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艳 邹庆芳
(通化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吉林 通化 134001)
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影响
徐 艳 邹庆芳
(通化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吉林 通化 134001)
目的 分析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13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分为两组各65例,接受常规护理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连续护理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较护理前明显提高,观察组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连续护理,可提高老年患者自理能力及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效果显著。
连续护理;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自理能力
慢性病是近年来影响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相关资料显示,老年人群患慢性病概率高达90%,发病率高[1]。慢性病病程长,恢复速度慢,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显著降低。此时单纯住院护理已无法满足老年慢性病患者需求,保证患者在出院后也能得到持续治疗、康复护理是现今医院和社会服务中心重点关注问题。因此本文就将65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连续护理措施,其护理效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中抽取的13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均在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到我院就诊,无恶性肿瘤、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排除认知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精神分裂症及依从性差,不愿配合护理患者;愿意接受电话、上门随访;患者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男79例,女51例;年龄60~88岁,平均(71.3± 3.6)岁;心血管疾病58例,呼吸系统疾病43例,消化系统疾病29例;采取数字随机表法经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前叮嘱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并发放相关疾病健康知识手册,告知患者要认真阅读,并按照手册上加强疾病预防措施。同时医护人员应定期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并解答患者的疑惑。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连续护理。①建立连续护理小组。在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需重视老年患者疾病康复护理措施,建立连续护理小组。由经验丰富、态度良好、服务水平高的护理人员组成,待患者出院后也能得到有效护理。②出院前护理。患者在出院前几天,护理小组应帮助患者制定护理方案,有效评估患者出院后仍需得到治疗、照护和康复需求,根据评估结果,由专业的健康教育护士、专科医师、营养师及患者照看者组成综合干预团队,加强患者出院前各专业指导及健康教育,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及门诊就诊卡,包括患者用药指导、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复诊时间及个别指导护士姓名和电话,使患者能随时得到有效护理。③出院后连续护理。患者出院后,连续护理小组应每周上门随访,了解患者疾病改善情况及生活情况,是否采用科学生活方式。同时每2周组织患者开展慢性病治疗、护理、康复及并发症预防集体健康知识讲座,告知患者积极参加,同时患者照护者也应参加。个别指导患者应在患者出院48h内电话随访,及时纠正患者和家属的错误行为;健康教育人员应采取电话和上门咨询,回答患者疑问,开展相关健康教育讲座,并建立社会老年知识专栏,加强患者自我照护和家庭照护指导培训。
1.3 评价指标。健康知识:由我院健康教育专家、护士等相关人员共同制定健康知识调查问卷量表,包括用药、饮食、并发症预防、锻炼、保健、复诊、安全防范、健康知识咨询途径、再次就诊及问题解决等内容,共计100分,分数越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高[2]。
生活自理能力:采用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量表(ADL)评价患者生活自理能力,0~3分:生活自理能力正常;4~9分:轻度依赖;10~18分:中度依赖;≥19分:重度依赖[3]。
1.4 统计学处理:在处理此次研究数据时,本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通过(±s)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计量资料运用χ2检验,P<0.05时,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观察组护理前健康知识掌握(41.3±11.2)分,护理后(86.3±12.5)分;对照组护理前健康知识掌握(40.9±11.7)分,护理后(68.3±14.5)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及两组患者护理后评分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自理能力变化对比:观察组护理前ADL评分(13.5±2.6)分,护理后(3.8±1.1)分;对照组护理前ADL评分(12.9±2.8)分,护理后(7.3±1.5)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及两组患者护理后评分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慢性病逐渐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慢性病死亡占我国总病死率的85%以上[4],危害性大。老年慢性病患者病程长,恢复速度慢,并发症多,若长期住院治疗,会加重患者经济负担,现实性不高。此时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出院后社会后期护理则是重点环节。
连续护理是通过针对患者疾病情况,制定一系列护理行动,确保患者在不同场所也能够得到合作性与连续性照护[5]。对老年慢性病患者采取连续性护理,使患者在出院后也能够得到健康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而且老年慢性病患者更愿意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得到基础护理,对患者恢复也起到显著促进意义。在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较护理前明显提高,观察组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研究结果看出,与常规护理相比,对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连续护理,明显提高了老年患者对相关疾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使患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避免会加重疾病的各种因素,并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疾病症状,显著增强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对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连续护理时,首先应在患者入院前对患者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掌握患者健康护理需求,使患者在出院后能合理运用各种资源,实施有效的出院护理计划,使患者得到连续性护理措施。同时连续护理需保证医院和社会护理能够做到有效衔接,保证连续护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6],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开展全面完整连续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指导,以此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状况。总而言之,对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连续护理,可提高老年患者自理能力及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加以使用。
[1] 石霞,刘玉玲,王雪悔,等.老年慢性病病人出院后连续护理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0,24(10):2563-2565.
[2] 杨甜甜,周艳,赵梦媛.社区老年慢性病连续护理的研究进展[J].社会与科学,2014,27(1):18-20.
[3] 陈茜,郭菊红,钟文逸,等.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9):774-776.
[4] 解薇,乔建歌,杨青敏.交互式无缝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管理中的发展现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4):1028-1030.
[5] 程淑玲,臧小英,赵岳.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16-918.
[6] 陈桂莲.连续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2):117-119.
R473.5
B
1671-8194(2017)14-0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