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慧英
不管是大自然的景色,还是生活中变化的事物,它们都以“公平公正”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有的同学就像《揠苗助长》中的农夫一样,对身边的事物熟视无睹,他们在写作文时常抱怨不知道写什么;而有的同学就如伯乐一样,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在生活这座取之不尽的材料库中找到“千里马”,他们的作文通常选材丰富,视觉鲜明。
观察,让一千个“观察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它作为作文材料的主要来源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对学生的观察力进行有效训练呢?
一、比较着观察,写作细节的多面挖掘
“唯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能够让学生发现事物的细微变化,从多方面挖掘写作细节,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例如:让学生观察一粒豆子在水中浸泡发生的变化。我把同学分成两组,给第一组同学每人一粒豆子,让他们把豆子浸泡在水中并观察其变化;给第二组同学两粒豆子,让他们把一粒豆子浸泡在水中,另一粒豆子还是保持干燥,然后在比较中观察豆子的变化。
一段时间后,第一组同学的汇报很简单:“豆子吸饱了水之后会变大了。”而第二组同学一个个兴奋得小脸通红,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迫不及待地说出他们的观察所得:“开始时豆子的表面有一层水珠,就像冒汗一样。”“豆子的皮皱起来了!像老爷爷满脸的皱纹” “豆子长胖了!哈哈,原来豆子返老还童了”……第二组同学的发现多有趣啊!那颗干燥的豆子默默地做着绿叶,让那颗水中的豆子如鲜花般绽放,同学们的观察力也得到了锻炼,变得敏锐起来,并为此心旌荡漾。
比较着观察,让孩子的观察能力变得十分细腻,他们能捕捉到事物的细微的变化,能够从多方面挖掘写作的内容,从而丰富写作题材。
二、联想着观察,写作素材的多维拓展
事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学生在观察中能够展开联想,把几样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一块,这样,写作的视野就会变得很开阔,写作素材也会变得很充裕。就像我们可以由“月亮”联想到“月饼”“团圆”再到“有关思念的诗句”一样。
记得去年教师节,我把一些盆栽放在教室里,顿时教室里充满了生机。教室里来了这么多手段高明的“老师”,就让这些“老师”指导孩子们作文吧!我按花的数量把他们分成若干组,让孩子去观察自己所养的花,在热热闹闹的一通观察之后,他们对花的外形了如指掌了。之后,我又给他们布置了任务:看了花后,你还想到了什么?于是孩子们的话题多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养活这些花?这些花的花语是什么?古人是怎样称赞花的品格的?有哪些诗句是描写它们的呢?这些花有什么故事,等等。
他们对这些盆景的感受已不再停留在外形的层面。通过联想,他们觉得可写的内容太多了,以“花”为圆心,他们写出了《我和花的故事》《顽强的仙人掌》《一盆茉莉花》等等,加强事物之间的联想,让学生的作文选材更广,立意更深。
三、体验着观察,写作情感的多方体验
在自然界,任何事物呈现给外界的样子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能站在被观察者的角度,获得的情感体验往往是全新的,这种情感是观察者不能企及的,他的体验就一定更细腻,更独特。
例如写四季的景色是在写景作文中常用的题材,教师也会注意在每个季节进行训练,然而学生写出来的东西总是千篇一律,也就是说模仿的内容多,自己的体验少。
春天百花盛开,很多孩子写的景色无非是“春天来了,小草钻出了土地,鲜花绽开自己的笑脸”,如果小作者以“假如我是春天的一朵花”为观察点,那么观察到的东西就会更多:有徐徐吹来的微风,有阳光下暖暖的温度……写出的作文就一定是有独特体验的,有一个孩子写道:“春天来了,鲜花绽开了笑脸,她们似乎在比谁开得更美,一朵朵仰起头想多汲取些阳光的力量,于是她们努力绽放。就像六一儿童节的孩子们在喜滋滋地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新衣服一样,小草也赶紧从地里钻出来,伸出双手为这场比美盛宴鼓掌呐喊。”这里有了阳光的温度,有了春风的轻抚更有了花儿的情感。字里行间氤氲着花的芬芳,洋溢着草的热情。
如果说写作需要的素材是一泓清泉,那么观察力就是为这泓清泉注入活力的魔法师;如果说心灵的体验能培养学生的灵性,那么观察方法就是开启这股灵力的钥匙;如果说写作是表现一个人内心需求的话,那么内心的体验是激活表达的兴奋剂。在生活中,只要睁大我们的双眼,敞开我们的心灵,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就会发现生活的宽广,写作材料的丰富。