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宇李美文葛兴农刘 山安建设郭抗抗
(1.延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延安 7160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3.甘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延安市甘泉县 716100)
一起驴骡非典型炭疽疫情的处置体会
周 宇1,2李美文1葛兴农1刘 山1安建设3郭抗抗2
(1.延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延安 7160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3.甘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延安市甘泉县 716100)
2015年7月,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3个村发生骡驴急性死亡事件,无天然孔出血及尸僵不全的炭疽典型症状,细菌检出率低,在排除马传贫及焦虫病后,因人间发生皮肤炭疽从而怀疑炭疽病,后通过荧光PCR检测病原确诊炭疽疫情。确定疫情后在各级政府统一领导下,通过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多部门的配合、协调,通过业务技术部门的努力疫情最终得到控制。通过这起驴骡非典型症状炭疽疫情报告,让大家重新认识炭疽病症状,对非典型症状的炭疽引起重视,为及时诊断炭疽病及疫情控制提供参考。
驴骡 炭疽 诊断 防控
炭疽(Anthra)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可通过病畜传染给人和其他动物。一般本病多有典型表现,典型病变有尸僵不全,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状,天然孔出血,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及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浸润。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诊断,结合微生物学及血清学的方法。如果没有典型表现,将很容易发生误诊,延误有效措施的采取,造成严重后果。2015年7月甘泉发生一起骡驴的非典型炭疽疫情,发病动物无典型症状,炭疽疫情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确认和控制,造成疫源地的污染及疫情扩散,并在人间出现11例皮肤炭疽。
2015年7月17日,甘泉县袁庄村一头骡子突然死亡,没任何征兆,畜主误以为可能是被绳子勒死,没有报告,骡子尸体被整体出售给牲口贩子,剥皮、分割出售。7月25日~28日,董庄村、王庄村、袁庄先后又出现5头驴骡死亡,病死驴骡全被剥皮、分割后销售和自家食用,7月30日县畜牧兽医局才接到疫情报告。4d死亡5头骡,无任何征兆及典型症状,突然死亡,初步怀疑中毒。8月1日,甘泉县疫控中心又接到有一头死亡骡及一头发病骡的疫情报告,接电话报告疫情后延安市疫控中心安排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诊断调查。
死畜为7月31日死亡的一头骡,在外放牧未归第二天发现,到达死畜地点已经是下午,观察死畜体表无明显伤口,口中衔草,天然孔干净,无出血,尸体僵硬,腹部肿大。因天然孔干净,尸体僵硬,没有炭疽病典型症状,因此未怀疑炭疽病,现场对死畜进行了剖检,发现眼结膜黄染,胸腹部皮下出现大面积黄色胶冻样渗出,心脏表面有出血斑点、肝轻微肿大,脾脏轻微肿大、切面渗出大量黑色凝血块,结肠出血斑,胃底出血严重。一头圈养发病骡,体温升高达41.1℃。其他症状不明显。据介绍,之前死亡畜主要症状有发烧(41℃)、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出汗和神经症状,病程很短,约十几小时。通过询问、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剖检变化,初步排除中毒,怀疑马传贫及焦虫病。对死亡骡做脾、肝、渗出液抹片,带回化验室检验。同时建议对死亡病骡进行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要求本自然村内的骡近期内禁止流通。
(1)实验室镜检。渗出液抹片发现大量杂菌,包含杆菌、球菌,一张肝脏抹片中发现两个散在类似炭疽杆菌形态的大肠杆菌,红细胞中发现疑似多样性的焦虫。因抹片时间距病畜死亡时间不确定,至少10h以上,腹部肿大明显,检出菌很可能为死亡机体腐败产生的杂菌,同时死畜天然孔非常干净,尸僵完全,解剖时掰都掰不动,脾脏只轻微肿大,因此未怀疑炭疽杆菌病。
(2)因眼结膜黄染,腹部皮下出现大面积黄色胶冻样渗出,心脏表面有出血斑点,当时正是蜱蚊等昆虫活动季节,因此重点怀疑马传贫及焦虫病。应用采集的发病动物血清进行马传染性贫血琼脂扩散试验检测,检测结果阴性,排除马传贫。红细胞中发现疑似多样性的焦虫,建议发病家畜试用贝尼尔治疗,看治疗效果。
8月4日接报告第一头死亡骡被村民分着吃肉,后出现多人发烧,皮肤出现疹块。此时,基本认定是炭疽疫情。8月6日,通过采血样送检陕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用荧光PCR进行炭疽病原检测,检测结果阳性,确诊疫情。
按照《炭疽防治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相关规定,主管局报请县政府发布封锁令,划定了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设立了检查点及消毒设施,对疫区实施了全面封锁,对进出疫区人员车辆进行消毒,限制畜禽、畜禽产品及其他可能受污染的物品流通。
(1)对疫点内所有患病动物和同群动物全部进行无血扑杀处理,同时协调公安部门追回贩卖牲畜的病畜肉及其产品,将扑杀动物尸体、产品及污染物,用尸体袋密封包扎运至统一地点,挖坑用汽油、柴油彻底焚烧后加生石灰深埋处理,在无害化处理点竖立警示标志,参与作业的挖掘机 运输车辆 人员等进行彻底消毒。
(2)对疫点内动物舍、场地以及所有运载工具、饮水用具及剥皮分割地点,污染水域进行严格彻底地消毒。用火焰枪对圈舍及污染场地的地面、墙面、运载工具进行火焰消毒,再用消毒液喷洒浸泡消毒,最少3次,每次浸泡不少于30min,之后将上层覆盖的污染物清除并更换不少于20cm厚的清洁新土,对于清除的污染物及土层应用漂白粉或石灰拌匀后深埋处理。污染水域通过多次投放漂白粉消毒处理。封锁期内每天两次对圈舍及周围环境的消毒。
组织人员对疫情进行回溯性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对疫病来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存栏情况进行摸底,尤其是疫点、疫区及受威胁区的动物存栏进行摸底调查,调运疫苗进行紧急免疫,从疫区易感动物开始用无荚膜疫苗向外辐射,对受威胁区及病畜产品流通污染区域的易感动物注射疫苗,累计免疫马1匹、驴1005头、骡子224头、牛5827头、猪9556头、羊166354只。
为提高全县群众炭疽病防控意识,防止群众产生恐慌心理,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炭疽病的认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炭疽病防控知识。一是通过县电视台全天24h滚动播放《炭疽防治知识问答》、炭疽防控电视访谈,广泛宣传炭疽防治知识;二是安排人员在县城主街道开展宣传活动,组织3名工作人员上街散发了3500份《炭疽防治知识问答》等炭疽宣传彩页;三是深入疫点和其他免疫乡镇、村组,发放宣传资料4500份,引导群众积极面对疫情,消除由于部分人员传谣、造谣问题发生造成的恐慌,稳定群众生活、生产环境。每个村落实2名疫情测报员,开展疫情排查,24h密切关注村内疫情动态,发现疑似发病动物迅速报告。
截至8月19日,甘泉县累计发病牲畜21头(其中骡子15头、驴3头、牛3头),通过以上疫情控制措施的实施,19号以后14d内疫区未出现新疫情,9月3号由甘泉县畜牧局提出解除封锁申请,9月6号和7号,疫区经省市两级专家考核验收,并进行终末消毒后,解除封锁。
在这次炭疽疫情诊断中,病死畜未出现典型炭疽症状,没有天然孔出血,尸僵不全的典型症状,脾脏也不显剧肿大,血涂片中细菌检出率低等情况,对疫情的确诊,造成很大干扰。通过查阅文献,在国内没有对除猪以外非典型炭疽的报导,只在刘世颜摘译 自《BETEPHHAPHR》1988年(4):32-34的译文【6】中提及国外发生的一些非典型炭疽案例。一牧场曾死 1 头牛。死前2~3h高度沉郁,后转为兴奋。解剖时,发现尸僵完全,天然孔道无流出物,血液凝固,脾脏及淋巴结不肿大,在喉和气管中有泡沫性黏性渗出物和饲料碎渣,由于缺乏炭疽的特征性病症,农场兽医未经实验室检验而误诊为吸入性支气管肺炎,而在兽医实验室用Ascoll 反应检验死畜皮张时获得了阳性结果.后通过接种培养基分离出炭疽菌培养物。
发生非典型炭疽的原因暂未找到相关资料,在该次疫情中,前期死亡的驴骡据调查均没有天然孔出血症状,8月1日中心现场诊断的骡也没有天然孔出血和尸僵不全的典型症状,显微镜镜检细菌检出率也不高,在8月18号患病死亡的1头牛,有天然孔流血及尸僵不全等典型症状,在血涂片中也可见典型呈竹节状链状排列的大肠杆菌。这次发生炭疽的地区据县志及畜牧局可查资料近几十年均未发生过炭疽疫情,炭疽芽孢在自然界存活保留其感染力,炭疽杆菌的三种毒力因子会不会因为时间环境而改变,非典型症状与感染动物种类是否有关,还待进一步查阅验证。
[1]蔡宝祥,陈傅言,沈正达,等.家畜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