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禧玲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人性化护理在眼外伤患者中的应用
赵禧玲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眼科急诊外伤患者中的作用,以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身心需求。方法统计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门诊眼科救治的128例急诊眼外患者的急救处理及心理护理等人性化护理。结果128例患者都及时给予处置,临床症状缓解,手术81例,角膜穿孔1例,眼球萎缩1例,其余患者视力有不同的恢复,患者心理紧张恐惧感减少,配合救治和护理。结论眼外伤是较常见的眼科疾病,患者一般受到外力的作用后眼损害急诊就医,护士应进行立即急救处理,争分夺秒的配合医师抢救患者,减少眼部进一步的损伤,积极预防感染,做好患者人性化护理和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眼外伤;急救;护理
眼外伤可分为机械性损伤和非机械性损伤,根据致伤因素机械性眼外伤通常包括异物伤、挫伤、贯通伤和非机械性的物理伤、化学伤,根据病情轻伤包括结膜和角膜表面异物、结膜下出血、角膜上皮擦伤、眼睑擦伤电光性眼炎等,中度伤包括泪小管撕裂伤、球结膜撕裂、角膜浅层异物等,重伤包括眼球穿通伤、球内异物、眼球Ⅱ度以上化学伤、眶骨骨折等,眼外伤以青壮年和儿童居多,一旦发生意外会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是造成眼睛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眼外伤患者的救治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共收治128例眼外患者,男95例,女33例,年龄5~71岁,平均年龄45.5岁,受伤入院时间0.5~9 d,平均为3.5 h,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伤眼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结膜水肿、眼睑痉挛、角膜混浊、坏死等症状。
1.2 护理
1.2.1 急诊护理:眼外伤应作为眼科的急症处理,护士要迅速通知医师,在医师到来之前首先要对病情有准确的判断,准备急救用物齐全,遵医嘱动作轻柔对症施救,护士专业的护理技能,医护的紧密配合,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1]。特别是对眼部化学伤,入院后护士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立即准备生理盐水充分给患者正确的方法冲洗,然后医师再详细进一步检查,针对性进行迅速对症治疗。并在治疗处理的同时及时做好解释心理安慰护理,使患者保持安静,避免低头动作,给患者伤眼带眼罩,非手术患者眼部疼痛剧烈应予0.5% 的卡因点眼镇静止痛,每隔5 min进行一次点眼共3 次,患儿情绪紧张争取在家长的配合下迅速轻柔点眼。
眼化学烧伤患者确定化学物质性质,检查伤眼情况,石灰可采用0.5%依地酸钠溶液冲洗,酸性伤选2%苏打水,碱性化学伤,首选3%的硼酸水,如果对受伤物性质不明予生理盐水冲洗[2]。彻底冲洗眼球表面及结膜囊组织,指导患者要转动眼球,充分暴露进行各个方向的眼球彻底干净冲洗,患者取坐位,将头部偏向患眼伤侧冲洗,动作要准确轻柔,清除角结膜上残留异物,避免进一步的伤害。外伤创口污染或创口较深者,应使用适量抗生素和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护士对于穿孔伤患者要包扎伤眼,包扎时操作要细心轻柔,及时安慰患者,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告知患者等待手术前的注意事项,包扎时护士要尽量边说边做,动作娴熟,避免粗暴动作造成眼部进一步损伤。同时包扎不能太紧,以免对眼球施加压力造成眼内容物脱出可能,对脱出的眼内容物不随意直接进行还纳,要简单进行初步包扎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以免加重伤眼损伤并增加感染的机会甚至造成严重的颅内感染。同时护士不能用水给患者冲洗患眼,以免引起眼内感染,甚至导致手术治疗失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发现患者有恶心、呕吐症状,立即报告医师对症处理。开放性眼外伤的预后与致伤性质、发病年龄和就诊时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及时对症处理眼外伤是提高预后的关键[3]。
1.2.2 心理护理: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临床进一步加强基础护理工作,积极开展人性化护理,注重患者身心健康,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4]。
护士应主动热情为患者安置病床单元,努力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护理治疗环境,舒适是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悦的心态或是缩短降低其不愉悦的程度[5]。鼓励患者积极接受尽快治疗,与患者交流时注意语气,要用亲切和蔼的语言为他们介绍疗区的环境和手术医师及简单的手术过程以及需要配合的方法,鼓励患者以饱满的信心接受治疗。让患者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护士的适当及时心理护理指导能够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
治疗检查时护士应陪伴患者身边,向患者细致地讲解检查配合的要点,做好心理疏导,耐心沟通安慰患者,护士在鼓励陪伴患者,特别是年老和儿童更能有安全感,有时他们用手握住护士寻求安慰,积极的配合检查操作能将损伤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心理护理的积极开展主要是能够消除患者心理顾虑,使患者接受现实损害的心灵创伤,最大程度的稳定患者情绪,心理护理的积极开展是治疗更加人性化,满足了患者心理需求,使患者身心受到照顾,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2.3 术后护理:手术后的患者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经常巡视病房,年龄较大患者及时观察可能出现的其他病情变化,如心脑血管疾病等,时刻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术后记录。术后要求患者卧床休息1 d,要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擤鼻和低头等,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注意个人卫生,必要时加戴眼罩防止术后感染,减少患眼活动勿用手触摸眼部,防止发生眼压增高、伤口裂开和眼内出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注意眼部伤口敷料有无血液浸湿情况,如发现异常即使告知医师。遵医嘱给予及时注射破伤风,要双人监测结果,无过敏方可注射。
术后24 h要进行换药,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压迫眼球,及时用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球为患者将结膜囊的分泌物清除干净,纱布渗湿或污染时及时更换。保持每日或者隔日换药,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对眼部保护的基本知识进行广泛宣传,特别从事高风险的职业患者要告知患者注意规避风险,普及院外救护的紧急措施,严重影响视力的双眼均受到外伤患者,护理人员应给予针对性地解决生理需求,多加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对患者 情绪低和对未来生活悲观、失望的心理要理解和安慰,耐心地讲解安慰,消除患者悲观情绪,使其逐渐恢复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消除患者悲观等复杂心理,树立生活的自信心。
128例患者经过及时处置临床症状缓解,其中手术治疗81例,有角膜穿孔1例,眼球萎缩1例,治疗后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理紧张恐惧感减少,积极配合救治和护理,患者满意率达到99%以上,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眼外伤是眼科常见急症,尤其儿童眼外伤所占比例较大,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6]。患者一般受到外力的作用后眼损害急诊就医,护士应进行立即急救处理,争分夺秒的配合医师抢救患者,根据不同种类的损伤要分类处理,减少眼部进一步的损伤,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对于存在易引起眼外伤的职业应该加强职业保护,做好眼防护。严格执行操作流程[7],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做好患者人性化护理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心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 吴惠霞.眼外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体会[J].西部中医药,2014,27 (8):130-131.
[2] 钟泽清,王学庆,陶霞.2例高龄白内障病人眼化学伤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8B):2155.
[3] 杨爽.开放性眼外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和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6,6(2):221-222.
[4] 钱敏,刘艳林,顾娟.优秀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验与成效[J].吉林医学,2012,33(4):875-876.
[5] 萧丰收.萧式舒适护理模式[M].台湾:华杏出版社,1998,5.
[6] 刘凤姣.儿童眼外伤护理与预防[J].医学信息,2015,28(14):134.
[7] 吴端华.眼外伤的治疗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801-1802.
R473.77
B
1671-8194(2017)15-02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