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林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1)
瘘管剥除括约肌挂浮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洪林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1)
目的探讨瘘管剥除括约肌挂浮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高位肛瘘患者,共40例,根据患者进入医院就诊的编号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瘘管切开挂线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瘘管剥除括约肌挂浮线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治愈率和复发率以及愈合时间、肛门功能和并发症等多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和手术方法,在手术创面愈合和尿潴留方面不存在有显著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手术完成后的第3天和第7天,患者的疼痛情况差异较为明显。两组患者在伤口愈合时间、肛门功能以及肛门动力学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运用瘘管剥除括约肌挂浮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高位肛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瘘管剥除括约肌挂浮线引流术有着明显的疗效,并且对患者的预后情况也有所改善增强,值得推广与应用。
高位肛瘘;瘘管剥除;括约肌挂浮线引流;临床效果
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上。可分为高位单纯性肛瘘和高位复杂性肛瘘。此种分类方法,临床较为常用。肛瘘瘘管位置分皮下肛瘘、低位肛瘘、高位肛瘘。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瘘管剥除括约肌挂浮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高位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采用瘘管剥除括约肌挂浮线引流术治疗后,取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其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们医院住院治疗的40例高位肛瘘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医院住院就诊的编号顺序,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治疗组中包含男性17例,女性3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为(37.0±10.39)岁,患者病程4~60个月,平均病程(21.3±13.26)个月;对照组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4例,患者年龄在20~65岁,平均年龄为(37.8±10.56)岁,患者病程5~59个月,平均病程(21.2± 11.79)个月。经过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上没有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诊断的标准具体有:患者肛门周围流脓且伴有疼痛现象;患者肛旁有硬快或条索状物;患者肛门周围温度增高;经过探针检查、瘘道造影等检查确诊为高位肛瘘。
1.3 治疗方法:术前清洁灌肠,入手术室骶管麻醉成功后,嘱患者取侧卧位,常规碘伏消毒肛管直肠下端及肛门周围组织后,见肛门左外侧距离肛门约2 cm有一白色外口,略见脓液。肛门指诊探测肛瘘内口,截石位3点齿状线内侧肛管直肠环上方约1 cm扪及米粒大小硬结,考虑肛瘘内口。指套退出可见少许黄绿色脓液,未见血迹。于外口注入5 mL美蓝,肛门镜检查见,考虑为内口处有美蓝流出。明确内口后,挂线探针由外口探入,经过肌间隙,于内口探出,挂线。切开肛管及直肠下端瘘管,保留括约肌。清除腐烂组织。出血点单扎止血。休整创缘,扩大引流口,油纱填塞,敷料包扎固定。
在手术完成之后对患者的各项指标都进行严密的监控和护理,以此,规避更多并发症的出现。并在手术完成1~6个月对患者随访,叮嘱患者日常护理中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解除疑难问题等。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取率(%),计量资料取平均值±标准差(±s),组间率对比取χ2检验(或t检验),P<0.05具统计差异。
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尿潴留等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都是将20例患者全部治愈,并不存在有很大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在术后疼痛方面,在手术完成后的第3天和第7天,患者的疼痛情况差异较为明显。治疗组患者分别出现三级疼痛14例、三级疼痛10例,对照组患者分别出现三级疼痛14例,三级疼痛12例,并有5例患者出现更严重的二级疼痛。经过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的对比,治疗组所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明显由于对照组。
伤口的愈合时间,治疗组20例患者的平均时间为(24.6±3.60)d,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33.5±6.97)d。并且组间治疗效果存在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两组患者肛门动力学对比方面,治疗组患者手术后第1个、第6个月的肛管静息压分别为(41.5±5.68)、(43.7±5.93);最大收缩压分别为(139.1±9.69)、(141.3±8.82)。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第1个、第6个月的肛管静息压分别为(32.7±3.23)、(32.8±3.86);最大收缩压分别为(122.7±7.57)、(121.9±6.63)。对两组患者肛门动力学进行对比,治疗组的肛管动力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高位肛瘘的症状一般主要有:疼痛、肿块、流脓以及瘙痒等[1-3]。为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很大的痛苦。高位肛瘘发病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肛管感染发炎,随着时间延长逐渐蔓延到肛门周围部位,然后会造成肛门内部直肠继发感染,同时导致患者抵抗力下降,导致病毒与细菌大幅度入侵,从而加剧炎症,造成肛瘘[4-7]。
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瘘管切开挂线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瘘管剥除括约肌挂浮线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组瘘管剥除括约肌挂浮线引流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注重对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完成之后的全面干预,取得明显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治愈率和复发率以及愈合时间、肛门功能和并发症等多方面的差异。两组患者和手术方法,在手术创面愈合和尿潴留方面不存在有显著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手术完成后的第3天和第7天,患者的疼痛情况差异较为明显。两组患者在伤口愈合时间、肛门功能以及肛门动力学等方面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针对高位肛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瘘管剥除括约肌挂浮线引流术有着明显的疗效,并且对患者的预后情况也有所改善增强,值得推广与应用。
[1] 裴志华.瘘管剥除括约肌挂浮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研究[D].南充:川北医学院,2015.
[2] 吴许雄,张苏闽.高位肛瘘的手术治疗进展[J].中医药导报,2009, 10(15):74-76.
[3] 雷超,王业皇.挂线疗法对高位肛瘘的治疗进展[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2(17):125-127.
[4] 韩江涛,马富明.高位复杂性肛瘘挂线临床治疗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7):115-117.
[5] 吴青萍,耿佶,史仁杰.高位复杂性肛瘘创面愈合时间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20):3749-3751.
[6] 郑丽华.高位肛瘘治疗的国内现状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5,29(1):44-46.
[7] 聂洁伟.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8(22):634-635.
R657.1+<5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15-0171-025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7)15-0171-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15-0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