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是首都的生态屏障、水源保护地和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拓展区,是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胜地和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供给基地。同时,山区也是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最为薄弱的地区,是北京全面实现小康的难点和关键点。为筑牢生态屏障、服务首都北京,发展特色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与全市人民共同奔小康,近十几年来山区人民在关闭矿山中,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探索出了沟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五个创新初见成效
北京沟域经济建设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意,以下五个创新初见成效:
丰富了沟域经济建设的新理念。北京沟域经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丰富了沟域经济的生态友好型和生态服务型经济的新内涵,推动北京沟域朝着“景色怡人、产业诱人、环境留人、品牌待人、文化醉人”的山水公园方向发展。
丰富了沟域经济建设的新思路。坚持五个原则: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农民主体、富裕农民;规划先行、依法推进;统筹兼顾、聚力发展。走实五条道路:把握沟域经济的地位,走高端发展之路;把握沟域经济的要义,走生态友好发展之路;把握沟域经济的生命,走特色发展之路;把握沟域经济的目标,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把握沟域经济的推进方式,走聚力共建发展之路。实施五项工程:推进环境整治、生态建设、基础设施、新村民居和特色产业等五项工程建设。
丰富了沟域经济建设的新模式。北京沟域经济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完善了自然风光引导、特色产业发展、民俗文化展示、生态修复切入、龙头景区带动、文化创意先导六种发展模式。
完善了沟域经济建设的新机制。完善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探索了沟域经济市级指导服务、区级调度指挥、乡镇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打破部门分割和行政区划,建立以沟域为单元的联动机制,集中力量聚焦生态、基础设施、村庄节点及产业培育。
探索了沟域经济建设的新构想。贯彻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探索沟域经济的“四谷四道四带”空间布局。“四谷”:以特色产业优势构建东部平谷桃花谷、西南部生态谷、北部延庆葡萄谷、北极白桦谷;“四道”:以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优势构建东北密云云蒙风情大道、西部门头沟古风古韵大道、北部濒水大道、怀柔满韵汤河大道;“四带”:以访古、探幽、猎奇、赏景为主题构建北部长城文化带、中部皇陵文化带、东部顺义舞彩浅山慢生活文化带、西部周口文化带。探索沟域经济适应“调转促”、“高精尖”的产业布局,建设一二三产相融合的沟域产业带,满足市民“吃住行游购乐”。
由表及里的跨越巨变
沟域经济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一批特色沟域逐渐声名鹊起,使北京山区发生了由表及里的跨越巨变。这是京郊人民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山区转型发展的伟大创新,其过程有着艰苦的探寻、辛苦的劳作、痛苦的创新,其经验弥足珍贵。
始终坚持生态文明的战略方向。沟域经济是山区关停矿场后,北京修复生态、推动山区转型发展的新模式、新载体。沟域经济始终服从于首都大局、服务于农民增收,坚持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成为建设“绿色北京”的“绿窗”,建设“美丽北京”的“绿标”,山区农民迈向“幸福北京”的“绿港”。沟域经济把北京过去人见人愁的穷山沟变成了人见人爱的生态谷。
始终坚持农民增收的政策取向。确保沟域经济为山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实施沟域经济五项基础工程,帮助农民实现了“住新房、谋新业、换新颜”的“三级”跳;培育特色产业,引导农民探索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帮助农民实现了“租金+佣金+股金”的“三金”收入;培育新型农民,帮助农民实现了土地经营者、民俗旅游服务者和农家乐管理者的“三重”身份。
始终坚持融合共进的发展走向。沟域发展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就是融合。推进产业融合。沟域以其区域特色逐步向采摘、加工、服务到文化创意延伸发展,一、二、三产融合,吸引休闲养生、竞技赛事、科普教育、农业会展、文化娱乐、影视拍摄等新业态落户沟域。这些产业,看似五花八门、千姿百态,实则互补互促、共同发展。推进模式融合。沟域经济六种发展模式交叉融合运行,并非平行发展。尤其是自然风光引导型与龙头景区带动、文化创意先导、民俗文化展示等模式的融合步伐在不断朝着快、深、好发展。推进项目融合。沟域经济五项工程涉及“吃住行、游购乐”,既是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市民休闲旅游的必备条件。随着沟域建设的发展进程,尽管五项工程的标准和侧重随之变化,但五项工程互联互促,缺一不可。
搭建沟域经济发展新平台
京津冀协同发展,搭建了北京沟域经济提质增效发展新平台。“十三五”时期,北京努力建设“生态好、环境优、产业新、农民富、有特色”的美丽新山区,努力打造与河北、天津毗邻的沟域经济发展带。
坚持规划带动。立足于北京山区小流域、小气候、小地质的地域物产和各沟域内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发展现状以及承载能力的实际,对衔接内部资源和外部需求的路径进行分析论证,对沟域五项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不同侧重和标准,坚持因沟制宜,精心谋局,科学设计,确立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远景目标,编制中长期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是从空间上进行延展。打破镇村限制、区行政分割,毗邻河北、天津部分地区,按照沟域走向,协同规划建设,统一产业布局,既避免产业重叠、同质竞争,又延长发展半径、形成规模。探索“四谷四带四道”沟域空间布局,对全市建设沟域进行统一规划,打造连片成带的沟域经济带。二是从时间上注重持久。突破沟域经济规划的三、五年局限,立足长远发展的远景目标和规划,形成定位准确、布局合理、模式融合、路径可行和特色鲜明的实施方案。三是从时令上注重持续。针对北京夏冬季延时长、春秋季时令短等特点,紧抓北京申办冬奥会的契机,以“赏雪景、滑冰雪、吃火盆宴”为主题,以多种模式融合为路径,以冰雪嘉年华为载体,打造冬季休闲胜地。探索天河川、白河湾、十渡冬季冰上游乐项目。
坚持政策推动。一要创新政策。要结合市级财政支农资金改革,研究多头资金捆绑式集中投放的政策举措,集中力量办大事。要结合沟域规划、土地、资源、产业基础,研究各沟域招商引资的侧重,明确社会资本投资方向,加快社会投资与政府投资形成合力。要针对沟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不足的问题,探索研究社会资本盘活利用矿场、厂房等废弃、闲置资源的政策意见,高标准、高效益打造沟域,以点带面,形成辐射效应。二要聚焦政策。山区普遍存在的“三有三缺”,最短缺的是资金,最欠缺的是思路,最受限的是土地。要用有限的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投资沟域,化解沟域建设的资金难题;要用足政策,在城乡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集中资源聚焦沟域建设。三要坚守政策底线。发展沟域经济要注重生态文明,坚持生态是红线、房地产是禁区,使沟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步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沟域新村居民建设,要引进社会资本,合作发展产业,坚决杜绝房地产业开发。
坚持部门联动。发展沟域经济仅靠沟域自身、山区自身远远不够,仅靠山区、乡镇党委政府远远不行。在沟域经济建设中,市场是决定性作用,政府是引导性作用,生态是资源性作用,农民是主体性作用,需要“统筹协调”。一要“统”好方向。结合沟域历史、人文、自然资源、特色产业和地理条件,引导沟域经济向生态服务型经济发展,最终打造成郊野山水公园,服务于生产者增收和消费者休闲。二要“筹”好路径。进一步完善“统一规划、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的工作机制,整合政策、信息、科技等资源,加大推动沟域经济发展的合力。三要“协”好力量。沟域建设需要政府和社会投资相向而行。广泛动员和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界力量,以多种形式支持沟域经济发展。四要“调”好节奏。发展沟域经济要把握节奏,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先干能干的项目,不贪大求全,避免一步到位,一蹴而就。
坚持创新驱动。针对沟域经济发展路径、模式依赖惯性,要跳出山区看山区,跳出沟域建沟域,坚持创新驱动,服务首都,服务市民,服务农民增收。一是创新服务设计。通过经营理念、产业形态、产品类型创新,满足市民亲近自然、回归自然、感受自然需求和猎奇心理,深挖资源内潜力,突出区域特色,打造唯一性品牌,提升附加值。如,密云依托密云水库打造水库鱼一条街、平谷依托大桃种植打造国际桃花节、国际旅游节、桃醉采摘季等活动。针对民俗经营淡季“冷”、旺季“热”的问题,将大数据、众筹植入沟域,巩固和扩大在线、微信、电话预定、预约等现代经营方式,实行个性化需求预留服务、点对点接送客人、错时阶梯价位消费、经营。二是创新服务内容。沟域经济要兼容并蓄,融合发展。每条沟域往往具有多种优势资源,选择主导优势,推进资源融合发展,放大叠加效益;以融合模式催生新模式,探索总部经济辐射型模式,探索文化创意和现代要素融合模式,推动原有产业和节点提档升级,实现协调有序有效发展。如怀柔通过种植西洋参,打造“品参茶、吃参宴、观参观、采参娃”的休闲产业,实现山区农民就业创业。三是创新服务机制。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引导和帮助农民依托农村资源要素,自主经营、创新经营。依托京津冀三地科技、人才和信息等优势资源,探索成立沟域经济发展联盟。针对财政支农资金改革,打破部门分割,集中力量、集中资源聚力打造一两条品牌沟域。
坚持协同互动。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针对城区功能疏解的实际,山区坚持把增强生态涵养功能摆在第一位,在统筹山水林田湖治理中,构建大尺度的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不断扩大首都生态环境容量。探索推进门头沟区永定河峡谷——河北怀来、房山十渡——河北野三坡、怀柔区天河川·满韵汤河——河北丰宁、平谷区金海湖——天津蓟县、密云区雾灵香谷——河北兴隆等沟域协同发展,打造跨区域的沟域经济带,在进一步拓展山区生态服务功能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
(作者:张宏图,北京市农委副主任)
责任编辑:杜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