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验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7-01-15 12:04:48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7期
关键词:尿常规阑尾阑尾炎

任 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检验科,山东 济南 250012)

尿常规检验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任 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检验科,山东 济南 250012)

目的探究尿常规检验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检查治疗的9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患者应用超声检查;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尿常规检查,对两组的结果与手术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常规检验对于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误诊率低,其诊断结果可以作为诊断阑尾炎的重要参考依据。

尿常规检验;超声检验;小儿;急性阑尾炎;应用价值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速度快的特点,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休克、感染等不良后果,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1]。因此,快速准确地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检验,判断病情程度非常关键。一般情况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自述及实验室结果共同判断。但是儿童患者无法准确的对自身症状进行描述,因此可能造成误诊或漏诊。而尿常规具有操作便捷、准确性较高的优点,在临床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分组研究探讨尿常规检验以及超声检查对于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差异,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检查治疗的9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通过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确诊为急性阑尾炎。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5例,观察组中有男孩儿26例、女孩儿19例;年龄最小的为3岁、最大的为13岁,平均(5.3±2.7)岁。参照组中有男孩儿24例、女孩儿21例;年龄最小的为3岁、最大的为14岁,平均(5.9±2.9)岁。对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参照组患儿应用超声技术进行诊断:对45例患儿采取斜侧卧位,适当充盈膀胱,将超声仪的探头频率调整在3.5~5.0 MHz,先对患儿腹部进行大范围的探查,影像中显示出阑尾后寻找起始部位,沿着阑尾的走向继续探查,对于肠气较多的患儿进行局部加压探查,将肠气驱逐,保证影响结果的清洗。朝政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标准为:阑尾的形态学呈现饱满状态、阑尾壁的回声明显增强、黏膜下层增厚、阑尾的直径在6 mm以上[2]。

观察组患者应用尿常规检验:45例患儿在入院之后即取中段尿液进行检查,尿量为20 mL,检测的指标主要有尿液颜色、比重、蛋白质含量、糖定性、红细胞、上皮细胞与白细胞计数等,对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女患儿进行检查之前应先对会阴进行清洁,以免混入其他液体影响到检查结果。诊断标准为:细胞计数或白细胞计数上升[3]。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文中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诊断结果百分比(%)的形式表现,比较采用t值检验。以P<0.05代表观察组和参照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45例患儿通过尿常规检查确诊的有43例,诊断准确率为95.56%;参照组45例患儿中应用超声技术检查确诊的有37例,诊断准确率为82.22%。对比两组的患儿的检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阑尾炎是临床中常见急腹症,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速度快的特点,一旦治疗不及时发生阑尾穿孔,造成休克、出血或感染等不良并发症,对患儿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加强诊断对于促进患儿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儿童是急性阑尾炎的高发人群,据相关资料报道,儿童占急性阑尾炎发生率的10%[4],尤其是6~12岁的儿童,由于阑尾发育生理特征,在盲肠位置的开口逐渐缩小,因此发生急性阑尾炎的可能性逐渐上升。此外,该病的发生与季节和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关联,春秋季节发病率更高。急性阑尾炎的患儿的大多年龄较小,无法对于疼痛的部位、性质等进行详细的描述,同时有部分患儿的右下腹体征不明显,出现肌肉紧张或者局部按压同的情况较少,影响到医师的诊断。因此,急性阑尾炎患儿被漏诊的可能性较大。此外,儿童由于全身器官和系统发育不成熟,较成年人发生穿孔的可能性较高,因此临床医师应当加强病情观察,尽早治疗,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超声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中应用广泛的方法,其诊断标准为阑尾直径在6 mm以上、阑尾壁回声增强以及黏膜下层增厚等,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中发现,当患儿的阑尾直径<6 mm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漏诊,不利于及时抢救患儿。尿常规是现代医学检验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础的项目之一,与血常规、粪常规合称为三大常规检验,在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常规检验可以得到患者尿蛋白和尿沉渣中的相关物质,对于早期的肾脏变化具有很高的价值,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尿常规的检验项目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手术镜检也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的自动仪器检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检查的灵敏度和工作效率,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但是合并有腹腔炎症或者阑尾尖端指向输尿管以及膀胱等器官的情况下进行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白细胞、尿蛋白以及少量的红细胞等;而右侧输卵管结石患儿尿常规检验结果同样可能含有大量的红细胞,但是急性阑尾炎患儿尿液中的红细胞一般在(++)以下,不同的疾病应当做好鉴别诊断[5]。除此之外,急性肾炎的患儿在进行尿常规检查过程中会出现尿蛋白阳性,急性阑尾炎也会有少量尿蛋白检出,但是两种疾病得到的红细胞形态差异较大,一般情况下急性阑尾炎患儿尿液中红细胞形态为正常,而急性肾炎患儿的尿液红细胞会出现畸形,同样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在本文中,对观察组患儿应用尿常规检验、参照组患儿应用超声技术检查诊断,最终结果发现观察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参照组,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5.56%、参照组为82.22%,对比差异显著,提示尿常规检验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此外,在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经验:对女性患儿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应当对外阴进行彻底清洁,避免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此外,尽可能避免在月经期患儿,以免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尿液标本应当统一使用医院准用的尿杯进行收集,留取成功之后应当第一时间送检,以防时间过长造成管型破坏或者混入细菌等。有研究发现,放置数小时的尿液中白细胞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脓尿现象也无法检出,因此需要密切注意送检的时间。

总而言之,急性阑尾炎患儿尿常规检查的中性粒细胞与白细胞呈现增高现象,红细胞少量上升,具有对于疾病具有较高的应用的价值。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进一步提高准确率。

[1] 许宁,冯建莉,殷晓捷,等.尿常规检验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32-33.

[2] 田晖,王文刚,闫记英,等.Alvarado评分和超声检查鉴别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和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准确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0):2392-2394.

[3] 夏禹,黄瑛,富聪聪,等.超声与CT诊断小儿急慢性阑尾炎的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4,25(11):793-796.

[4] 黄党生,韩溟,谢扬,等.血液炎症标志物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意义[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8):1154-1156.

[5] 姜旭勉,杨琼柳,林金伟,等.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小儿阑尾炎的临床价值[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2):209-211.

R574.61;R7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148-02

猜你喜欢
尿常规阑尾阑尾炎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影响检验科尿常规检验的因素及改进管理措施分析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淮海医药(2015年1期)2016-01-12 04:32:53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