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志超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医院骨一科,辽宁 盘锦 124200)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对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柳志超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医院骨一科,辽宁 盘锦 124200)
目的对比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两种方法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进行治疗的48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置换组(n=24)和固定组(n=24)分别给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固定组患者在手术基本指标(手术时间、失血量)上占据一定的优势(P<0.05);但在功能评价和并发症率上比较,置换组则占据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整体效果优于骨折内固定术,方法经验证及文献资料的对照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中给予借鉴。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骨折内固定术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中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各类以该部分人群为主要患病人群的疾病也呈现出相应的增长趋;股骨颈骨折则是临床上相对常见的中老年骨折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两种。为提升疾病治疗效果,研究将以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8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找寻最佳治疗方法,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作如下汇报。
1.1 一般资料: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进行治疗的48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置换组(n=24),男性15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2.9±6.9)岁,骨折分型包括:Gardn Ⅳ型11例、Ⅲ型13例;固定组(n=24),男性16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3.1±6.7)岁,骨折分型包括:Gardn Ⅳ型10例、Ⅲ型14例。资料汇总提示,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分组研究。
1.2 方法:固定组患者行骨折内固定治疗术,方法:麻醉后,将患者平卧于牵引床上,患髋垫高20°,C型臂X线透视下牵引、旋转患肢,复位后,取大粗隆外侧小切口,透视下经股骨颈内3枚克氏针品行固定,检查无误后选取适当长度空心拉力螺钉固定[1];置换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方法:麻醉后,将患者侧卧位于手术床,并在其髋外侧做Hardinge切口,臀大肌与阔筋膜张肌间逐层进入,该环节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不要切断臀中肌止点[2],然后切开关节囊,充分暴股骨颈,取出股骨头,去除多余关节盂唇,用髋臼锉沿前倾约15°、外展约45°方向消磨髋臼软骨至广泛渗血,该环节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消磨过程中需要掌握好力度,防止消磨过度,冲洗碎骨后安装人工髋臼杯;而后保留适当股骨距后去除多余股骨颈,扩髓适当后保持15°前倾角及120°颈干角安装假体柄部及球头,此过程应注意扩髓力度及方向避免造成股骨干骨折;手术完成后除了严格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外,还要对患者行抗生素及抗凝治疗,以防出现感染及血栓。
1.3 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指标(手术时间、失血量)以及术后功能评价[2]及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2.1 手术指标对比:数据资料整理提示,置换组(n=24)手术时间(81.7±16.4)min,固定组(n=24)手术时间(41.4±7.1)min;两组手术时间数据之间有统计学差异(t=11.0475,P=0.0000)。
置换组(n=24)术中失血量(379.4±65.1)mL,固定组(n=24)术中失血量(78.2±22.9)mL;两组术中失血量数据之间有统计学差异(t=21.3819,P=0.0000)。
2.2 两组患者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率对比:置换组(n=24)术后功能优良率83.33%(20/24);固定组(n=24)术后功能优良率62.50%(15/24);置换组患者优良率更高,数据比较有差异(χ2=10.9851,P=0.0009)。
置换组(n=24)在治疗康复共发生泌尿系统感染1例、肺炎1例,并发症率8.33%;固定组(n=24)在治疗康复期间共发生泌尿系统感染3例、深静脉炎2例、肺炎1例、褥疮1例,并发症率29.17%。置换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更低,数据比较有差异(χ2=14.2451,P=0.0001)。
据全文统计数据显示,中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其股骨头坏死率和骨折不愈合率超过30%[3],在疾病发生率逐年提升到的情况下,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从本次研究来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优势在于:更为牢固的固定,使得患者的术后的疼痛感持续的时间也有明显的降低,这就意味着患者能够在相对更短的时间内投入到康复性锻炼中,这也是改治疗方法下患者早期并发症概率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4],同时也更利于被患者所接受;而骨折内固定术虽然通过骨折端加压,能够提升稳定性并有效控制疼痛感,但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的概率相对较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价值。研究结果的数据比较显示,固定组手术基本指标占优(P<0.05),但功能优良率和并发症率上比较,置换组均明显占优(P<0.05)。
综上,我们得出最终结论: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整体效果优于骨折内固定术,方法经验证及文献资料的对照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中给予借鉴。
[1] 娄玉健,王秀会,陆耀刚,等.空心钉内固定与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10):1017-1020.
[2] 郭飞.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8):44-46.
[3] 段凌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临床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11):1517-1518.
[4] 任洪,黄波.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对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J].现代诊与治疗,2014,25(18):4126-4127.
R683.42
:B
:1671-8194(2017)21-0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