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翠娟
(辽阳市第八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1)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及优势探析
杜翠娟
(辽阳市第八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1)
目的探析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及优势。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2组患者治疗前均接受常规检查,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胺碘酮治疗。对比2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值<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
胺碘酮;常规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应用效果
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心血管病急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在对患者日常身体造成伤害的同时还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1],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十分必要。本文旨在探析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及优势,以我院8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下是详细报道
1.1 基线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符合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
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一组。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4∶16;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63.45±5.68)岁;病程在2个月~5年,平均病程(2.13±1.12)年。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3∶17;年龄28~79岁,平均年龄(63.26±5.42)岁;病程在3个月~6年,平均病程(2.42±1.26)年。对照组和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比例、年龄大小以及病程时长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8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入院时均接受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心电图、胸片以及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需停止服用抗心律失常相关药物10 h以上。
1.2.1 对照组——常规治疗: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即给予倍他乐克药物治疗,以2次/天,12.5毫克/次的用药频率进行服药,在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适当调整药物剂量,调整范围在25~50 mg。
1.2.2 观察组——常规治疗+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胺碘酮治疗,胺碘酮的用药频率为3次/天,200毫克/次,连续用药一周后将用药频率改为2次/天,2周后将用药频率减至1次/天。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观察2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后头晕、呼吸困难、心悸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判定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观察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2 疗效判定标准: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3个标准,具体判定标准如下:显效标准——治疗后,患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数量减少超过70%,同时患者呼吸困难、头晕、心悸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标准——患者治疗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数量减少超过50%,同时上述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无效标准——治疗后患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数量没有减少且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40例-无效例数)/40例×100%。
1.4 统计学处理:本文数据均经SPSS18.0版处理,用%表示2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使用卡方检验。若P值<0.05,则表示2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存在明显差别。
2.1 对比2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如下:24例(60.00%)显效,15例(37.50%)有效,1例(2.50%)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39/40)。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如下:11例(27.50%)显效,13例(32.50%)有效,16例(40.00%)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24/40)。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更高,P值<0.05。
2.2 对比2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治疗后共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为皮疹及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1/40)。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后共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头痛、呕吐以及皮疹,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8/40)。2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经对应治疗后均得到恢复。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值<0.05。
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心室颤动等,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2],发病原因主要为心律紊乱,发病人群主要为老年人群,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3],随着老龄化的加重,该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目前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
常规治疗中使用的倍他乐克(选择性心脏β1受体阻滞剂)具有脂溶性[4],倍他乐克进入人体后可阻断或降低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抑制房室传导,进而使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心室率减慢。
胺碘酮作为碘化苯呋喃衍生物[5],具有较好的抗交感神经、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以及抗肾上腺等功效,同时还能促进周围和冠状动脉扩张,使心肌耗氧量降低。胺碘酮具有的药理作用为抗心肌缺血,扩张血管以及减缓患者的心律[6]。胺碘酮进入人体后生理吸收速度较慢,半衰期较长,通常药物起效时间约1周[7],因此,该药物可在患者的脂肪、肺部、肝脏以及皮肤等脏器及组织上广泛分布,充分发挥药效。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将我院8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结果显示,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0%,同时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值<0.05。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得,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虽然治疗后有少许的不良反应发生,但经过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说明药物相对安全。
[1] 张育辉.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1):25-26.
[2] 沙坤.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5):183-184.
[3] 刘国利.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32):143-144.
[4] 魏丽波.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37例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29):23-24.
[5] 朱振清.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5,36(4):78-79.
[6] 黄国柱.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5,37(1):60-61.
[7] 李金花.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25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4(4):95-95.
R5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1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