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连贵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畜牧兽医站 810102)
黄牛肠阻塞病因分析及诊治
哈连贵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畜牧兽医站 810102)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在附近属于有名的养殖大县。近几年当地农户根据自然条件,生态条件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养牛业,利用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当地黄牛为本母,结合人工授精技术,杂交改良本地黄牛,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性能。但是当地长期保持的饲养管理模式没有及时得到改善和提高,特别是偏远地区农牧民依然采用古老传统的放牧模式饲养,导致黄牛发生肠阻塞和肠变位的疾病时常发生,现简单介绍诊治情况和总结,供参考。
通常由于饲喂粗硬劣质的粗纤维饲料所引起,如山芋藤、花生藤、麦秸、豆秸等。据调查统计,全县饲喂粗纤维的区域,本病发病率很高。饮水不足、缺乏运动等可引起肠机能降低,而发生肠弛缓,排粪干硬、球状、色暗,形如马粪。有些患有皮肤病的牛,经常舔毛,日久可能发生毛球性的肠梗阻。管理不当,改良黄牛在住地周围或牧场上吞食布片、麻丝、沥青等,引起小肠异物性阻塞。新生犊牛因胎粪积聚,以致在出生后发现肠阻塞。成年黄牛因日粮营养不全,尤其是长期封闭饲养的牛群,常因维生素D的缺乏,常常舔食卧床上的垫料 (泥、沙等),引起皱胃积沙。沙子随胃内食糜进入小肠后,常在乙状弯曲部沉积下来,引起十二指肠乙状弯曲部的阻塞。
病牛初期离群独处,体温、脉搏、呼吸无异常,表现有轻微而持续的腹痛,主要依据哞叫不安、不食,顾腹而判断。几天之后,腹痛表现逐渐消失,不见有粪便排出,起卧不安。直肠检查,肠内干燥、空虚或有胶状黏液,可在右腹中下部 (结肠盘)摸到大小不一的硬结粪块,或空肠回肠积液。随病程延长病牛开始出现脱水、中毒症状。
主要采用镇痛、通便、补液和强心等措施治疗本病。早期可以用泻剂硫酸钠500g,配成6%浓度灌服,3h后再灌服食盐水 (食盐250g,水2.5L);同时皮下注射0.02g新斯的明。结肠便秘还可采用温肥皂水15~30L做深部灌肠。严重脱水的病牛,需大量输液,每天至少4L,最好在补液中加入1%氯化钾液100~200ml,缓慢静脉输注。
上述措施无效时,可进行手术疗法,开腹破结。手术疗法:进行术前准备、保定和麻醉。采用右肷部前切口、右肷部中切口和右肷部后切口。十二指肠乙状弯曲采用右肷部前切口;十二指肠髂弯曲和空、结肠采用右肷部中切口;回肠和盲肠采用右肷部后切口。手术方法:手术部切开皮肤18~20cm,钝性分离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剪开腹膜,显露腹腔。阻塞物大都从鸡蛋或鸭蛋大小,个别有盐水瓶大小。如何正确地寻找到阻塞肠段是能否完成这一手术的关键,为此,必须熟练掌握腹腔探查方法。腹腔探查是借助肉眼的直接观察和手的触摸来检验各器官的位置、大小、坚硬度等,以确定病变的部位、性质及能否进行手术。
术后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等静脉注射,防止继发感染,每天2次,连用7d。同时灌服神曲、山楂、麦芽等健胃药;手术1d后,用易消化的米粥加少量食盐饮用,1周后逐渐添加优质干草或青草。
通过以上治疗,应注重加强饲养管理,随着病情好转,先给少量柔软干草和易消化饲料,以后逐渐增加喂量,定时定量饲喂优质松软饲料饲草,提供充足饮水,防止食入含泥沙过多或异物的牧草和粗硬饲料,多喂给青绿或青贮饲料,饲料中微量元素应保证充足,精料应限量,防止突然更换饲料,适量运动,切勿过劳。孕牛产犊前应停止使役,老龄黄牛尽量避免重役。平时要经常清扫厩舍,保持清洁干燥通风。如果发现有别黄牛靠墙栏处磨擦止痒,甚至脱毛,应及时采取涂药治疗,防止各类体表寄生虫发生。
改良黄牛肠阻塞主要发生于长期饲喂劣质粗硬饲料,饮水不足,而又重役的老龄牛、孕牛,产犊前后发病率更高。由于肠弛缓是肠便秘的基础,因此,黄牛多伴有前胃弛缓。阻塞部位多在结肠,亦有在小肠的。主要发生在3~5月份春耕前后役用改良黄牛居多。据统计,肠阻塞发生的部位,十二指肠阻塞占65%、结肠阻塞占20%、空肠阻塞占10%、回肠阻塞占5%,盲肠积粪和盲肠扩张也偶有发生。发病率与年龄、性别有关,小牛很少发生,壮龄和老龄牛占绝大多数,公牛比母牛发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