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修养”论张元素未列金元四大家之因

2017-01-16 03:24:46马立娟修宗昌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宋濂李东垣金元

马立娟,修宗昌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 510405)

张元素创立的脏腑辨证理论、药物归经与引经报使学说,重脾胃养正积自除等见解,深切地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传承其医学思想而壮大的易水学派是中医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后人谓“张洁古、刘守真、张子和、李明之四人著作,医道于是乎中兴”[1]2,李时珍赞“大扬医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2]……洁古医学建树可谓高矣,后世之评价亦可见对其医学成就的肯定。对其未列金元四大家之内,抛开战乱中著作遗佚、弟子盛名掩盖等因素,笔者认为或与传统文化中道德评判观念有关。吴昊天[3]经实地考察张元素家乡知其非高洁之士,适时李东垣携千金拜师,其竟纳而不拒;对张元素生平进行考究后,补正其初醉心于仕途、游乐,后曾于涿州任国子学正,期间有贿赂、腐败之举。如此来看,张洁古的这些行为无疑与传统认知中大家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清心寡欲”等君子之为背道而驰,故而影响了后人对其总体的评价。

1 中国传统文化视品德为立身之本

1.1 时人重道德修养,尚君子之道

传统文化将人的品性与天地相合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4],《周易》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故而古人重道德修养并训诫曰:“君子进德修业”[4],“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5]。即不以个人的私利为人生追求目的,追求“君子”的境界。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6]43”孟子见梁惠王,王问“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7]”《论语·尧曰》则道出君子当有之修养“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故遵守践行“君子”之道义与否,影响着人们对于“人”的评判。由此笔者推测受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张元素所处时代之人虽受惠于其医术,但“贿赂、腐败”之举实不为人所称道,与君子之行所差甚远,故而论述其文较少,这也导致今人对其生平了解模糊。

1.2 文人提四大家说,重人之德行

最早开始梳理金元时期著名医家的是明初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宋濂。《宋濂医史》曰: “金之以善·医名凡三家,曰刘守真氏,曰张子和氏,曰李明之氏。虽其人年之有先后,术之有攻补……溪先生此书,其有功于生民者甚大,宜与三家所著并传于世。[8]”究宋濂所处时代,宋明理学思想主导人们的处事认知,理学家们阐释义理、论述心性,更加重视人的内心修养及对道德准则的践行。甚则将道德升华到太过的高度,否定人的正常欲望,批判对利的取舍,如朱熹言“存天理、灭人欲”。宋濂深受理学思想的熏陶,称赞朱熹曰:“抑尝闻孔子天之孝子也。以其扶持天地,植立纲常,为千万世计也。朱子之志实与孔子同,是亦孔子之孝子也。[9]”张元素纳李杲千金而授医术之举,在笔者看来于宋濂的道德认知似为“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10],贿赂、腐败之举更为人所耻。古人云:“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德,然后信其道”[11],因而虽医术精湛,别有建树不能称为大家。

1.3 金元四家德行修养仁义孝备矣

1.3.1 刘完素重民族气节不慕功利 《论语·里仁》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刘完素不应金章宗之召侍奉入侵蛮夷,不享富贵而游历民间为百姓诊治疾苦,民族气节为人钦佩而医术亦因之得以传承。《元故河间路医学教授王府君墓表》[12]中云:“昔金大定间,乡郡有良医刘氏完素,能起危疾,名倾朝野。累召不起,赐号‘高尚先生’。兵后子孙皆亡……府君曰:‘不可使刘氏之学无所传也。’即其故居,作新祠宇。旦望率医者谒之,庶几瞻拜仪形,讲习论著,益广其传,以活斯人焉。”

1.3.2 张从正彰医之傲骨不媚权势 张从正“为人放诞无威仪,颇读书,作诗,嗜酒”[13],曾入太医院应职,后辞官而去,述离开之由曰:“今之人以医辟奴,故医之道废……常见官医迎送长吏,马前唱诺,真可羞也。[13]”“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历来备受尊崇的文化人格,亦为儒家推崇的价值尺度, 张子和的离开彰显其为医“威武不能屈”之傲骨。

1.3.3 李东垣侍母疾勤谨好施笃敬 李东垣幼即师从大儒,自身修养和约束力令人感叹。《东垣老人传》言: “忠信笃敬,慎交游,与人相接,无戏言。衢间众人以为欢洽处,足迹未尝到,盖天性然也。朋侪颇疾之,密议一席,使妓戏狎,或引其衣,即怒骂,解衣焚之。[14]”亦有达则兼济天下之所为,“宅有隙地,建书院,延待儒士,或不给者,尽周之”,“泰和中,岁饥,民多流亡,君极力赈救,全活者甚众”[14]。《医学发明》载:“母王氏染疾,公侍,色不满容,夜不解衣”[15],后痛悼不知医而失其亲,有愿曰:“若遇良医,当力学以志吾过。[14]”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6]2”孝道乃从古至今评价人德行的重要尺度,李东垣伤母逝而重金学医,为人子之孝义可见矣。

1.3.4 朱丹溪蕴儒于医道品行端正 《丹溪翁传》记载朱丹溪自强不息,逆境出身却“自幼好学”[14],为人正直有家国情怀,“非其友不友,非其道不道,好论古今得失,慨然有天下之忧”[14];为人子践行孝道之义“事母夫人也,时其节宣以忠养之”[14];为人兄不忘友爱之仁“宁薄于己子,而必施厚于兄弟之子”[14];为人弟子则有尊师好学之义“虽有医名”仍“凡数往返”诚心拜师“北面再拜以谒”[14];有不慕名利、清净淡泊之志,“但语及荣利事,则拂衣而起”[14]。朱丹溪融儒学思想于医道,在行医过程中自觉践行医德之仁。宋濂在《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中载朱丹溪“窭人求药,无不与,不求其偿,其困厄无告者,不待其招,注药往起之,虽百里之远弗惮也。”对其品行、医德赞扬有加。

2 品行之污损医学地位颇为可惜

综上所述,虽然张元素与其他四家医学贡献不分伯仲,甚至学术成就略高一筹,然从传统文化道德价值的评判标准观之,于医籍记载中可见世人更为推崇其他四者,尤经宋濂的四家之说梳理,医界金元四大家之说就似盖棺定论。在笔者看来,张洁古虽受李杲千金,然其教授李氏可谓毫无保留,将毕生行医所得倾囊相授,李东垣“学数年,尽得其方法”[15]297。为使门人更易领悟医道,特别编写《医学启源》启蒙他们的医学认知,用心之诚可以见矣。且张元素不藏良方,如“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16],而是列于书著以己之经验启发后人。如在仍有效于今之临床的“当归拈痛汤、天麻半夏汤”两方前论述:“下之二方,非为治病而设,此乃教人比证立方之道,容易通晓也。[1]216”不难看出,张元素济世救人之仁心。 《左传》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张元素的学说对于金元时期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因其道德修养有污而未能入金元大家之列让人感慨万分。这也启示我们,在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熟练临床诊断经验的同时,不要忘记“吾日三省吾身”,做德才兼备的人才。

[1] 张元素.医学启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2] 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

[3] 吴昊天.张元素生平之补正及学术思想的探讨[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16.

[4] 周易[M].张善文,译注.太原:三晋出版社,2008:4-7.

[5] 管仲.管子[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218.

[6] 孔子.论语[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7] 孟轲.孟子[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15.

[8] 张再康,张紫微,冯瑞雪.张元素未列入金元四大家原因探讨[J].中医杂志,2014,55(2): 172-173.

[9] 张之楠.“任道为宗”:宋濂的学术传承和理学思想[J].东方论坛,2010(4):13-18.

[10] 荀况.荀子[M].上海:书海出版社,2001:57.

[11] 刘献君.中国传统道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187.

[12] 程雅君.中医哲学史 魏晋-金元时期 (第2卷)[M].四川:巴蜀书社, 2010:40.

[13] 许江雁,许振国.张子和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00.

[14] 段逸山.医古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42-47.

[15] 张年顺.李东垣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60.

[16]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200.

猜你喜欢
宋濂李东垣金元
High-order harmonic generation of the cyclo[18]carbon molecule irradiated by circularly polarized laser pulse
李东垣“甘温除热法”的现代临床应用
巧解心结换得“全福花”
诚信的宋濂
梅樊璟 金元奕 陈傲宇
宋濂冒雪访师
科学导报(2019年4期)2019-06-11 08:41:00
宋濂诚信求学
金元饺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娃娃画报(2015年3期)2015-05-11 04:33:16
基于数据挖掘金代名医李东垣治疗脾胃病用药思路探讨
中医研究(2013年10期)2013-03-11 20: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