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 芳 崔玉凤 杨 柳 张曼红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吉林 四平136000)
核医学SPECT/CT成像的质量控制
聂 芳 崔玉凤 杨 柳 张曼红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吉林 四平136000)
目的探讨研究核医学SPECT/CT成像的质量控制的措施。方法以德国西门子Symbia T6型SPECT/CT为例,从SPECT图像的质量控制、CT图像的质量控制、图像融合测试3个方面分析SPECT/CT的图像质量控制。结果质量控制的指标是否合格决定图像的可信度、准确性。结论做到定期的SPECT/CT的质量控制,可延长仪器的寿命,提高图像的可信度和准确度。
核医学;SPECT/CT;质量控制;图像融合
核医学是将核技术与医学有效结合后达到人类可以和平的利用核素的一门学科,其核医学图像被广泛应用于诊断癌症、研究脑功能、研究心血管疾病以及指导手术等多个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重视。而核医学仪器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中,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single phot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是在γ相机基础上增加支架旋转、断层床以及图像重建软件的采集平面投影像的设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是对人体各部位的解剖形态的扫描装置,SPECT和CT的结合即SPECT/CT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是将功能显像和解剖结构显示做到了有机的结合,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能够独立完成一站式的检查,成为了临床上最为广泛应用的仪器,因此对SPECT/CT做到良好的质量控制将十分的重要。本科室以德国西门子Symbia T6型为例,着重介绍对SPECT/CT的质量控制。
仪器:西门子公司的Symbia T6型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装置(SPECT/CT);校正标准:《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SPECT)校准规范》[1]。
2.1 SPECT图像的质量控制
2.1.1 均匀度测试和校正:仪器探头的均匀性测试指的是仪器的探头对一均匀泛源进行成像时,对该平面图像上各点的计数值分布情况的测试。使用Tc-99m的泛源,则需要一周进行1次图像均匀性的测试,对核医学图像质量进行保证。
卸掉准直器,装上专用的塑料板,探头转换为L模式,选择Daily QC(Quality Control,QC),进行本底测试(Background Test),结果达标即无红色标志,如果出现红色标志,则需要找到环境污染源,调整至达标状态才可以开始下一步的测量,将探头1调整至对准点源位置,进行探头1的图像质量测试(image quality test),如图像质量达标即无红色标志,如果出现红色标志,则需要增益调整光电倍增管,即用刚才的放射源(Iter. Cal)进行定期再调整(Periodic Re-tuning),完成程序后点击Z能量增益校正(Z Energy Gain Calibration),再次进行图像质量测试,反复操作直至达标。
2.1.2 旋转中心校正:旋转中心是虚设的一个机械点,在旋转轴上,应该是机械坐标系统、γ照相机探头电子坐标以及计算机图像重建坐标的重合点。对其的校正步骤是:放射源在三脚架前端,架子在检查床头,点击旋转中心测试(C.O.R .Test),点击Source Positioning ACQ;采集旋转中心数据是在采集工作站进行的,调整床的高度直至点源图像在红色圈中,然后点击COR Acquisition,在扫描间手控开始;完成数据采集后点击旋转中心数据处理(COR Processing),数据处理,如指控通过即无红色标志;记录床高、床板伸出的距离;调整探头为L模式,保证床高、床板伸出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开始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旋转中心采集处理。
2.2 CT图像的质量控制:对CT图像的质量控制主要是针对X射线球管校正(check-up)和快速校准(Fast Calibration),具体的操作为:在开机时立刻进行1次check-up,直接进入球管界面,选择check-up,根据提示点击开始键,机器即自主校正,闲置超过3小时则需再次进行checkup,目的是保证CT性能处于最佳,且图像稳定一致,同时可延长球管的寿命;在check-up接受后进入Fast Calibration,点击键盘上的开始扫描键,主要校准的内容包括平衡检查、聚脂薄膜窗口清洁检查、第一次加热、自动毫安校准、第二次加热、探测器位置检测、准直器校准、检测焦点位置、数据采集系统放大增益检测、空气检测,校准结束需要点击退出键(Quit)退出,如果没有出现红色的提示即表示校正通过。
2.3 图像融合测试:图像融合技术指的是将影像学的检测图像在计算机的作用下进行数字化的综合处理,空间配准后得到全新的信息影像,从而得到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致性的描述,且综合多种检查方式的优势辅助诊断,即在同一显像设备上同时将不同来源的影像融合,得到最优化的图像配准,降低误差[2]。
在采集工作站进行选择QC,点击Registration Test Acquisition和Start,回到扫描件按SET和GO,从而进行SPECT断层采集;将床移动到CT的位置,点击 Confirm,直至CT采集完成点击CT Acq Completed;数据的传输如果没有自动完成,则手动进行传输至Xeleris工作站;在Xeleris工作站上数据的选择为Tomo和CTACTomo,选择点击SPECT-CT registration QC,等待期自动处理,完成后在采集工作站选择点击Fetch Results;如果没有红色提示则结果达标。
SPECT是核医学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设备,属于核医学分子成像技术,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可提供脏器功能代谢信息,虽然分辨率较低,但仍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医学,是无法被取代的。CT是对人体某一范围逐层开展的横断解剖成像技术,是经计算机的处理重建构成的三维图像,高分辨度和高灵敏度,具有很好的优越性。SPECT/CT是功能图像和解剖图像的完美结合,对影像核医学技术赋予了新的特质,发挥了两种图像技术的优势,具有了较高的灵敏度、较高的准确度、以及较强的特异性,被广泛的应用于骨骼、心脏以及肿瘤等多种临床上的疾病。
随着核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SPECT已经成为各大医院的设备之一,作为精密仪器,且对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有很严苛的要求[3],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对其的质量控制越来越重要。
SPECT的质量控制的指标有均匀性、空间分辨率、空间线性、计数率特性、断层空间分辨率、断层均匀性以及旋转中心漂移等,均匀性和旋转中心的校正是基本指标;CT的质量控制的指标有:X射线球馆预热、精度、噪声、伪影等,X射线球馆预热和快速校准是基础指标;质量控制是对核医学仪器的一种监测,目的是保障仪器正常的运行,对SPECT和CT的质量控制是对设备正常使用、老化程度得以延缓、提高影响质量以及降低不良影响,最主要的是保障图像的可信度以及准确性,因此需要在基础指标的基础上持续进行质量控制操作。
综上所述,做到定期的SPECT/CT的质量控制,可延长仪器的寿命,提高图像的可信度和准确度。
[1] JJF(闽)1030-2010,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SPECT)校准规范[S].
[2] 李杰,单层螺旋CT的质量控制[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3):51-53.
[3] 张峰,程木华,郑子梅,等.探讨符合线路SPECT/CT的日常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J].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07,19(3):42-45.
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2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