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提高CT血管成像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2017-01-16 01:07:39朱爱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5期
关键词:外渗受检者注射器

朱爱华 梁 奕

(长江航运总医院影像科,湖北 武汉 430010)

PDCA循环在提高CT血管成像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朱爱华 梁 奕

(长江航运总医院影像科,湖北 武汉 430010)

目的通过 PDCA 循环查找CT血管成像中存在的护理问题,不断提高检查的成功率。方法对769例行CT血管成像患者运用PDCA 循环,通过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的具体措施实施,进行检查前中后的全面护理。结果经过PDCA 循环后,放射科护理质量效果有明显改善,CT血管成像检查的成功率为98.7%,患者满意度从84.2%提高到94.8%。结论通过PDCA 循环可以规范CT血管成像检查的护理管理,明显提高检查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PDCA循环;CT血管成像;护理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并付诸实施的一种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1]。PDCA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的首字母,PDCA循环即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在我国医院等级评审中,特别强调PDCA循环与安全质量的持续改进。我科从2015年1月开始将PDCA循环应用于CT血管成像的护理工作中,取得满意的效果,实施方法介绍如下。

1 计划阶段(plan)

1.1 一般资料: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应用东芝320排动态容积CT完成769例CT血管成像,其中脑动脉286例,冠状动脉215例,头颈动脉174例,胸痛一站式(肺动脉、主动脉及冠状动脉联合扫描)35例,胸腹主动脉24例,肺动脉18例,肠系膜动脉10例,肾动脉7例。受检者年龄12~89岁,平均(66.9±2.5)岁,其中男413例,女356例。排除标准:碘对比剂过敏、严重心肾功能损害、未经控制症状的甲亢患者等[2]。

1.2 制定计划和目标:首先制定规范化的检查流程以及岗位职责,各岗位人员熟知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护理评估,针对不同人群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调整相应的护理计划。选派责任心强、技术好的护士参加短期的培训,不断提高临床操作技能。

2 执行阶段(do)

2.1 检查前护理

2.1.1 检查前的心理护理:受检者多为初次检查,对检查流程不熟悉,担心可能出现不良后果,检查前填写知情同意书,均会影响受检者的心理状态,从而引起心率加快、恐惧感等不适。因此,护士需在检查前向受检者耐心地说明检查的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沟通的语言要讲求技巧,以消除其惧怕心理;同时更要强调专业性,减少对检查安全性的质疑。

2.1.2 检查前心率的调整:受检者心率对冠状动脉和胸痛一站式检查的成功率至关重要。我科使用的是东芝320排动态容积CT,它具有16cm宽的探测器,球管旋转一周即可完成心脏数据的采集,但仍需控制心率以提高图像质量、降低患者辐射剂量[3]。我们要求受检者检查前应做好如下准备:扫描前4 h禁食;扫描前12 h内不要饮用含咖啡因类物品,如茶、咖啡等,避免引起心率上升;检查当日到达CT室后,静坐0.5 h以稳定心率;对心率超过70次/分的患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25~50 mg口服,以降低心率至70次/分左右,如无法降至该水平,应和技术员充分沟通,选择更为合适的扫描方式[4]。

2.1.3 静脉穿刺技术:CT血管成像需团注对比剂才能保证靶血管强化达到一定峰值,注射速率多在5 mL/s以上,因此选择采用20G带套管的静脉留置针,因为针管是软管,针尖又粗,在高速推注对比剂时能降低注射的压力。选择穿刺的静脉应尽可能选择管径较粗、弹性较好的血管,避开静脉窦或血管分叉,笔者大部分选择穿刺肘正中静脉,穿刺成功后,针头部分要充分固定,以防高压推注时回弹,造成对比剂外渗。针头固定好后,试推2~3 mL生理盐水确定局部无肿胀,回血顺畅才能开始注射。

2.1.4 高压注射器的无菌操作:使用高压注射器可以准确地控制对比剂的注射速率、注射总量和注射时问,有利于病变的定性和提高病灶的检出率[5]。在操作高压注射器的过程中,需特别留意装置是否被污染,例如安装过程中护士的手有可能接触到接头部位;注射完毕后活塞未及时退到根部,造成注射器内壁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而被污染;抽吸药物时取下连接管的接头没有放置无菌环境中等。因此,护理人员在高压注射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2.1.5 碘对比剂的选择:将碘对比剂存放在保温箱内,温度保持在37 ℃,这样可以降低对比剂的黏稠度,增加患者的耐受性。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应用等渗低浓度对比剂,可降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6]。2.2 检查中护理

2.2.1 碘过敏反应的处理:严重碘过敏反应对放射科医护人员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发病率虽低,但是一旦发生患者的生命体征会突然恶化,如不及时处理会危及生命,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由于其不可预测性,因此检查前应详细询问受检者有无碘过敏史以及近期服用的药物,告知受检者或其监护人使用碘对比剂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签署碘对比剂使用知情同意书;同时CT室必须准备必要的急救器材和药物,一旦发生过敏反应要立即停止注射,并立即与急诊科医师联系,就地紧急抢救。放射科工作人员在平时需加强心肺复苏的演练,确保操作熟练。

2.2.2 对比剂外渗的处理:因高压注射器注药速率快,对血管壁冲击压力大,部分血管粥样硬化、长期化疗等患者容易造成碘对比剂外渗。如出现对比剂外渗,可将地塞米松20 mg加入100 mL 0.9%NaCl溶液中,把纱布放入换药碗中,再分别将50%的硫酸镁溶液和配置的地塞米松盐水倒入碗中,然后将浸泡后的纱布湿敷在碘对比剂外渗部位,敷料干燥后及时更换,持续1~2 d,局部肿胀疼痛症状多明显减轻[7]。为了尽可能减少对比剂外渗的风险,护士在检查前应评估受检者的血管情况,并反馈给技术员,以便适当调整对比剂的注射速率。

2.3 检查后护理:完成CT血管成像检查后,嘱受检者在候诊室停留0.5 h,以防备迟发性不良反应的发生,期间可给予水化处理,鼓励其多饮水,通过增加尿量防止对比剂在肾内结晶,减少对肾小管的毒性,降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提倡采用静脉补液的方式[2]。

3 检查阶段(check)

质控小组根据科室质量控制管理方案,对照标准每月进行自查自评,每一季度进行一次患者的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以保证每位护士都能按照标准达到均质的护理服务。每半年由护理部组织一次护士长查房,对放射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措施,为更好地开展临床诊疗夯实基础。

4 行动阶段(action)

4.1 阶段总结:769例CT血管成像患者,有6例在检查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未完成检查,经过积极抢救,症状均消失;有3例发生对比剂外渗,及时处理后均无不良后果;完成检查的763例患者中有4例在检查过程中出现心律不齐或心率过高,导致冠状动脉图像出现明显伪影,无法诊断;其余759例患者的图像质量均达到影像诊断要求,通过PDCA循环后,放射科护理质量效果有明显改善,其CT血管成像检查的成功率为98.7%(759/769)。

通过问卷调查,患者的满意度从2015年第一季度的84.2%,提高到2016年第二季度的94.8%,这说明护士在认真完成常规护理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了患者的心理需求。

4.2 存在的问题: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并且多是从临床科室的岗位上调换过来,对放射科的工作流程、设备性能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达到要求,对患者检查前的心理疏导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3 改进措施:总结已有的工作经验,定期召开院、科两级质控会议,认真落实和执行规章制度以及操作规范,通过PDCA循环使得护理各项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心、满意的护理服务。

[1] 张培.现代护理管理学[M].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212-213.

[2]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对比剂安全使用工作组.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2版)[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10):869-872.

[3] 陈明,周瑞珏,邢伟,等.心率对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影响的分析[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4,20 (5):394-397.

[4] 梁奕,肖金珠,汪汉林,等.检查前准备对冠状动脉CTA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86-3887.

[5] 丽真,靳丽,王守海.高压注射器在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6):1952-1953.

[6] 张保翠,张玉东,赵凯,等.静脉注射碘对比剂对不同人群肾功能的影响[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4):335-339.

[7] 肖金珠,梁奕,朱爱华,等.硫酸镁联合地塞米松湿敷治疗碘对比剂外渗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11):封3.

R473.5

A

1671-8194(2017)15-0202-02

猜你喜欢
外渗受检者注射器
细节护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体检满意率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幸福家庭(2020年15期)2020-11-23 01:54:56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按摩注射器
发明与创新(2016年6期)2016-08-21 13:49:36
远离打针恐惧的儿童玩具注射器
工业设计(2016年6期)2016-04-17 06:42:35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山东医药(2015年15期)2016-01-12 0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