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卢山
中国能否成为宝沃福地?
□本刊记者 卢山
《汽车人》认为,宝沃想要在中国取得成功,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品牌的根源;第二,生产的精度;第三,有效的本土化。
为什么说中国市场是全世界最重要、最富有魅力的单一市场?因为它不仅吸引“活着”的品牌,它还吸引着“死去”的品牌。
随着中国计划的发布,宝沃这个死而复生的德国品牌,正在把中国当成全球复兴的关键性战场。除了即将在北京车展上正式上市的第一款车型BX7,宝沃还以其极具野心的BGW战略,占据了这一时期的新闻头条。
宝沃的BGW全球战略,其中B代表品牌战略,G代表德国智造,W代表全球布局。但正如《汽车人》此前报道所谈到的,宝沃想要在中国市场上获得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方面,宝沃必要面对中国市场增长放缓的现实,以及由此带来的高位切入风险。另一方面,在一个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想要复兴一个几乎“零知名度”的品牌,宝沃所要做的市场远比想像的更多。
那么,客观来说,宝沃在中国到底有没有机会?它的机会在哪里?
《汽车人》认为,宝沃想要取得成功,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品牌的根源;第二,生产的精度;第三,有效的本土化。
在所有有关BORGWARD宝沃品牌的介绍中,“德国”都是它的第一张名片。这个已经有97年历史的汽车品牌,由卡尔·宝沃1919年在德国不莱梅创建,拥有着跟梅赛德斯-奔驰、BMW宝马;AUDI奥迪一样纯正的德国血统。
甚至,在上个世纪50年代,宝沃因为先进的技术,和极其丰富细分的产品线,成为德国的三大汽车制造商之一,其出口份额一度占到德国出口的60%以上,销售范围甚至辐射到了亚洲和远东地区。
但是,这样一个曾经的传奇品牌,也成为历史上“盛极而衰”的一个例子。1963年宝沃破产,从此这个品牌销声匿迹,只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毫无疑问,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萌芽的中国私家车消费者,对这个品牌没有任何了解。但是,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等德国汽车品牌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德国汽车已经成为“最好汽车”的代名词。其销量和溢价能力,相比竞争对手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如今,宝沃以“德国”身份重生而来,正是希望借由这张国际名片,打破品牌与受众之间横跨50多年的时间鸿沟,快速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同时分享中国汽车市场与德国汽车口碑的双重红利。
而问题在于,宝沃将如何展现自身的德意志魅力,用什么方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共鸣?
DS或许是目前与宝沃定位最为接近的准豪华品牌。但是在DS的营销过程中,尽管一直努力希望将自身与法兰西奢侈浪漫的主基调进行对接,但是市场反响却远不及预期。究其根源,无外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已趋成熟,单纯依靠讲故事卖品牌的方式,越来越行不通。
中国消费者需要看到扎实的产品,扎实的技术,才愿意为这些“新人”买单。因此,宝沃的第一款产品BX7,必须经历严苛的市场评判,才能够得到进入这个市场的入场券。4月,这个谜底就要揭开。
尽管宝沃并不愿过多提及与北汽福田之间的关联,但这同样不是一个秘密。福田作为宝沃的最大投资方,不仅为宝沃的重生带来了现金,也为宝沃的中国产品提供生产基地。
一个曾经辉煌的德国品牌,与一个没有乘用车经验的中国车企,这个颇为“先锋”的组合,无疑成了宝沃最被外界质疑的方面。质疑声犀利地指出:一个定位在准豪华的德国品牌,如何在一个连乘用车制造经验都不丰富的中国生产基地上获得优秀的品质保证?
对此,宝沃(中国)执行副总裁陈威旭表示:“尽管这个工厂目前确实还有一小部分产能用于生产福田汽车,但是在不久的未来,这些将被全部清退,届时该工厂将成为宝沃在华的专属工厂。
而其采用的生产设备全部来自德国,生产标准也是遵循德国的标准,所以一切都是按照宝沃与欧洲统一的标准来做。”
这一解释,很大程度上化解了此前外界的担忧。毕竟在国产化的过程中,一个新建工厂的生产品质,关键因素来自于生产设备与生产标准,在已经有大量豪华品牌国产的市场环境中,只要产品质量过硬,宝沃想要破解“产地质疑”并非不可能。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宝沃工厂的一期产能就达到16万辆,二期更是高达36万辆。这个庞大的产能储备,无疑是宝沃在华销售的巨大压力。目前中国豪华车二线品牌,都还没能跨过10万辆大关,而宝沃如此规模的产能,显然需要以极强的销售能力与极具竞争力的定价才能消化。
据悉,宝沃已经具体规划未来多年的产品投产计划。2016年,宝沃BX7和BX5将会分别在上下半年上市。随后,2017年将有跨界车型BX6和另外一款SUV新车型,到2018年、2019年,宝沃在进一步完善SUV车型布局的同时,还将进入MPV领域。而从2020年起,宝沃还会正式进入轿车领域。
一年两款新车的导入速度,足以证明这一次宝沃是“玩真的”,也说明这个老牌车企仍然有着相当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而在“生产”这个企业内功的关键项上,《汽车人》希望宝沃不会令人失望。
对于一个强调自己来自“德国”,却完全不在德国本土生产的品牌,“身份焦虑”并不是宝沃面临的最大问题。真正在具体产品上的问题,是在品牌传播,与市场落地之间是否会存在落差。
在关于宝沃BX7的核心竞争力上,陈威旭强调了BX7的智能配置。这一点,从“德国宽体智联SUV”这个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一二。
BX7配备了德国宝沃汽车独有的智联科技系统——B-Link 宝沃行车互联体验。作为高科技人机交互平台,B-Link是用户与BX7进行互动的主要方式,它可以通过多种互动方式实现车辆操作;同时,车辆可以通过B-Link向外界传送和接受信息以及进行系统、地图、APP升级等功能。此外,它还具备手机远程访问、车载WiFi热点、7×24远程支持等。
智能化是新时代汽车的一个主流发展方向,这一点已经从各个品牌的技术路线中得到印证。但是众所周知,汽车的智能化除了技术层面,更多的是应用层面的支撑。
以最基础的GPS为例,高质量的地图和方便的操作是GPS应用的灵魂。在这一方面,外资企业的表现始终难以与国内服务商相提并论,也因此目前的机载GPS已经逐渐让位给了手机地图APP。
事实上,包括奔驰、奥迪等豪华品牌,都在过去两年宣布与百度地图合作,进行基于百度地图的位置服务。至于其他的娱乐性应用,更需要汽车和app之间的无缝结合。
宝沃BX7支持apple的CarPlay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汽车用户的娱乐需求。但是在其他方面,宝沃并没有透露太多与国内软件供应商的合作细节,那么未来宝沃所积极倡导的智能服务,真实效果如何目前依然存疑。
对于一个消亡了53年的汽车品牌,想要依托新兴市场完成重生,我们很难在这一阶段断言其成功或失败。但是在通过对宝沃不断的了解过程中,我们可以推断出,至少它有一条有可能获得成功的路径。
如果宝沃可以重新确立自身的品牌价值,而非单纯的血统论,并且能够通过高技术与高质量的产品,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德系”感受。无论50年前的恩怨是非,相信这样的品牌与产品都是这个市场乐见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