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7-01-15 10:13李宇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切术内瘤上皮

李宇凤

(盘锦市中心医院妇产院区,辽宁 盘锦 124000)

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评价

李宇凤

(盘锦市中心医院妇产院区,辽宁 盘锦 124000)

目的 探讨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宫颈冷刀锥切术。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高危HPV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十分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病情在治疗后均明显缓解。结论 两种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均易被患者接受,但宫颈冷刀锥切术在手术持续时间和HPV感染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在治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宫颈锥切方法;疗效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癌前期病变的统称,是对宫颈癌连续发展过程的一种集中反映[1]。近几年来,宫颈上皮内瘤变在临床之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特别是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妇女的健康和生命,若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明显的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为此,特选取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宫颈锥切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现将具体的研究报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所接收的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均在21~42岁,其中已生育患者56例,未生育患者3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各有患者45例,且两组患者在年龄、生育状况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实验组:对该组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术前行腰硬联合麻醉,取患者膀胱截石位,对会阴部进行常规消毒;对阴道和宫颈进行消毒之后放置鸟嘴式窥阴器,将卢戈液涂满整个宫颈和穹隆部,以明确病变范围;使用鼠齿钳向外牵拉宫颈,在不着色区域外0.3~0.5 cm处的垂直方向作一浅环形切口,深度为3 mm,并以30°角逐渐向宫颈深部进行切入;注意锥尖朝着宫颈的内口方向,必要时使用探针协助以均匀锥形切除宫颈;对宫颈创面进行缝扎止血,将油纱条填塞宫颈管,并在48 h后取出,将切除组织送检[2]。

对照组:对该组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术前准备工作与实验组相同。根据病变大小选择三角形电切环型号,使得电环能够切至不着色区域外的0.3~0.5 cm处,将电凝功率设置在40~50 W,按照顺时针方向切除宫颈组织;需要注意的是锥切范围和深度要参考保留侧宫颈创面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补切[3]。

1.3 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基本指标;②病灶残留情况:在术后3个月内进行复查,若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则考虑为病灶残留;③复发情况:术后超过3个月时间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考虑为复发;④高危HPV持续感染情况: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HPV持续感染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数据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用%表示,同时用χ2对其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为(31.1± 5.8)min,术中出血量为(47.4±13.8)mL,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术后的高危HPV感染率仅为4.4%,与对照组的15.56%相比差异十分明显(P<0.05);从术后不良反应方面来看,实验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宫颈残端出血和1例宫颈管狭窄及粘连,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了宫颈残端出血,二者在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病情在治疗后均明显缓解。

3 讨 论

传统临床中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方法主要是全子宫切除术,以实现对病灶的彻底清除。但是在近几年来,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发病率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年龄分布在21~42岁;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患者对生育功能的保留要求比较强烈,在这种条件之下,宫颈锥切术逐渐取代了全子宫切除术,并且在临床中成为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首选方法。

宫颈冷刀锥切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手术方法,不仅可以对宫颈病变实现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的生育功能进行较好的保护,而且将切除的组织进行病理检验,能够对病情变化进行明确,避免因手术范围不合理而造成的术后复发。宫颈环形电切术通过高频电流来实现宫颈组织的切除,操作较为简单,不需要对创面进行缝合,且手术不需要进行麻醉[4]。

在本次研究当中,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持续时间和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手术持续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要少于对照组(P<0.05)。HPV感染是造成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原因,且现阶段在临床中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的HPV感染率与术前相比较而言分别有所下降,且实验组患者的术后高危HPV感染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在有效清除宫颈病灶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抑制HPV感染。

综上所述,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合理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病灶范围等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宫颈锥切方法,以保证患者的健康。

[1] 杨佩贤.两种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比较[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43(4):73-75.

[2] 尹朝娥,齐淑辉.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评价[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2):120-121.

[3] 蔡东阁,赵金燕,樊江波,等.冷刀与电刀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对比[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6(5):677-681.

[4] 杨春肖.13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3.

R737.33

B

1671-8194(2017)06-0072-02

猜你喜欢
切术内瘤上皮
宫颈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三七总皂苷对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祛湿解毒汤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对宫颈柱状上皮内瘤变合并高危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影响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