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洪
(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康平镇农业服务中心,云南江城 665901)
规模猪场种猪的饲喂管理
刘 洪
(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康平镇农业服务中心,云南江城 665901)
国内经济建设快速推进,畜牧养殖业得到较快发展,种猪粗放式养殖逐渐向规模化、现代化养殖的方向发展。规模化养猪场,提升种猪养殖效益,是增强猪场生产力的关键果实,更是规模化猪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动力。总之,规模化养猪场,种猪养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文章查阅相关研究综述,总结基层养猪经验,对种猪科学饲喂管理做要点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种猪 养殖 饲喂
养猪是一门科学,高效的养殖管理技术,是提升猪场管理效益,确保养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公猪是决定猪场繁殖情况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必须确保公猪营养均衡和充分,才能使其精液充足充量。在饲养过程中公猪必须具备足够的蛋白质,充足的日粮,合适的氨基酸和维生素。保证公猪饲料的营养均衡、丰富、互补和多样。按时喂养,避免产生肥胖病或者太过精瘦,最大程度地使其身体状况保持良好状态。一日的饲料为2.5~3.5kg/d,各种消化能,粗蛋白,钙磷比等按照确切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配重效率。公猪到达一定年龄段(220d)是需要训练的。最迟不要相差25d,不然成功率会大大降低。训练公猪必须要有充足的耐心和一定的技术技巧,训练时间不宜过长,适可而止,每周不低于4次。
种公猪单圈饲喂,严格把控每头公猪占圈面积。养殖圈舍远离母猪舍,安置在安静、向阳的地方。
圈舍卫生清洁,每天清扫圈舍,严格消毒管理,每天擦拭牛体,确保卫生达标,为种公猪健康保驾护航。
种公猪适量运动,避开严寒、酷暑等天气。种公猪休息充足,确保体力充沛。保持一定运动强度,促进其新陈代谢,增进种公猪食欲,确保其较好的生产力。
种公猪定期检查精液品质,根据精液情况,适量调整喂料营养,注意与配种、运动间的平衡。
合理使用种公猪,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延长种公猪的使用年限,大大提升种公猪的繁殖力。
初繁母猪培育的4个原则:建立良好的健康储备,保证母猪膘情的恢复和体力的增强;营养供应要按照母猪的身体规格为准,既不能超标,也不能过少;初情期生长速度以550~600g/d为准,并严格依照标准进行;促进母猪及早进入发情期,确保饲养饲料营养均衡,而且有外国资料表明,控制母猪在第一次生产前的体重,有利于其生产后尽快恢复发情。
重点自三方面着手:其一,控制饲喂量。配种第一周,控制饲喂量,能降低胚胎着床死亡率。其二,加强护理管理。通过有效护理,能减少胚胎死亡。处于妊娠期的母猪,应放置安静的环境中。同时,确保适度运动,增强体质,降低流产率。其三,做好产前准备。彻底清扫消毒分娩舍,产床、幼崽活动区、饮水处等地方,都要清洁到位。进入分娩舍的母猪,注意清洗身体,严格消毒管理。分娩完成后,加强护理,确保充足泌乳。
哺乳母猪的饲养,重点自如下几方面:确保养殖环境安静,舍内清洁卫生,向阳通风,母仔要多晒太阳,多呼吸新鲜空气,增强其抗病体质。幼崽初生固定奶头,合理安排幼崽哺乳位置,确保兼顾每个幼崽。定期检查母猪乳房,发现乳房有损伤或病变,应及时治疗,有利于幼崽的保护。训练哺乳母猪躺卧的习惯,确保母猪乳房发育健康。幼崽生长良好,酌情适时断奶。断奶后,要加强幼崽的保暖工作。
后备母猪营养要达标均衡,待到配种前2周,推广实施优饲政策,确保每日增重3~5g。饲料中酌情加精料,调配用中药剂,有利于母猪排卵和受精卵着床。后备母猪管理中,重点看其繁育后代是否发育良好,以及断奶窝重。同时,观察期发育及初情期。每日做好记录,挑选最合适的母猪配种。后备母猪的配种方式管理也很重要,配种方式既可以采取重复交配方式,选用同一公猪重复交配;也可以采取双重交配方式,选定两只公猪与母猪分别配种;人工授精方式,母猪最易受精的部位是子宫,所以输精管要确保准确插入子宫颈口,缓缓注入精液,防止精液流出。
疾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在种猪养殖中将得到更大体现。
这些年,猪病肆虐。控制猪病,应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搞好猪病防疫工作。能根据生猪生长规律,制定切实实际的免疫程序,选择正规厂商提供疫苗,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免疫巩固走,全方位多角度的防控种猪疾病的发生。
消毒虽然不能杀灭致病菌病,但是通过对环境的净化,能遏制致病菌的扩散和蔓延。猪场消毒易选用刺激性小的消毒药剂,注意场内外的消毒,防治致病菌源的侵入。尤其刚引进的种猪,消毒工作不能松懈。定期带猪消毒,消毒用刺激性小、无腐蚀的药剂,比如:氯制剂、碘制剂等等,坚持每周消毒3次,最好多种消毒药剂轮换使用,确保强消毒效果,
组织接种疫苗,是种猪疾病防控的前提保障。疫苗接种后2周,做好抗体水平检测。尤其,对猪群影响较大、危害较重的疾病,比如:口蹄疫、猪瘟、伪狂犬病等等,通过采血检测了解抗体水平,掌握免疫状况,减少重大疾病对生猪健康造成的威胁。检测工作,每年至少2~3次,确保抽样占全群10%以上。同时,做好防寄生虫病的准备,体内驱虫每年2次,体外驱虫每年6次,确保种猪健康。
[1]邓良伟,蔡昌达,陈铬铭.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后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2,(3):92-94.
[2]汪善锋,陈安国,汪海峰.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家畜生态,2012,(11):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