原穴,是八会穴中的脉会。三穴配伍可起到行胸中气,推脉中血,使气行血行,脉行流利,发挥“心主血脉”的功用。张其梅[25]将60例心功能为Ⅱ,Ⅲ级患者分为两组,观察活血温阳汤加用针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结果活血温阳汤合针灸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甚佳。辛娟娟等[26]总结针刺能够兴奋迷走神经,对抗交感神经的过度活动,通过调节心肌细胞内钙信号相关蛋白改善心脏功能。
在中医外治法中,除了针灸疗法,还有一些具有特色,可以明显的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心功能的外治疗法。如郭盈盈等[27]的研究发现加用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心衰的症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林雪琴[28]将21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联合组,中西药联合组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浴足,结论表明:加用中药浴足的心衰患者明显优于西药组,其可改善外周血液循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心功能。俞静娟等[29]运用磁珠压耳穴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轻中度心力衰竭40例,通过刺激相应反应点,达到调理气机、疏导气血、宁心安神的作用,且BNP显著下降。脐为任脉要穴“神阙穴”所在,又为冲脉循环之处,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可通过经络沟通上下内外诸经和五脏六腑[30]。药物敷脐后,一方面药物成分被吸收,可通过气血运行而达到病所;另一方面通过局部穴位的刺激,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调整脏腑功能,可发挥其防病治病的特殊作用[31]。
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医学,而心衰临床上的难治疾病之一,中医药治疗心衰有其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中药效果慢,其剂型、剂量未形成一定标准,为中药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次关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疾病的发展、疗效判定等缺乏统一的标准。最后,在危急重症心衰的治疗上,缺少能够与西药相媲美的快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的方法或药物。所以,充分发挥中医的整体观念,克服中医药的局限性,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为中医药治疗心衰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推动中医药的发展。
[1]ACC/AHA Guidelines for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J].Circulation, 2001, 104: 2996-3007.
[2] 2002 Heart and stroke statistical update[J].Dallas: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01.
[3]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task for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J].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1,22:1527-1560.
[4]邢作英.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其病因[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10):937-938.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98-122.
[6]孙思邈.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上册)[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426.
[7]周子千.《慎斋遗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9.
[8] 温鑫洋,窦荣海,金华.从心力衰竭指南看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性[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6):1-4.
[9]刘小斌.邓铁涛教授对五脏相关理论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1):73-74.
[10]明·张介宾著.景岳全书[M].赵立勋主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426.
[11]南京中医学院.诸病源候论校释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11
[12]清·唐容川著.血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3
[13]刘宗莲,徐淑文.陈鼎祺治疗心力衰竭经验[J].中医杂志,2000,41(4):204-205.
[14]张大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J].中医文献杂志,1995,2(4):25-27.
[1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0.
[16] 严夏,周文斌,杨志敏.颜德馨教授治疗心衰经验摭拾[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6):447-447.
[17] 何怀阳,李芳.黄春林治疗心衰经验撷要[J].山东中医杂志,2005,24(4):244-245.
[18] 陈家源,牙启康,卢文杰,等.中药肉桂的研究概况[J].广西医学,2009,31(6):872-874.
[19] 张小斌,陈书存.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心力衰竭63例[J].陕西中医,2005,26(7):614-615.
[20] 李华.中药抗心衰合剂治疗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型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104-105.
[21] 尚淑艳.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新进展[J].哈尔滨医药,2009,29(6):90-91.
[22] 张德美,陈方焘.曲美他嗪联合养心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1):46-48.
[23]韩以轩.中药抗心衰研究引起重大国际影响[J].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13,(11):19-21.
[24] 李锦鸣,吕允,郝敬红,等.吕光荣教授针药并用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经验探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5):75-76.
[25]张其梅,张富亮,李国政.活血温阳汤合针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6):877-878.
[26] 辛娟娟,高俊虹,陆凤燕,等.探讨针刺改善高血压心肌肥厚及心功能损害潜在机制的新思路[J].针刺研究,2015,04:331-336.
[27]郭盈盈,常丽.穴位贴敷配合中医护理方案对心衰患者症状改善的效果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4):125-127.
[28] 林雪琴.中药沐足辅助治疗慢性心衰稳定期的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9):1313-1314.
[29] 俞静娟,何炯,龚佳青,等.磁珠压耳穴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轻中度心力衰竭4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6):924-925.
[30]王洪国,程怀孟.中药敷脐加艾灸治疗慢性腹泻35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4,12(10):23-24
[31]李媛媛.中药敷脐治疗慢性肾衰竭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
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20122BBG70137-4)。
酆诗蕾(1990-),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 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心血管)。E-mail:350498659@qq.com
何怀阳(1971-),男,汉族,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心血管)。E-mail:hhy364600@sina.com
R714.252
A
1007-8517(2017)05-0083-03
2016-12-21 编辑:梁志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