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婵媛 田春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红星医院,新疆 哈密 839000)
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的分析与对策
段婵媛 田春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红星医院,新疆 哈密 839000)
目的 总结分析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进而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院286名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源进行分析,给出相关的对策。结果 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源主要有超负荷工作、人际关系复杂、工作环境较差、职业风险较大、经济收入较少、长时间面对患者影响到自身的心理健康、晋升机会少等。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中的心理压力源较多,高度重视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干预,根据护理人员所在部门的不同,针对性的采取心理干预措施,保证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进而为医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有效对策
临床护理人员属于医疗服务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服务机构的日常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临床护理人员属于高压力行业,工作期间很容易出现相关的心理问题,而明确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源对于有效的缓解心理压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进一步消除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保证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2014年我院参与了地区级科研课题项目,主要就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本文结合本次课题的研究内容将相关资料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次课题研究中,参与问卷调查调查问卷288份,无效2份,有效286份,其中男15人、女271人。年龄18~54岁,其中18~25岁80人、25~35岁144人、35~45岁39人、45岁以上23人。工作年限:1年3人、2年29人、3年25人、4~5年65人、6~10年75人、10~20年52人、20年以上37人。职称:护士172人、护师55人、主管护师32人、副主任护师1人,护士长24人,副护士长2人。学历:初中2人、中专52人、大专171人、本科61人,本科以上无。
1.2 方法:通过我院自制的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调查表开展问卷调查,该调查表包含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临床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第二部分列举出的常见心理压力源;第三部分主要是临床护理人员对没有涉及到的心理压力源的补充,所有护理人员均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保证问卷调查中的内容均如实填写,整个过程由我院专业的调查员完成,参与调查问卷的护理人员现场完成问卷后,调查员收回,本次调查中共发放调查问卷288份,回收286份,回收率为99.3%。
1.3 观察指标:本次研究中的观察指标主要是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源。
1.4 统计学分析:整理调查问卷后的相关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整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
286例参与调查问卷的临床护理人员其心理压力源主要有:①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有229例人员提及,所占比例为80.1%;②人际交往关系复杂,198例提及,所占比例为69.20%;③工作环境较差,215例提及,所占比例为75.2%;④职业风险较大,252例提及,所占比例为88.1%;⑤经济收入较少,161例提及,所占比例为56.3%;⑥长时间面对患者影响到自身的心理健康,有226例提及,所占比例为79.0%;⑦晋升机会少,有175例提及,所占比例为61.2%。
3.1 临床护理人员心理状态的重要性:临床护理人员作为医疗服务护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其本身的心理状态对于护理服务质量有着较大影响,良好的心理也是开展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临床护理人员对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当临床护理人员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时,工作质量会明显降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等意外风险事件的概率增加,而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将无法顺利开展,因而,临床护理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心理压力的产生[1]。
3.2 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的分析: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较多,具体的有以下几点:①当前条件下,医学技术的发展为更多疾病治疗提供了方法,一定程度上造成医院的患者数量较多,但是医院中的临床护理人员相对较少,与此同时,临床护理观念的转变使得早期单一的生理护理模式成为了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除了做好患者生理护理、用药指导外,还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部分医疗服务机构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以及服务质量等,这些都迫使临床护理人员长期承受超负荷的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②人际交往关系复杂,工作中每日接触的人际圈子相对固定,形成的关系主要以护患关系、护护关系以及医护关系为主,其中以护患关系较为复杂,患者的疾病类型、文化层次、经济水平、心理状况等都会影响到护患关系,尤其一些无理取闹的患者常常会给护理人员造成较大的压力[2]。③工作环境较差,临床护理人员每日工作的环境中都是各类患者,充斥着各类细菌病毒,稍有不慎,护理人员会有感染细菌病毒的风险,关于护理人员感染患者病毒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同时医院内部的人群流动性较大,许多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本身素质较差,在医院中随地吐痰、抽烟等行为屡禁不止,这些都使得了医院的工作环境较差。④职业风险较大,临床护理中涉及到较多的药物,药物的配伍不合理,剂量错误、拿错药物、穿刺失败等都会造成较大的风险事件发生,而这些都有可能进一步引发护患纠纷,造成护理人员身心受到伤害,甚至还有部分护理人员被患者杀害,这些对于其他护理人员必然会造成较大的心理阴影,增加心理压力[3]。⑤经济收入较少,大部分护理人员认为工作付出与报酬之间存在着不协调,工作时间较长,工作任务重,但是薪资报酬相对固定,这不利于调动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长此以外,护理人员必然会对工作失去热情,心理压力增加。⑥长时间面对患者影响到自身的心理健康,医院中涉及到各类患者,缺胳膊少腿的患者极为常见,尤其是急诊的护理人员每日面对的都是各类危重患者,各种交通事故、火灾现场、自然灾害事故中的受伤人群,面对患者的痛苦、生离死别,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3.3 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干预措施:针对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可采取以下干预措施:①医疗服务机构定期对临床护理人员开展心理学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工作,处理好人际关系。②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医院内部实施护理轮岗制,比如:定期将负责ICU、脑外科、神经内科、、心内科、儿科等工作量较大、护理风险大、技术难度大、危重患者多的护理人员安排到眼科、皮肤科、中医科、口腔科等工作量小、护理风险小、技术要求低的岗位,这样可缓解心理压力,让护理人员放松心情,通过及时的心态调整,消除了心理压力[4]。③医院对临床护理人员开展人性化的管理,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人力资源分配,保证不同科室内部能够合理的安排护理人员,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从而缓解护理人员的压力。④医院需要重视临床护理人员的权益维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处于弱势地位,容易在护患关系中遭到伤害,此时,医院应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极力的维护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让护理人员感受到医院对其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5]。⑤强调临床护理人员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医院中的护理人员较多,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护理人员在出现心理压力后自行调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医院的正确引导。例如,在可能的情况下,定期组织护理人员户个拓展训练、座谈会等集体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能够促进医院护理人员之间的人际交往,另一方面还能通过这些活动让护理人员学会自我调节。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人员中的心理压力源较多,在日常管理中应高度重视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干预,根据所在部门的不同,针对性的采取心理干预措施,保证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进而为医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 王秀林,彭亚利,彭庆.血透室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分析与对策[J].海南医学,2012,23(5):154-156.
[2] 程琳,徐凌忠.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心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7):113-114.
[3] 陈雪梅.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及综合干预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398-399.
[4] 张富容.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及对策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364-365.
[5] 张燕花,刘凡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2):97-99.
R192.6;R47
B
1671-8194(2017)18-02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