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果
(西藏山南市畜牧兽医总站,西藏山南 856000)
羊链球菌与羊快疫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巴 果
(西藏山南市畜牧兽医总站,西藏山南 856000)
2016年2月在西藏山南某地农户羊群中突然出现死亡现象,通过临床和实验室诊断初步确诊为羊快疫、羊链球菌病混合感染。随后立即采取消毒、隔离以及预防注射等措施,疫情得到控制。
2016年2月24日,28日,笔者接到山南某地几个自然村羊群中突然出现死亡现象的报告。据现场了解,该地方饲养羊上千只,当天早上发现有部分只羊发病,且死亡数量较多。据了解,羊群未接种过羊快疫、羊链球菌疫苗。羊群病程较短,无明显症状死亡。死亡羊群表现离群、食欲减少、精神沉郁。
病羊卧地,体温稍高、磨牙、头颈向后弯曲、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口吐白沫或带血白沫,最后,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经剖检后死亡羊的胸腹腔和心包内有大量积液;肺脏水肿出血;肝脏肿大,呈黄色,被膜有大量出血点。
无菌条件下取肝脏抹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单个,两端呈圆形的革兰氏阳性的较粗大杆菌和球菌,同时发现呈线条样的腐败梭菌的长链,37℃无菌条件下培养细菌24-28小时后,挑取单个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长链或短链球菌和少量的较大杆菌。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以及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等,最后确诊为羊快疫与羊链球菌病混感染。
(1)对病死羊立即采取焚烧深埋,同时对村道、水源等地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疫病扩散和蔓延。同时在疫区终点设立消毒检查卡点,做好过往车辆、人员消毒工作及活畜产品进出控制。
(2)为切实防止病菌传播,减少健康羊发病率,将疫区范围内所有羊只进行分群、分圈饲养,防止产生交叉感染,同时对健康羊群立即接种羊三联疫苗。
(3)强化宣传教育,组织相关技术人员采取包村形式对疫区所有村及居委会集中全村群众通过召开会议、深入农户家中等措施,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安抚群众情绪,宣传防疫知识,教育引导群众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开展各项工作,引导群众科学、正确对待疫情,鼓励群众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1)是羊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以咽喉部及下颌淋巴结肿胀,大叶性肺炎,呼吸异常困难等特征。羊快疫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中的腐败梭菌引起的以侵害绵羊为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真胃出血、炎性损害为特征。羊链球菌和羊快疫均病程较短、死亡率较高,因此第一:加强羊群的饲养管理,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及时清理粪便,经常对圈舍进行消毒。第二:潮湿季节停止放牧。
(2)本地区羊群均为放牧饲养,经追溯病源后,疑似羊群与发生链球菌感染死亡的野生动物接触后引起,具体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建议羊群放牧时注意气候变化以及与野生动物的接触。
[1]李秀英,闫俊杰.一例羊快疫与羊链球菌混感的诊治[J].北方牧业,2012,(17):26.
[2]吕红亮.2013年忻州市羊快疫和链球菌病混感的发生与防治[J].畜牧兽医,2013,(12):197.
[3]张淑春.羊疫与羊败血性链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治[J].河北畜牧兽医,2005,2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