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快发展高精尖产业的路径机制研究

2017-01-14 04:04唐建国
前线 2016年12期
关键词:高精尖北京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新时期治国理政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明确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在产业发展方面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要力争走在全国前列。如何深刻地把握城市功能定位和担负的历史使命,坚持问题导向,摸索走出一条大国首都发展高精尖产业的成功路径,以此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带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既是摆在北京经济和信息化系统面前的目标问题,也是需要迫切回答的现实问题。

何为高精尖——概念内涵

一般认为,高就是高附加值、高劳动生产率、高人力素质;精就是技术密集;尖就是创新尖端。高精尖的概念涉及经济结构、产业和产品三个层面。

在经济结构层面,一个内部优化而稳定发展的“321”经济结构是高精尖经济结构的重要的标志。2014年,北京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0.7%、21.4%、77.9%,呈现出服务型经济特征。但是比对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香港等国际城市发现,我们的经济总量和人均GDP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经济结构虽然比较“苗条”,但是刻意“塑型”而成,人家“身材”也很匀称,却是“巨人”体量。

在产业层面,发展高精尖产业是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高精尖产业主要是以新兴的高端产业、传统产业的高端形态和一般产业的高端环节为核心,以配套产业集群为支撑、以部分产业链为补充的产业体系。新兴的高端产业是指伴随重大技术突破而萌生的具有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如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三维制造、健康养老、体育休闲等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的高端形态是指基于技术、理念和模式升级而进入新一轮生命周期的传统产业,如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基因医疗、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主题精品酒店等。一般产业的高端环节是指知识密集、附加值高的局部产业链,如工业设计、核心零部件、策略营销、运维服务、企业总部等。

在产品层面,创造高精尖产品是培育高精尖产业的主要抓手。高精尖产品主要是高级、精密、尖端的产品。应当说,产品是高精尖产业的最终形态和强有力说明。比如: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制造、精细高效危险作业的工业机器人、超大型极精细耐高温的极端制造、基于时尚设计和高端面料的个性化制衣等等,遍布各个领域,不一而足。

综上分析,加快发展高精尖产业是当前北京市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重中之重。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从产业结构划分,高精尖产业涵盖一、二、三产,但是从当前全球产业竞争的主战场来看,国家和本市发展高精尖产业的重点还是在制造业领域。

以何高精尖——产业选择

首先,国家的选择。2015年国务院专门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重点发展十大产业领域,即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10大领域,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

其次,北京的选择。为了落实国家战略,2015年12月5日,北京市政府专门印发《〈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明确了北京工业在全国制造业发展大局中引领产业创新的重要使命。北京的经济建设要时刻清醒地站在国家首都的高度去考量,北京的产业发展必须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图,特别是要切实发挥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在高精尖方面率先蹚出新路子,带动并反哺京津冀及周边协同发展。为此,在《〈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中,北京确定了“五类产品”和“八大专项”,作为北京高精尖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五类产品”是指聚焦发展创新前沿、关键核心、集成服务、设计创意以及名优民生等五类高精尖产品,打造北京创造品牌。“八大专项”是指把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云计算与大数据、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作为重点,通过“实施一个专项、打造一个生态,主导一个产业”,构建新型产业生态系统,抢占产业主导权。

何以高精尖——路径机制

在路径方面,有两路可走。一是种子培育模式。紧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安全、新材料、大数据、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用好央企、外企、民企和市属国企这四支大军,实施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牵引。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协调各方资源集中持续支持,通过3至5年乃至更长时间,再造北汽、京东方、小米这样的发展神话,缔造新的传奇。二是老树新花模式。结合首都大气环境治理和两化深度融合,通过实施“互联网+”系列行动计划,以节能减排和智能制造为重点目标,每年集中支持一大批重大技改升级项目,引导带动存量企业主动转型。结合疏解调整一般制造业,通过收储盘活低效工业用地、老工业基地自主转型、引入战略投资伙伴、改造工业大院等方式,加快实施“腾笼换鸟”工程。

在机制方面,北京要以产业组织的思维,从供给侧入手,围绕提供高端要素资源做文章,让市场主体根据发展需要自由、创新地配置产业发展要素;政府要营造好的发展环境,提供好阳光、空气、土壤和水,吸引创新创业的种子来京落地,更好地发芽成长。北京发展高精尖产业,产业人才是第一要素,有了人才,其他的都会接踵而来。要认真分析高精尖产业人才的需求,满足这些合理需求,就找到了产业组织的窍门。

首先,北京需要什么样的产业人才?一般认为,产业人才包括创业团队、产业领军人、职业经理人、战略投资人、技术持有人、高技能劳动力等,这是高精尖产业的关键核心要素。

其次,产业人才的需求是什么?主要分为两类:创业需求和生活需求,前者包括:办公场地、资金来源、工作团队、核心技术、生产经营、物流交通、市场买家、公共服务等;后者包括:衣食住行、医疗健康、子女教育、养老服务、休闲娱乐等。这两类需求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一方面,就一个创业者而言,创业需求和生活需求同时存在,不仅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还要满足老人、孩子等家庭成员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创业带动就业,要满足的生活需求呈几何级数上升;而完备的生活设施,又会吸引更多的人来京创业。

第三,如何满足创业需求?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有很多,就北京如何提供并配置高精尖产业的发展要素而言,首先是劳动力保障。未来五年,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北京城六区要疏解转移近200万人。北京的人口问题不仅是总量问题,更是结构问题,北京不缺人,但仍缺人才,城六区发展虽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但远郊区仍处在工业化过程中,仍有聚人的需求。人口调控不是简单的做减法,还要在人口结构调整上做文章。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和职业技能学校,是北京所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政府要尽可能稳住并支持其更好地在京发展,如果疏解则优先向郊区转移。北京软件之都的地位多年无人撼动,根本原因就是人才所决定。二是空间保障。土地是制约高精尖产业培育的第二大问题,主要是土地紧缺和成本高昂。政府应当尽快梳理绘制定期更新的产业用地和商业楼宇现状地图,明确哪里有空间可用,是碎片化还是成规模?准入限制有哪些?让投资人能够清晰快速地判断。针对用地贵的问题,政府要改变单纯卖地的招商模式,应当针对项目生命周期,搞好工业用地的循环利用,探索推广“先出租后出让、出租出让相结合、弹性出让”等供地方式。在远郊区大力扶持一批小企业创业基地、种子孵化器、创业加速器和众创空间,设立集中登记注册办公区,通过分阶段给予房租补贴、集中租用公共服务等方式,降低创业初期的办公成本。从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来看,一方面在京构建“实验室、微工厂、母工厂、云工厂”四级工厂体系,另一方面把在天津、河北打造的共建产业园区,如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实验区、北京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京张云计算产业基地等,作为子工厂的首选发展腹地,为高精尖产业的集群发展提供配套条件。三是资本保障。要构建起完善的产业金融体系,让银行、保险、信托、债券、股权等多方资源集合发力,让企业根据需要选择,让有资金需求的人可以快速融到最低成本的钱。优化调整政府现有产业扶持资金的使用方式,一方面继续做好统筹,集中力量支持大项目,另一方面通过母基金的形式,融汇更多的社会资本,通过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并购投资等方式,支持中小微企业的产业项目发展。四是市场保障。要让创新型企业的国产化关键核心产品尽快走入市场,如针对国产化的计算机和智能终端软硬件(服务器、路由器、操作系统、保密手机)、北斗导航系统,以及其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产品,建立制度性规范,要求在特定领域必须强制示范应用,对国有单位的采购需求进行审查,扶持一批本国产业做大做强。五是服务保障。要完善市区两级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和专业平台体系,引导社会资源为小微企业提供便捷的资本对接、企业管理、财务会计、政策咨询等“管家式”服务,乃至共性技术、仪器设备、实验环境等“专家式”服务,让每一家中小企业都能在最快时间得到所需服务,提高创业成功几率,加快企业发展速度,这是政府之手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体现。就推动产业创新而言,企业呼声最高的就是缺乏大量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在这方面,政府应当组建或支持一系列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培育发展,让每一家创新型企业只精心专注于自己的领域,不必为做好一顿饭,先去造锅垒灶、砍柴生火、种菜收粮,耗费大量的精力去营造发展环境,在市场竞争中错失良机。

(作者:唐建国,北京市经信委研究室(政策法规处)主任)

责任编辑:高 斌

猜你喜欢
高精尖北京发展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北京时尚控股“高精尖”产品登陆“上海滩”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探索高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