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秋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呼吸科,辽宁 朝阳 122000)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艳秋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呼吸科,辽宁 朝阳 12200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86例在我院接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干预组(n=43)和对照组(n=43),分别运用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实施护理服务。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2hPBG和FBG以及身体功能、精神心理、社会活动、症状与视功能等生活质量维度的比较上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优质的护理干预服务可以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更快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生活质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糖代谢异常所导致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具有进行性发展的特征,可能会导致患者视力出现不可逆的损害,是临床上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就应该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护理服务[1-2]。本文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86例在我院接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对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结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文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86例在我院接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男性49例,女性37例,患者年龄在30~78岁,平均年龄为(52.8±3.7)岁,病程在
1~10年,平均病程为(4.7±0.9)个周,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干预组(n=43)和对照组(n=43),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的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1.2.1 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该将疾病的相关知识和病程特点进行介绍和说明,让患者对疾病和自己的病情有充分的认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针对其心理状态给予一定的疏导,解除患者的消极情绪,树立其与病魔做斗争的信心。
1.2.2 血压、血脂干预: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血压和血脂进行控制,保证患者血压在140/90 mm Hg以下,告知患者调整饮食结构为低脂肪饮食,并按照医嘱服用降胆固醇的药物。
1.2.3 专科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协助和督促患者定期进行视力和眼底的检查,对患者的病变情况有一个及时的发现,并给予针对性的处理和治疗,改善预后。有急性视网膜出血的患者应该加强基础护理,保证绝对的卧床休息,有视网膜脱落情况的患者应该做好术前和术后的护理,防治视网膜再次脱离情况的出现。
1.2.4 生活干预:护理人员应该协助患者调整生活习惯和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计划,让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合理的工作和学习,积极的参加社交活动,并安排适当的运动,增强患者与他人的交流。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治疗后2hPBG和FBG以及身体功能、精神心理、社会活动、症状与视功能等生活质量维度评分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患者身体功能、精神心理、社会活动、症状与视功能等生活质量维度评分的满分分别为10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研究得到的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完成整理和分析,数据以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显著性,若P<0.05则表示实验结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干预组有43例患者,治疗后2hPBG和FBG分别为 (9.7±4.4) mmol/L、(6.7±2.3)mmol/L;对照组有43例患者,治疗后2hPBG和FBG分别为(18.3±4.6)mmol/L、(13.5±7.4)mmol/L,两组患者在上述指标的比较上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干预组与对照组各有患者43例,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各生活质量维度的比较上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R473.5
B
1671-8194(2017)05-02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