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牛皮蝇病的防控措施

2017-01-16 02:20:01彭云飞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8期
关键词:牛皮牦牛幼虫

彭云飞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青海大通 810102)

牦牛牛皮蝇病的防控措施

彭云飞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青海大通 810102)

牛皮蝇为危害人畜健康最严重的寄生虫病害,玉树地区此病的危害程度更大,不但可感染牛、马、螺、驴,而且威胁到人体健康。牦牛感染后,产奶量降低,体重坚强,肉质下降,严重威胁幼畜生长,而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就此,在分析此病高发诱因的基础上,就防治此病做要点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1 病因分析

本地的牦牛养殖,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牛皮蝇发病病例。同样,每年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此病的预防和治疗。但是,往往表现出来的是,防控难度大,很难彻底根除此病。而且,在长时间的药防工作中,牛皮蝇产生强的耐药性,而导致此病往复发生,危害程度一年大于一年。文章从自然环境、牛皮蝇病源等几方面,就此病高发的诱因做阐述。

1.1 自然环境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海拔2280~4622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4.9℃,极端最高气温35.6℃,极端最低气温-26.1℃。年降水量523.3mm,年平均蒸发量1762.8mm,全年降水天数168d,降水量最多在8月,最少在12月,年平均相对湿度56%。年内无霜期61~133d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553h,最大风速18m/s。春季降水少,较为干旱,日照强度大,风速较大。而在夏季,多冰雹,潮湿闷热。境内溪流多,为牛皮蝇病的传播感染提供良好条件。

1.2 牛皮蝇

牛皮蝇复眼距离甚远,额宽大,喙退化;下后侧片有多数长毛;翅中脉强烈前弯;全身披长毛而形似蜜蜂的大形蝇类。本属昆虫通称牛皮蝇;中国常见的有牛皮蝇(见图[牛皮蝇雌蝇背面观])和纹皮蝇2种,幼虫均寄生在牛背部皮下组织内,引起慢性的寄生虫病;偶尔寄生于人、马、驴、羊和野生动物。由于皮蝇幼虫的寄生,致使皮革质量降低,产乳量下降,患畜消瘦,幼畜发育不良,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本病在牧区普遍存在。

2 危害

(1)泌乳牛产奶量明显下降,役牛的使役能力下降,使役年减短;(2)犊牛正常的生长发育受阻,增重减慢,产肉量和肉的质量下降;(3)牛皮穿孔,其使用价值降低;(4)严重感染时,易导致犊牛和体弱牛死亡;(5)造成间接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在饲草料消耗增加、饲养费用增加、牛皮蝇幼虫感染人体而危害人类健康等。青海省曾对牦牛牛皮蝇幼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犊牛常因牛皮蝇幼虫感染而发生死亡,死亡率达10%以上;牛皮蝇幼虫感染对牦牛原皮损害率为10%~90%,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3 流行病学

牛皮蝇的繁殖能力十分强,大部分的牛皮蝇都靠吸血为生。某些腐烂物质也是它们所喜爱的主食。牛皮蝇蛆病的传播方式主要分为2种,一种是成年虫通过血液途径传播,而这种感染又分牛皮蝇对牦牛的传播和牦牛与牦牛之间的传播,通常情况下牛皮蝇对牦牛进行病毒传后,病毒就很容易通过空气对其他牦牛进行传播,这种连锁反应的传播在牛群中的危害是特别大的,所以必须找到传播途径进行有效的治疗。另一种是经寄生的方式传播。此种传播方式,并不多见。但是,危害极大。通常情况下,在春秋季节,牛皮蝇会排卵繁殖,排出的卵有的直接繁殖在牦牛表层。同样有一部分卵,在恶劣的环境中逐渐死亡。而多数生命力较顽强的卵能存活下来。卵孵化的幼虫,能寄生在牦牛的皮下组织处,诱发各类慢性寄生虫病,严重影响牦牛皮革质量。而且,受此影响,母牦牛的泌乳量大打折扣。病情更严重的,皮肤表面有血肿,皮肤免疫力开始下降,牦牛情绪波动大。在走访的调查中,已被证实:约有40%的高原牦牛,患有牛皮蝇蛆病,其传播范围之广,危害之严重,已经引起民众的高度重视。

4 防控措施

对牛皮蝇病的防控,主要措施在于:每年秋季积极药物防控。但是,受季节影响、饲喂方式、用药剂量、给药方式、防治密度等的影响,根除此病的难度要大些。尽管用药预防有着不错的效果,但是,如果防治措施不到位,在用药停止后,往往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甚至超越防治前水平。

4.1 防控策略

提升牛皮蝇防控质量,关键在于:把握好用药的时间、密度、规模、对象。同时,能根据此病的流行规律,在每年9月中旬至10月底这段时间,做好一期幼虫杀灭工作。一般对此病维持三期的杀毒,驱虫效果更好些。同时,注意观察牦牛体况,发现有虫体侵入后,务必及时用有机磷药剂驱虫,确保牦牛的身体健康。改善牦牛养殖环境,注意场地清洁卫生,配置全价营养饲料,补充适量清洁饮水。发现有疑似病例,务必及早隔离,及时用药治疗,能大大降低此病造成的危害。这样经多年连片大规模强密度的防治,能很好清灭致病病原体,切断此病病原体的生活链。

4.2 防控方法

近些年,对牛皮蝇研究的渗入,针对其采取的防治技术,同样得到改善和完善。由驱除2、3期幼虫向驱除一期幼虫转变,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灭除移行期幼虫,切断其生活链。在临诊实践中,尝试用驱虫药剂~伊维菌素,适量内服,或者涂抹在牦牛体表层,对此病的防控同样有不错的效果。在大量的用药实践中,伊维菌素已被证实有较强的可溶性,用量适量的话,能很好驱除牦牛体内外的牛皮蝇,降低此病的易感概率。在给药途径上,主要采取点背、浇背、喷淋涂擦、注射和内服等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

[1]张国仓,卫兰,杨继元,等.大通县牛皮蝇病防治工作报告[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08,16(2):43.

[2]王学炳,陈维虎.牦牛牛皮蝇病调查及防治试验[J].甘肃畜牧兽医,1991,(3):11-12.

猜你喜欢
牛皮牦牛幼虫
西牛皮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猪业科学(2022年10期)2022-11-03 09:46:06
西牛皮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猪业科学(2022年8期)2022-09-09 08:44:20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散文诗(2021年22期)2022-01-12 06:13:54
跟着牦牛去巡山
隔山牛皮消、耳叶牛皮消和戟叶牛皮消中四个C21-甾体苷元含量比较研究
飞舞吧,凤蝶
柿树夏季咋防柿蒂虫
牛皮吹破不要紧,赚钱就好
中国汽车界(2016年1期)2016-07-18 11:13:32
目前牦牛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6
白带锯蛱蝶幼虫和蛹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