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霞 (吉林省通化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34100)
动物疫病诊断现状及相关问题
丁元霞 (吉林省通化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34100)
动物疫病的产生和出现直接影响我国公共卫生安全。本文针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开展过程中动物疫病诊断的相关情况及其现状进行客观分析,提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象的根本对策,以期为更多的动物疫病检疫人员提供理论借鉴与实际参考,为提高动物疫病检疫工作在兽医服务中的重要性带来帮助。
动物疫病;诊断;现状;问题;对策
基层兽医工作开展的效果直接取决于基层动物疫病诊断以及检测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近些年来,我国动物疫病形势相对比较复杂,动物疫病种类较多并且疫病多呈现出复杂、难康复等现象。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力提高动物疫病诊断水平,确保诊断工作的科学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兽医服务技术水准,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以及兽医公共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1]。
以现阶段我国动物疫病诊断与防疫工作现状来看,其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
第一,兽医诊断与检测的相关配套环境比较落后,实验设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便有一些地区的实验室整体设施达到一定层次,可是从技术层面、人员配备层面以及管理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在开展疫病诊断工作时,没有明确科学的流程作为规范,仪器设备的检查也不符合相关要求,进而影响诊断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诊断检测技术本身缺乏完善的体系作为保障。如动物疫病诊断技术程序以及标准品和质控品的相关标准建立,目前都处于相对缺乏的状态。
第三,诊断检测技术本身缺乏自主创新层面的改进,许多全新的技术引进格外缓慢,并且自身的研发以及创新力度严重不足。比如目前比较常见的PCR、LAMP技术,都是在发达国家已经使用多年之后才逐步引入到我国动物疫病诊断过程当中的,加之我国动物疫病诊断技术的主要研发团队多属于我国的一些大专院校或者是科研院所,因此,整体的规模以及产品研发质量都不如国外先进[2]。
建立布局相对合理,整体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实验室以及形成与之相配套的设施环境,将有效提高我国动物疫病诊断检测工作的整体水平。通过对实验室进行统一规划与布局,可以有效加强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同时还可以明确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能,建立多层次、多方面的动物监测体系。从现阶段来看,是有效促进我国动物疫病诊断工作与国际进行对接的关键。
建立健全严格的动物疫病诊断与检测体系可以使我国动物疫病诊断检测工作符合国家的相关技术标准以及行业要求。通过对各行业标准之间的不同关系进行梳理,尽可能达成标准之间的统一与协调。同时针对动物疫病以及人畜共患病的相关问题,需要建立国家标准物质库、抗体库等,严格按照标准品质量标准与体系,对其进行完善与优化[3]。
目前我国从事动物疫病诊断工作的专业人员数量不多,且整体素质偏低。尤其许多科研院所在针对动物疫病诊断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作为保障,加之本身我国从事该工作的人员素质不高,势必造成该工作开展举步维艰。因此,需要加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开发,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队伍打造方案,尽可能促进我国自主研发工作的开展,提高产品技术创新力度,进而使我国动物疫病诊断工作开展走向专业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的道路。
动物疫病诊断工作的开展是有效改善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关键。因此,未来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力度,提高对动物疫病诊断工作开展的关注度以及选择切实可行的对策。尽快提高我国动物疫病诊断水平,促进我国动物疫病诊断工作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1]李春茂.提高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对策与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5(11):15-16.
[2]冯琼.动物疫病诊断的现状及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14(6):89-91.
[3]张淼洁.我国动物疫病诊断检测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