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探析

2017-01-15 12:04:48高伟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7期
关键词:胆结石胆囊常规

高伟丽

(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铁煤集团总医院,辽宁 铁岭 112700)

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探析

高伟丽

(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铁煤集团总医院,辽宁 铁岭 112700)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总结路径管理经验。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我院外科收治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入选对象310例,据入院顺序,结合患者及其家属意愿,随机对照分组,常规组(n=167)、路径组(n=143)分别给予常规护理、路径护理。结果路径组恢复进食时间、卧床时间、经济花费、路径组术前未访视、术前镇定镇静药物、术后并发症、延迟出院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结石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胆石症;胆结石;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

胆结石是最常见的胆石症,我国是世界三大结石高发地区之一,总体发病率可达5%,在两广地区发病率可达15%~20%,且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水质量的下降以及人口老龄化,胆结石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手术是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方法,LC是首选术式,技术基本成熟,创伤小、出血少、下床早、住院时间短,被广大患者广泛接受[1]。但因慢性胆囊炎、腹腔粘连等原因,LC手术难度仍较大,迄今为止仍是重大并发症高发的术式之一,胆瘘等并发症甚至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术后发热、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居高不下,腹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发也较高,影响整体获益[2]。临床护理是医疗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LC并发症是可以预防或减轻危害的[3]。科学的管理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必经之路,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是护理管理理念,被认为是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服务,已得到广泛应用,但LC路径脱离率高[4],关于其是否可用于护理路径尚存在争议,现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我院外科收治择期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择期LC术;②认知精神正常;③未联合其他术式;④术前基本明确诊断,非腹腔镜探查性操作;⑤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②急诊,并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胆源性感染诱发的急性胰腺炎;③ASA≥Ⅳ级。共入选对象310例,其中男130例、女180例,年龄35~74岁、平均(48.5±9.6)岁。慢性胆囊炎242例,病程6个月~13年、平均(7.4±1.5)年。中转开腹危险因素:有腹腔手术史13例,胆囊过大(>50 cm3)184例,胆囊壁厚度过大(>4 mm)103例,颈部结石嵌顿24例。单发结石78例,其余均为多发结石,数量1-6个、平均(3.4±1.5)个月。超重或肥胖26例。ASAⅠ62例、Ⅱ级201例、Ⅲ级47例。受教育年限(6.2±1.5)年。家属支持:完全支持224例、支持76例、不支持10例。据入院顺序,结合患者及其家属意愿,随机对照分组,常规组(n=167)、路径组(n=143)对象年龄、性别、中转开腹风险、麻醉风险等级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组:由护士长、医师通过术前评估、术后访视制定护理计划,护士落实长期或临时医嘱。

1.2.2 路径组:制定落实LC路径。①术前护理:a.入院首日,采样送检联系相关科室,进行三大常规、输血四项、肝肾功能、电解质、蛋白质、凝血功能、病毒、心电等检查,部分患者联合心肺功能、超声心动检查,半日内完成;b.了解病史,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基础疾病,胰岛素控制血糖、联合用药控制高血压;对症治疗,包括镇静、镇痛、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纠正贫血、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肝肾功能不良者给予器官保护资治疗;c.安排术后康复术前训练,包括床上大小便、有效咳嗽咳痰;d.术前夜,进行访视,落实信息核对等基础访视,开展心理护理,焦虑者给予镇静催眠药物,保障睡眠;e.术前做好皮肤准备,落实禁食水、肠道准备,留置胃管、尿管。进行手术相关基本宣教,手术前后相关安排以及注意事项。②术后:a.平卧6 h,换半坐卧位,吸氧,8 h转入普通病房;b.术后常规应用补液、抗炎、抗生素;c.术后48 h内常规巡视,常规切口护理,更换敷料;d.发放1日清单,指导家属、患者自我管理;e.术后18 h尝试下床活动;f.48 h内恢复进食;g.术后3 d,随访,评估切口、引流、康复情况;h.置管者第4日,评估是否可拔管;i.3 d内每日复查血尿常规、肝功能、离子水平,若一般状况较好,改为一般关注对象,安排出院;j.出院前,健康教育,告知分别在第1周、3个月、6个月复查,若出现发热等异常,立即返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住院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卧床时间、总经济花费。并发症、延迟出院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以WPS xls数据表录入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描述统计,采用柯尔莫哥罗夫-斯米尔诺夫(Kolmogorov-Sminmov)检验法进行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若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统计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描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康复情况与花费:路径组住院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卧床时间、经费花费分别为(4.1±0.5)d、(14.3±1.5)h、(22.2±6.2)h、(30.8±6.2)千元,常规组则为(4.4±0.7)d、(20.5±1.3)h、(29.6±8.7)h、(34.4±5.3)千元。路径组恢复进食时间、卧床时间、经济花费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事件:路径组术前未访视、术前镇定镇静药物、术后并发症、延迟出院率分别为0.0%、1.4%、8.4%、9.1%、16.8%低于常规组4.8%、8.4%、16.2%、2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术中药物干预率8.4%,对照组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传统的LC围术期护理计划由医师、护士长制定,这种护理内容管理存在漏洞,制定计划者并不了解患者的所有情况,对于细节问题把握不到位,护理的重点放在重大问题,如合并基础疾病者术前护理要求遵医嘱用药治疗[5]。护理路径有望解决常规护理内容细节不足等问题,将普遍性的共性护理问题制度化,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尽可能控制风险。

本次研究显示,相较于常规组,尽管路径组住院时间无明显缩短,但恢复进食时间、卧床时间更短、经济花费更少,术后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证实路径确实可控制风险,改善患者预后。路径中重视术前访视、术前健康教育,术后重视及早下床活动、恢复肠道进食,以小时为单位,明确这些护理的落实时间,而不是之前的无论何时手术,都以日为单位给予护理[6]。大量报道显示,及早下床活动、恢复肠道进食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7-8]。

综上所述:在胆结石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1] 李映良,段中华,王正富,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1):39-41.

[2] 陈煌样.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10):22-23.

[3] 郭莹.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天津护理,2014,22(3):274-275.

[4] 刘德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资料回顾[J].当代医学,2016,22(14):118-119.

[5] 邓维娜,杨通林.老年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4,19(11):850-851.

[6] 王琼,杨红霞.护理程序应用于术前访视对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的分析[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13,23(12):2908-2909.

[7] 冯雯,范一宏,吕宾.慢传输型便秘发病机制的研究[J].胃肠病学,2012,17(5):311-314.

[8] 黄峰,彭杰.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道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24):101-102.

R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216-02

猜你喜欢
胆结石胆囊常规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健康护理(2022年3期)2022-05-26 02:27:49
常规之外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3:16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别受限于常规
发明与创新(2016年5期)2016-08-21 13:42:54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西藏科技(2015年3期)2015-09-26 12:11:0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