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界”课堂在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的问题探究

2017-01-14 04:09程真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问题探究教学方式

程真

[摘 要]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数字化教学及应用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关键所在。互联网的深入应用,冲击的不仅是经济发展,传统教育模式也正面临着挑战。近几年在全球掀起热浪的慕课、翻转课堂、微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层面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教育的理解,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学校内,只要有网络,就能随时随地学习。学习模式的变化,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课堂、未来教育的思考。“无边界”课堂是在工位教学和项目教学的基础上,探索形成的一种将理论与实践完全融合的全新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学科、内容、时间、空间等的界限、实现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共同提升的教学研究新思路。文中重点阐述了当前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并将笔者所在学校该专业所取得的成效与读者分享。

[关键词]无边界;电气技术应用;教学方式;问题探究

作为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和浙江省数字化资源建设基地学校,笔者所在校在教学上不断地把新技术、新理论应用在教学实践中。鉴于当前慕课、微课的发展情况来看,数字化资源将是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学习资源。“无边界”校园作为国内教育技术在新世纪发展的出来的代表,录播系统实时地记录了师生互动、教师板书等授课环节,并把资源存储在教育资源云平台。学生通过访问平台即可打破时空限制,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在云平台上设置名师教研室、精品课、优课推荐等版块,向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优质教育资源,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不同优秀教师的课程进行学习,一改传统教育只能师从一师的旧况。

为此,笔者所在学校紧紧抓住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重要契机,着力推进数字化“无边界”校园的应用,构建起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教学体系。

一、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发展现状

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发展,网络资源库建设已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种趋势。在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平台上,以网上信息资源库建设为主体的后续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成为学校数字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如何加强利用信息化建设来影响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电气技术应用专业的现状正是:在项目实训中常常遇到模块或知识需要碎片化;电气相关技术在不断升级发展;“一师对多生”负担超重;教学中理实一体化脱节、理实互动不够或不便于互动等。这些现象对都让老师们“欲爱不能”。这种教学非常缺乏活力,且满足不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也就显得苍白无力。

鉴于此现象,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转变了教育观念和人才的培养模式。根据新课标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而“无边界学习”正是一种全新的做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种理念。

二、当前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笔者所在校自2007年就开始对电气技术应用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将原来传统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改为理实一体的“三段递进式教学”(三段指的是基础-专业-应用),解决了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无边界”课堂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于:

1.“理实一体”深度融合,实现校园内“工学结合”

“无边界”课堂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服务于“做中学”的教学理念,通过主讲与助讲教师的互动配合,将实践工作的场景实时清晰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就学生即将开展的工作项目进行示范引导、或者针对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也可以在一个实训项目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总结提升,学生很容易有身在其中的体验性感受,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课堂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得到大大提高。

2.团队教学模式,实现师资与技能传承

与之前“闭门造车、各自为政”的项目教学模式不同的是,“无边界”课堂是一种开放式、团队型的教学模式。要想上好这样的一堂课,需要主讲与助讲之间、教师与设备之间的深度融合。课前要针对某个具体教学项目或内容多次探讨、磨合,达到思路与理念的和谐统一,同时在一次次的备课与上课过程中,两位教师不断吸取对方的教学优势,优势互补、各取所长,最终使彼此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实现了针对本校的实训装备,专业教师的操作规范、要求迅速统一、技能水平快速提升的目的,达到了主讲、助讲、学生三者之间合作共赢的效果。

3.优质资源共享,避免低效重复授课,解决师资不足的短板

该专业以前的“项目教学法”讲究小班化教学,当教师需要对实操项目进行理论讲解的时候,需要对每个小组不停的重复多次讲授同一个内容,造成师资的极大浪费。而通过“无边界”课堂,教师可以针对某个主题选择给一组、多组或者多个平行班级进行同时授课,也可以打开本校同专业名师自主开发的、精心准备的同一主题的在线录播课程,作为优质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教师则充当助教的角色。解决了双师型教师师资匮乏的问题,降低了教师的重复低效的教学活动,让教师在课堂上能有更多的精力去组织学生讨论,去关注学生的想法,解决学生的疑问,给予每位学生更加具体细致的指导,帮助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校还承担了高中学生选修课和社会成人培训任务,“无边界”课堂作为优质教学资源平台,同样也适用于这些不同的学习群体,为他们提供了多元化、多样化的互动学习平台。从而解决了专业教师对外培训时无法兼顾实操,教学针对性不强的弊端,使本校优质资源发挥的效用越来越大,受用地域和受用人群越来越广。

三、总结成效

“无边界”课堂在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和完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成果:全方位的理实一体创新课程模式的实施,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实践的创新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团队教学模式及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专业教师业务技能和科研水平的迅速提高。从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开始,逐步向全校所有专业推广,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兴趣引领,促进学生个性学习,深化课程改革,有效推进选择性课改深入实施。

综上所述,笔者所在职校仅仅是在电气技术应用专业中将“无边界”课堂进行了试验,实际上它也适用于普教和高校的所有课程,曾有专业教师尝试在高中选修课上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采用“无边界”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互动及反馈非常好。信息化时代教学方式日新月异,“无边界”课堂只是其中的一种,大数据形势下的教学定会出现更便捷、更卓越的方式为一线教学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剑平,信息技术教育:概观与展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教育部对外合作与交流司,国外信息教育调研报告[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第5期.

猜你喜欢
问题探究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探讨
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